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预见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袁熙拿着战报,在桌上铺着的麻布地图上用炭笔做着标记,拿下葭萌关,标志着益州陷落进入倒计时,这速度是让他颇为满意的。

因为金牛道比汉中道更加险峻,之前从五丈原到汉中的修路方案,已经不适用了,不过魏国丢了汉中,也已经是回天乏术了,因为汉中到成都是没有什么战略纵深的,晋军只要平推过去即可。

即使曹植在葭萌关不投降,也不过多消耗晋军一个冬天的补给,而这几年晋国前方修路,后方屯田,已经囤积储备了足够的粮食,来年如果顺利的话,大概再花一年时间,就能打到成都了。

同时魏国北部的变故,便有些出乎袁熙的预料了,最擅长内政的夏侯惇,最擅长防御的曹仁,竟然在短短时间内先后暴毙,这也太巧合了点,不过这对于晋国来说,自然不会是坏事就是了。

当然,这两人都是曹氏宗族的支柱,他们的死,对于曹氏宗族势力是个巨大的打击,此后再无人能够阻止司马懿,其上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

唯一让袁熙忧心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司马懿,反而能够不受束缚行事了,要是其统合魏国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方向,比如在荆州攻击,只怕目前在江淮方面的晋军防线,也未必能百分百挡住他。

袁熙想了半晌,便让曹宪拿来信纸,准备给诸葛亮和陆逊发诏,让其配合堵住益州两个方向。

但他写了几句,袁熙便觉不妥,随手便将写废了的纸扔到火盆中,如是写了两张,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形成明确的思路,便只得拿过一卷空白竹简,在上面打起草稿来。

曹先看袁熙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忍不住在端茶的空档趁机道:“陛下不若叫来谋士商量一下?”

袁熙苦笑道:“还有什么谋士,能比得上孔明伯言两人了解情况?”

“何况两人军政才能,已经是我手下的佼佼者了,别人行军打仗的本事,未必能比得上他们两个。”

“蓟城之中,杨修长于人心,但军略不行,公与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告病在家,不大理政事了。”

“其他的人.”

他突然想了起来,“我倒是忘了,鲁子敬刚回来不久。”

鲁肃这两年和张昭在并州,两人一唱一和,将并州商族折腾的够呛,他们找到其之前行商的非法行为,逐个敲打审问,用律法手段将投机钻营的人弄得死去活来,同时分化打压剩下的人,最后并州商族已经不是脱几层皮的事情,而是已经半死不活了。

经过这样一搞,并州商族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力量搞事,并州商路的主导权得以和平易手,统归晋国朝廷。

商路遗留下来的份额空缺,也需要填补,来自于关中冀州江淮的商人,通过晋国商衙主导的方式入股,参与到了商路买卖中来,同时建立商会联盟,由晋国审计账目,主导商品的调配。

今后并州商路面对的主要客户,是步度根的西鲜卑,这等于在草原联盟的基础上,再度给西鲜卑脖子上套了一根绳子,长此以往,西鲜卑的军事经济都被晋国压制把控,想要搞事的难度,便大大增加了。

更何况,现在西鲜卑内部的各类教派,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其为了传播教义,争相向鲜卑王庭证明自己的本事,施法赌斗常有发生,极大丰富了步度根的日常生活。

若是这种做法能够成功,袁熙便准备作为典型经验,让这些教派往西发展,融入凉州的氐羌氏族之中。

这氐羌氏族也是个不稳定因素,其在后世经历过五胡乱华之后,逐渐强大起来,在唐朝时到达顶峰,形成了两个庞大的国家势力。

北面的叫回鹘,南面的叫吐蕃。

这两个势力,一度强大了到了控制中亚和西亚,彼时唐朝虽然强盛,但面对两者时,很多时间还处于劣势,尤其是吐蕃数次大败唐朝,让其数十年内都忧虑不安。

而回鹘也不是省油的灯,其盛产回鹘骑兵,是唐朝雇佣兵制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些人只认钱不认人,在数百年的历史中,也给唐朝造成了不少麻烦。

