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七十一章 世道颠倒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袁熙带着杨凤,去了海边港口集市,去时带了个竹篓去装鱼虾,杨凤多年在中原长大,甚少会吃海鲜,见袁熙一边在摊子旁挑挑拣拣,往鱼篓里不断丢入奇奇怪怪的海鲜,其大部分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不由奇怪道:“这些都能吃?”

袁熙笑呵呵道:“怎么不能吃,这都是好东西呢。”

他向前的摊子,海鲜种类极为丰富,心道本来这个时代人就少得多,出海打鱼又很危险,所以海货不像后世那么难打,只要肯去冒险,大多数时候能满载而归。

相对的打上来的海鲜也比后世大得多,像比巴掌还大的对虾,袁熙前世只记得小时候在海边见有渔民捕到过,等长大后,便都绝迹了。

袁熙装满了一篓还不满足,又和渔民买了个鱼篓,往里装着红色如手指头般的东西,杨凤见了问道:“这什么东西,看上去好像很恶心?”

袁熙笑道:“这才是好东西,极其鲜美,吃过一次保证你忘不掉。”

杨凤将信将疑,看着袁熙亲自提着两个鱼篓上了车,嘟囔一声便跟了上去。

马车一路回了袁熙府邸,糜贞和杜夫人已经知道今日袁熙去接远道而来的杨凤,早迎了出来,袁熙见她们要帮自己替手中鱼篓,便道:“这东西太脏,你们不用沾手。”

糜贞道:“那我找后厨去做了?”

袁熙想了一下,“这东西他们未必会做,还是我亲自下厨吧,你们先招呼杨统领好了。”

杨凤听了,却是说道:“我也想去看看。”

“青州那边缺粮,我也去过海边,不如琅琊这边海运发达,因为战乱,很多渔民都跑掉了,海边的渔村也大都荒芜。”

“若我发动太平道教众,能利用海边渔业好了,说不定能缓解不少人的困境,不过我不太明白这些东西怎么吃,正好学一下。”

袁熙笑道:“那好,别的不说,我做饭的本事,可是不比打仗差。”

糜贞笑道:“既如此妾也来帮忙好了。”

她和杜夫人回屋换了麻衣,两女进了厨房,袁熙已经开始动手处理了。

袁熙拿出菜刀,一边将长条状的海鲜剖开,把里面的内脏掏出,一边对杨凤道:“这东西我们那边叫海肠,无论是炒着吃,还是包饺子,都是一等一的美味。”

杨凤疑惑道:“饺子是什么?”

袁熙这才醒悟饺子此时可能还没被张仲景发明出来,便说道:“等我做了你便知道了。”

他对糜贞道:“你去洗两把韭菜。”糜贞听了,去旁边的箩筐上拿了两把刚摘下来韭菜,走到水边清洗。

汉时韭菜已经成了流传极广的食物,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都极为喜爱,甚至有皇帝冬天在屋里种韭菜,为了保证温度,彻夜燃烧柴火来种植的靡费故事。

韭菜被汉人喜爱,甚至于到了祭祀之中,史记中便有平民“以韭祭祀,韭卵相配”的祭祀过程,说明韭菜炒鸡蛋这道菜从发明用于祭祀起,至少流传两千多年了。

袁熙将海肠切成小段,看一边杜夫人已经通着炉灶将锅烧热,便在灶台上拎起罐子,在锅中倒入一点麻油,顿时香气弥散开来。

杨凤见三人配合极为熟练,不禁惊讶道:“孔子云君子远庖厨,怎么你们身为士族女子,好像做过很多次一样?”

糜贞和杜夫人相视一笑,开口道:“因为夫君喜欢啊。”

“他说人不是生来就让别人伺候的,能自己动手的,就尽量自己动手。”

“刚开始妾也不理解,但做多了之后,也能体会到夫君的想法,他在外面打仗,凡事亲力亲为,我们在后方被保护的很好,若还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确实会让人看不起。”

杨凤默然,她犹豫了下,说道:“我能帮什么忙?”

袁熙想了想,说道:“和面会不会?”

在袁熙的指点下,杨凤拿着一個陶盆,笨手笨脚地将面粉活着清水,用手搅拌起来,过不多久,一个面团在她的手下渐渐成形。

袁熙将切好的海肠和韭菜都倒入锅中翻炒起来,他让杜夫人接过锅铲,自己则从鱼篓里面提出一条大鱼,将其开膛破肚,剥离鱼刺后,将鱼块堆在一起,下刀砍成鱼泥。

此时杨凤活好了面团,袁熙便让其放置于案板上面,将陶盆倒扣其上等待,彼时杜夫人将些许盐粒丢入锅中,再翻炒几下,出声道:“菜炒好了。”

她将海肠炒韭菜倒入几个碗中,先给杨凤端了上来,看到袁熙示意,杨凤凤伸出木箸,夹了一筷放入嘴中。

随即杨凤被充斥口腔的鲜味所震撼,脱口而出道:“竟然有如此好吃的东西!”

