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百姓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清河郡腹地,袁熙军一支百余人的骑兵正沿着河流,在树林里快速行军。

领头的是个百夫长,他见战马跑了半天,已经有些疲惫,便找了片草地让众人喂马休息,再行出发。

他们这是趁着两军交战的混乱当口,突破曹军防线,然后渗透到曹军后方破坏的,队伍里几乎都是老兵,只有寥寥数人,是没怎么打过仗的新人。

在众人喂马的当口,两个新兵拉着战马到溪边喝水,同时从褡裢里面掏出块饼子啃了起来,饼子极为干硬,硬的连这两个二十多岁的新兵牙口都受不了,他们咬了几下,感觉牙都要硌掉了,但饼子上只留下了几道牙印。

一人悻悻道:“这做饼子的,怕不是有几百斤壮汉,才能把面和的这么硬。”

“也不知道做出来是给谁吃的。”

他将饼子浸泡在溪水连,足足过了一盏茶的时分再拿起来放到嘴里,才勉强咬动吃下。

那新兵不解道:“为什么?”

结果两人声音打了,被旁边的伍长听到了,抬腿往这边走了过来。

华夏的历史太过悠久庞大,可以诉说的故事浩如烟海,但最后能留存在竹简上的,即使是万分之一也不到。

而这时机,已经慢慢接近了。

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曹操的觉悟,要比袁熙纯粹的多,因为他现在的目标很专一,其所有的行动,都是围绕彻底击败并消灭袁熙的。

有人说得民心着得天下,但这所谓的民,其实指的是士族和良家子,即使是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显然并不是一般穷苦百姓。

“听说年纪轻轻,就已经坐拥数州,是天命之人呢。”

“我是冀州人,也是因为家里人被曹军杀了,才参军入伍的。”

两名新兵这才恍然,连说刚才说错了话,那伍长笑道:“不用多想,你们熟了就明白,大家都是吃过苦的平民兄弟,只要不犯军纪,谁也不会为难你们。”

新兵好奇道:“那位晋王?”

伍长笑道;“天命不天命我不知道,但确实大王从未让我们失望过,咱们等着瞧吧。”

那伍长点头道:“乱世想活下来,多少要看点运气。”

正当两人惴惴不安的时候,那伍长过来说道:“不用怕,尽管说,咱们这边不堵嘴,只要是合理的质疑,都可以向上官反应。”

袁熙对马超军屠戮平民百姓,借此打击己方士气的事情,和曹操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在袁熙看来,如果开战前不处理好此事,对于士气的打击只是一小部分,而其他看不到的地方,有着极其多层次的深远影响。

两人点了点头,恨声道:“前几年豫州兖州越发不好过,村里逃难的很多,我们本想去淮南,但是听说淮水北岸被曹军封锁了,所以我们一路北上,丛山里走了很多天,才到了冀州。”

伍长笑道:“烙的干不容易发霉,混喝杂粮麸皮,据说能预防夜盲,这是大王军中这些年医士们发现的道理,吃了这东西以后,军中兵士腿脚溃烂,天一暗就看不清东西的病症少了很多。”

有个关于史书的说法是,圣君被记录传下来的错事,远比暴君昏君要多,因为暴君昏君根本不会让这些事被记录下来。

另外一个人也是依样画葫芦,跟着艰难吞咽起来,他看到周围老兵都吃的很香,郁闷道:“奇怪了,咱们军饷也不低,怎么军粮这么难吃?”

那伍长沉默了一会,说道:“你这话,我心里确实是有些赞同的。”

收复冀州,解救冀州百姓,这是一句干巴巴的口号,而是要付诸行动,不仅让冀州人看在眼里,更要让天下人看在眼里,才能从根源上断绝曹操的民心向背。

同一时间,袁熙却已经来到了幽州冀州交界之处的易京,亲自指挥调动兵马。

“咱们袭击敌后,要求尽量不扰民,只盯住对敌军粮草和辎重,但两场仗下来感觉束手束脚,就像上次烧对面粮仓,还要驱散看粮的百姓,花了不少时间,差点被对方赶来的骑兵拦住。”

“而反观对面,则是不管什么人拦路就杀,即使是百姓也照杀不误,相比之下,咱们打仗的顾虑是不是太多了?”

袁熙相信,如果自己兵败身死,自己曾经做过的很多事情,都会被有目的的掩盖掉,甚至曹操干的很多恶心事情的屎盆子,也会扣到袁熙头上。

两个新兵听了默然不语,那伍长继续道:“你们说的没错,这仗确实憋屈,但咱们打仗,不就是为了保护家人,家人若是都死了,那我们参军又有什么意义?”