既然有了后世的经验,如今袁熙自然不想让这两股势力发展起来,他斟酌谋划了许久,才想出了应对之策。

后世处在北面的回鹘,如今还只是是松散的羌族部落,其分布在凉州北部,河西走廊的周围,如今和晋国领土接壤,两者军事实力并不对等,袁熙对其采取的措施,就是全面同化。

因为河西走廊的延伸,便是丝绸之路,这关系着之后上百年和中亚西域的商贸交流,其在经济文化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此袁熙谁也不相信,他需要将其牢牢掌握在晋国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后世唐朝在西域搞出一个中间商粟特人,不仅大部分利润都让对方把控,还让对方鸠占鹊巢,最后在唐朝搞出了安史之乱,身为粟特人的安禄山史思明想要夺权立国,将整个华夏再次带入到巨大的战乱之中。

而如今处于凉州西南部,很多领土尚不在汉廷掌控内的高原地区,就是南面吐蕃的势力范围了。

距离吐蕃在后世的雪区立国,第一任君主聂赤赞普继位是公元前237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能再单纯用同化的手段解决问题了。

但晋国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因为吐蕃和中亚阿拉伯地区交流频繁,无论是技术和文化,其实发展的并不慢,还对中原文化有相当的排斥感,并不是简单手段就能压制的。

尤其是唐朝的时候,吐蕃已经将势力侵入到了北印度地区,当时的玄奘取经,到了彼时由戒日王朝控制的印度,通过玄奘,两国想要建立联盟,最后唐朝向印度派出使团时,却遭遇了意外,使团被叛军阿罗那顺扣住了。

彼时使团副团长是王玄策,他趁机逃到吐蕃,向彼时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借兵八千,然后击败了阿罗那顺,一战扬名天下。

然而此战受益最大的却是吐蕃,其借助这一战成功把势力打入北印度,掌握了大片土地和香料资源,自此国力愈加强大,开始向唐朝方向用兵,数次击败唐朝大军,成为了和唐朝分庭抗礼的存在。

对这段历史极为熟悉的袁熙,自然是做出了应对,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将来打下益州,便立刻着手打通蜀身毒道,将势力尽快渗透进印度地区。

现在的印度被称作身毒,也叫天竺,分布着数百上千个部落,由贵霜帝国统治了两百多年,如今已经处于急速衰落期,再过几十年,贵霜帝国就会瓦解,天竺再度分裂成数百个部落,直到很久之后,才出现了笈多王朝。

换言之,现在是晋国将势力打入天竺的绝好时机,只要打通益州通道,就能派兵控制北部印度,限制吐蕃的发展空间。

而这一步完成后,便可以采取下一步举措,这便是往吐蕃传播加了料的宗教。

在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上,华夏文明受到宗教影响最小,其他文明几乎都是和宗教共生的,这其中有利有弊,但不可否认的是,宗教在很多文明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其中也有一个极为有意思的事情,便是绝大部分宗教,都能促进政权向外扩张,强化军事力量,增强政教合一的政权侵略性。

但唯独有一个宗教例外,那便是佛教。

只要兴盛佛教的文明,其对外军事力量便会大大削弱,就如同遭受诅咒一样,后世印度的佛教政权被压制灭亡,吐蕃兴盛了藏传佛教之后便日渐衰落,最后成为了高原人畜无害,封闭起来的宗教部落圈子。

袁熙的计划便是打通益州通道,然后在北天竺地主将佛教大肆散播进吐蕃,然后在凉州方向将教派联盟通过回鹘地区,从北向南传入吐蕃地图,让吐蕃成为一个百教齐放的和平地区。

这种考虑,是建立在这时代的技术,还无法发展青藏高原地区,毕竟光修路就不知道要修几百年了,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让上面的人过上快乐的日子。

袁熙把想法从竹简上写了一遍,再次确认几遍后,才用水将墨迹洗去,这种事情,他自己只要记在心里,到时候向袁叡口传耳授就行了,不需要太多人知道。

他想通了几个关节,顿时心里轻松不少,便让人将鲁肃请来。

鲁肃闻信匆匆赶来,拜见了袁熙,袁熙出声道:“这几年子敬先生辛苦了。”

鲁肃连忙谦让,但心里却是感叹不已,他和张昭长居江淮,喜食鱼脍稻米,结果到了并州后,吃都是不好消化的干肉,很是饱受便秘之苦。

鲁肃本人身体还好,张昭却是只能吃泻药,常常拉的一趟就好好几天,两人完成任务被召回蓟城时,张昭甚至都流泪了。

袁熙将一叠军情递给了鲁肃,“这是这几年的魏国局势。”

“如今是司马懿掌权,我想请先生看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和先生当年提的二分天下有所相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1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