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意外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面对郭太后的质问,司马懿没有回答,只是淡淡道:“时候到了,太后自然会知道。”

“现在时机不成熟,我若说了,保不准会泄露出去,我对太后,尚不能完全信任。”

郭太后咬牙切齿道:“我身为太后,连知道内情的权利都没有?”

“我怎么知道到时候你会不会出卖我?”

“说到底,我也无法信任丞相!”

司马懿听了,面露嘲讽之色,“以太后现在的境地,没有资格和我讲这些。”

“我这些年隐忍不发,已经受够了被人操纵摆弄,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也魏国出了不少力,如今也算是两清了。”

“太后要记住,如今你我,只是互相利用而已,在你拿到足够证明自己的底牌前,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听我的。”

郭太后气急,“你难道不怕我一拍两散,将所有事情都抖出来?”

司马懿眼中瞬间闪烁出阴鸷狠厉的光芒,“太后可以试试看。”

“如果你能承受住后果的话。”

郭太后听了,语气不由软了下来,“我只是想要自保而已,我不想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我也不想再像货物一样被人发卖掉!”

司马懿站起身来,“太后放心,我司马懿对于盟友,向来是不会抛下的。”

他指着城内流过的锦江道:“我以江水发誓,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必然会保得你性命。”

郭太后听了,方才稍稍放下心来,她出声道:“丞相这次入宫,只是为了来向我说这个的?”

司马懿道:“自然不是。”

“太后应该知道,晋军已经打下了葭萌关,金牛道过半失守,最迟明年年底,晋国就要打到成都了。”

“所以有些事情,要未雨绸缪的好。”

“这次葭萌关丢失,全在于曹植投降,而且我能想得到,他肯定是和晋国提了些条件,比如将来晋国攻灭魏国,要保证卞老太后安全。”

郭太后一惊,“你要对太皇太后动手?”

司马懿冷笑道:“自然不是。”

“但曹氏如此做,显然是背叛了魏国,其已经无颜再称曹魏了。”

郭太后失声道:“我明白了,你是要篡位!”

司马懿冷笑起来,“我还没那么傻,曹氏逼着汉天子禅让,在天下已经是声名狼藉,真以为我很羡慕吗?”

“我只是想安稳度过下半生而已,谁想和我作对,我便和谁不死不休。”

郭太后出声道:“既然如此,丞相把魏国献给晋国,最初也能封侯,为什么还要处心积虑和晋国作对?”

司马懿面色转冷,“这你不需要知道,你需要明白,如今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就行了。”

“我这次入宫,便是让你代皇帝下诏,从现在开始,全面进入备战,益州全民皆兵,随时准备出征。”

“诏令我代大将军事,统管将领任命,辎重调拨,上下听命,不可延误!”

郭皇后听了,只得照办,次日朝堂之上,百官听了诏书,虽然心中多少都有想法,但司马懿早已经将朝堂势力整合,无人敢有异议,诏令毫无阻滞通过,魏国不久便进入了全面动员。

魏国方向的异动,自然也被成都城里的晋国探子传了出去。

很快晋国方向就得到了消息,彼时诸葛亮已经带着大军回到了汉中过冬,他拿着情报沉吟半晌,竭力把自己代入司马懿的角色去思考,但想了大半天,仍旧是毫无头绪,不禁心中烦躁,缓步走到了中庭。

天上开始飘散下雪花来,诸葛亮望向漆黑一片的天空,发觉夜空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一点星光都透不出,看来是无法观星了。

诸葛亮突然想起自己的主公,陛下每次说自己是从观星中看出天下大势,诸葛亮瞅着机会,和袁熙观了几次天象,结果诸葛亮发现,陛下根本不用观星,或者用的根本就是不是鬼谷子传下来的观星学说,因为诸葛亮数次指着错误的星象解释,袁熙也根本没有发出任何异议。

最后诸葛亮实在忍不住了,问袁熙写了很多可以开宗立派的全新知识,但唯独没有观星术,为什么不记录下来?

对此袁熙只是打着哈哈说,他的观星术也有不准的地方,流传下来,反而是让世人走入歪路,那这观星之术,还不如不传下去的好。

对此诸葛亮心知肚明,这绝对是托词,任何理论学说诞生时也不会完美,都需要后人经历数代的修订完善,哪有说有可能存在错误,就直接因噎废食的?