“这是青州特产,原来都是用五谷杂粮和麸皮混合小麦份做的,放在铁鏊上压实烙干,不留一点水在里面,口感确实不怎么好,一开始吃不惯是正常的,不过这东西算是最为合适的军粮了。”

那伍长咬了口饼子,笑道:“哦?”

“但这件事情的前提是,我们在别人家里打架才行。”

而袁熙现在做的,便是为这股洪流蓄势,让其将来一天,彻底冲跨曹操构筑的防线。

“从你们住的地方看,豫州到冀州这南北方向上,种稻米的比较多,小麦杂粮会少一点,难怪吃不惯这种饼子。”

两個新兵一时间不敢说话,伍长见了,笑道:“不骗你们,我记得你们两个都是豫州人,后来到冀州定居,家人被曹军所害,才入伍的的吧?”

史官也是人,并不是圣人,其选择记录的东西,也会受到层层利益的纠葛,后世曹魏的某些丑事能被记录下来,也不过是司马家统治的需要罢了。

大战虽然并未开始,曹操也只是派出了马超军骚扰试探,意图找出袁熙军的破绽,但袁熙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其实远远超乎曹操意料,这也是他早早就离开蓟城,亲自来易京坐镇的缘故。

这便是成王败寇。

而能够记录昏君真实经历的,只有他的敌人。

“你说说看,不要有顾虑,我刚入伍的时候,也喜欢提问题,有的还受到了奖励呢。”

“不过你们放心,咱们现在憋屈,是为了将来扬眉吐气,大王肯定会给个说法,让我们讨回血债的!”

“你说该不会有人克扣”

他坐在易京城内的一座半截高塔之内,这是当初袁军攻打公孙瓒时,少数几座没有被完全毁坏的高楼,后来这高楼也没有拆毁,而是作了军营练兵之用,袁熙很喜欢在高处看风景,于是一到易京,他便搬了进来。

但袁熙却另有看法,他身边的兵士,绝大部分都是贫苦百姓,没有他们,说不定自己早已经死了。

“这等于绑着一条手和对面打架,最后是很难打赢的吧?”

他现在走的是精兵路线,但不代表他脱离了百姓走上层路线,相反袁熙明白,自己的基本盘在哪里。

有个新兵胆子大了起来,悄声道:“咱们入伍两个月了,仗也打了两场,但是感觉和一前见过的军队不一样,总觉得有些憋屈。”

在袁熙看来,曹操明显是觉得时间无多,所以开始估孤注一掷了。

那边短暂而急促的号令声响起,三人听了连忙翻身上马,转眼时间,一众骑兵纵马消失在密林里面。

“别看稻米贵一些,但行军打仗,只吃稻米,还真不如夹杂吃些这东西管用。”

“彼时我们正好进山打猎,逃过一劫,但家人都被杀了,我们想着自己会点武艺,于是一合计便投了军。”

袁熙不想辜负他们对自己寄与的厚望,、所以他想要证明,无论哪个时代,百姓都可以改变历史,他们的力量虽然微小,但集合在一起,便能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洪流。

那新兵壮起胆子道:“我觉得在咱们打仗,顾虑有些多啊。”

反正赢得天下之后,做过的不好的事情,都可以被掩盖,下层百姓的呼声和遭受的不公,皆不会被记录在史书上,只会被光阴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他的伙伴吓了一跳,连忙捂住他的嘴道:“别胡说,小心祸从口出!”

“现在是别人闯入了我们的家,抢我们的粮食,杀我们的家人,我们现在其实是在保护家人,对方胁迫的百姓,说不动就是我们队伍里某个同侪的家人。”

“同理,我们家人所在的地方若有交战,伱们希望我们的同伴对他们举起刀吗?”

“结果冀州也打起来了,还被曹操占了大半,我们只能继续北逃到河间定居下来,结果遇上了西凉军屠村。”

袁熙动用麾下骑兵提前进场,被曹操掾属认为是一记昏招,一边和实力相若的敌人开战,一边还因为百姓被杀而分兵保护,这不是妥妥找死?

然而袁熙不这么认为,他一直觉得,虽然史书是胜利者书写,但自古至今,如果完全忽视最底层百姓的需求,是迟早要受到反噬的。

曹操为了赢得这场大战,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不管死多少百姓,也不管杀死的百姓地区将来会不会成为他的领地,如今的曹操只有一个目标,便是不惜一切代价,做任何可能做的事情,赢得这场冀州之战。

他现在手里拿的,是并州高干那边传过来的消息。

先前的布置,终于是有了结果。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0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