袁熙笑道:“那是自然,连海肠熬出的汤水,都是调味的好东西。”

众人端起手中的碗,也不顾厨房地面干不干净,就地跪坐享受着碗中的美食,虽然袁熙先前便给糜贞和杜夫人做过,但两女吃得时候,还是忍不住不停发出赞叹声。

不一会众人便风卷残云吃的干干净净,杨凤意犹未尽地盯着鱼篓,发现海肠已经没了,不由面现遗憾之色。

袁熙见了笑道:“海边这种东西很多,都在沙滩下面,你只要拿个铲子,想挖多少就有多少。”

他起身继续剁鱼,不多时鱼肉已经被剁成了一团肉泥,又拿出一块猪肉剁碎,然后统统将其放入陶盆中,又加入放入麻油,盐,葱姜花椒水,鸡蛋,然后用木箸搅拌均匀。

袁熙算算时间,思量一旁的面团已经醒好,便拿出面团揪出一个个小团,擀成圆饼,糜贞和杜夫人轻车熟路上来,将馅料包入圆饼,做成一个个像枕头样的东西。

杨凤见了,说道:“这便是饺子?做法好麻烦。”

袁熙叹道:“确实,也只有我们这种有钱有闲的才有这个兴致,平时哪有黎民百姓会收拾这么多馅料,大部分人不过是胡乱果腹罢了。”

“但我希望天下太平后,这东西能成为人人吃的起,也有空闲做的食物。”

说话间众女已经将饺子包好,袁熙将清水倒入锅中烧开,看水沸腾,便将饺子都倒入锅中,笑道:“这鲅鱼怎么做味道也不是那么完美,但做成饺子的话,吃过的人可是忘不了呢。”

杨凤接过糜贞递过来的碗,里面撑满了饺子,她夹起一个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突然间神色一黯。

糜贞还以为调味调坏了,忙夹起自己碗里的品尝,发现味道鲜美,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便疑惑的看了过来。

杨凤摇了摇头,出声道:“很好吃,让我想起了以前的味道。”

她刚才是想到了小时候难得的几顿饱饭,都是张角做给自己的,但不知不觉间,阿父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袁熙慢悠悠品尝着碗中的饺子,出声道:“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天下的人们,活得还是太短了。

“只有天下太平,过得好了,才能活得长久。”

“这也是天下儿女对父母的期许吧。”

杨凤沉默地咀嚼着,不一会便将碗里的饺子吃得一干二净,然后放下碗站了起来,往外走去。

杜夫人忙道:“统领,还有别的没做好呢。”

杨凤头也不回的摆摆手,“吃饱了,我出去走走。”

“多谢款待。”

她一路出了府,走到海边,眼角的泪水才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这些年来,她一直强自支撑,为了完成张角未竟的心愿,但是直到此刻她才发现,她心里真正期望的,并不是平定天下,而是阿父能够活得长久一些。

但这个愿望,却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袁熙三人在厨房里面继续做着鱼汤,糜贞突然出声道:“夫君对杨统领,似乎很是上心呢。”

杜夫人也是赞同,“别的不说,其在夫君心中分量,可是不一般啊,妾很少见夫君亲自给别人做饭的。”

袁熙叹道:“无关男女之情,她代表的,是全天下挣扎求存的平民百姓。”

“黄巾之乱时,确实有不少平民是生活没有出路,才起来造反,但他们随后大部分失去控制,成为了烧杀抢掠的暴民强盗,但即便如此,我认为错误的主因不是他们。”

“一人为匪,那是这人的问题,但天下皆为匪,那就是这个天下,亦或掌管天下的人出了问题。”

“这让吃人的世道,让人变成野兽,而天下重新太平,便是将野兽重新便成人的过程。”

“人变野兽容易,野兽变回人却困难的多,但这条路不得不走,因为这些人太多太多,我总不可能把人都杀光,泰山贼便是如此。”

“这个过程很是艰难,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所以我想通过杨凤。找出一条道路来。”

“她应该能明白我的用意。”

三人吃完饭后,等袁熙离开,杜夫人趁着收拾碗筷的功夫,悄悄对糜贞道:“怎么今天没见吕夫人?”

“我听说当年是杨统领收殓了温侯尸身,吕夫人按道理怎么也会来相见吧?”

糜贞听了,摇摇头道:“吕夫人不是不懂礼节的人,这些事情她应该有数,至于原因也只有她明白了。”

海边的杨凤站了好久,才回过头来,对身后不远处的吕玲绮道:“吕夫人是不是有事在等我?”

吕玲绮提起手中酒坛晃了晃,出声道:“要不要找地方喝一杯?”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9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