陛下的观星术,诸葛亮明白是指望不上了,将来只能依靠自己去记录完善,但关键问题是,如今天下的局面,虽然看上去大局已定,但有一丝变数,诸葛亮却是无论如何都看不清楚。

他想起袁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观星之术不是万能的,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天上的事情在怎变化,最后还是反应到人间疾苦上。

既然如此,那就还不如将目光从天上移开,用心去看看在人世间沉浮的众生百态。

诸葛亮若有所思,自己怕是想偏了,且不说观星受到的因素影响极多,关键对方又不会观星,那他的想法,必然是基于某种行动逻辑。

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条逻辑前后的因果想清楚,预测对方想要做什么,才能尽最大可能完成陛下的托付,从而拯救尽可能多的无辜百姓。

想到这里,诸葛亮心中叹息,如今的魏国,可谓是困兽犹斗,他们自取灭亡也就罢了,但却要拉着百姓陪葬,这才是最为麻烦的事情啊。

陆逊在收到了益州方向的传信后,便急匆匆向刘协告别,从长沙离开,返回新野防御,晋国船队集合起来,兵士们将辎重粮食搬进船舱,水手检查风帆架起,一时间忙碌异常。

彼时即将过冬,天气寒冷,晋国下层将领们本来以为能从长沙过冬,如今却是要冒着严寒动身,不仅都些懒散,负责整军的徐盛见他们在风雪中磨磨蹭蹭整备船只,不由吼道:“都打起精神来,若是魏国现在发动袭击,你们难道这样面对敌人吗?”

将领们听了,方才加快行动,有人低声嘟囔道:“这怕不是魏军放出的疑兵之计,不想让我们过个好年吧。”

“我真不觉得他们敢冬天开战,就凭魏国那后勤,只怕打着打着,人就冻死得差不多了。”

旁边有人说道:“谁知道呢,万一他们真和我们拼命,我们不做好应对,肯定也是狼狈无比,毕竟冬天打仗,简直是听天由命啊。”

面对魏国的全面动员令,晋军很是紧张了一番,结果等到了过年,魏军也没有在前线出现,这让急匆匆赶去房陵的陆逊感觉被魏军骗了,正自心里憋闷的时候,益州方面的消息再度传来。

让陆逊吃惊的是,魏国确实用兵了,但打的不是金牛道,也不是自己的上庸及汉南驻守的江陵方向,而是益州的南中!

根据情报,经过了相当充分准备的魏兵,在到达南中之后,派出了当地土人引路,以益州将领为主,东州兵和益州兵混杂,奇袭了南蛮各个部落,取得了相当让人震惊的战绩。

益州在南中以南的南蛮地区,向来是矛盾多发地,这里面益州百姓多受南蛮骚扰,很多益州兵的家眷便是被南蛮野人劫掠杀死的,所以早年两边世仇仇怨,很难化解。

此时南蛮尚处于极为原始落后的奴隶制时期,若是放在平原上,自然很难正面对抗魏军,但这几百年间南蛮却是将南中成都一带的益州兵压着打,便是倚仗了益州当地的恶劣的环境形势。

南中以南的益州南部地区常年多雨,一年从春季到秋季都是泥泞不堪,常有山洪泥石灾害,而且地形险峻难行,遍地茂密植被加上毒蛇猛兽,道路也是没有修过的羊肠小道,这种情况下发动大军,走个一二百里,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但唯独冬季,是一年里面最好走的时候,土地被严寒冻得极为坚硬,且没有雨水,虽然偶然有下雪,但只要鞋子做好防滑,冬天行路,反而是最为快捷迅速的。

同时这个时期,因为严寒食物不足,之前很多散居在山中的南蛮部民会聚集到一起互帮互助度过冬天,而平地这些部民隐居深山,是极难被找到的。

魏国选择这个时期发兵,却是精准抓到了南蛮的软肋,正如汉武帝时期在春季对匈奴用兵一样,都是摸透了对方的生活习性,然后发出了蓄势待发的一击。

当然,这个季节发兵,即使提前做好了收买当地土人内奸,备好严寒行军的衣物,以及相当数量的粮草之外,也还是不出预料遭到了兵士们的反抗。

毕竟冬天打仗,实在是伤亡率太高,即使是和南蛮土人有血仇的益州兵,也多有畏惧不前者,对此魏国派出的军法官却是连升两级的许仪,他用了极为狠辣决绝的手段,砍了数百个违背军纪的士兵脑袋后,魏军发现已经没有了退路,竟也激发了凶性。

大军一路攻入南蛮洞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同时驱赶被抓的青壮继续投入战斗,攻势渐渐如滚雪球一般,很快就在益州南部取得了之前未曾想象的巨大战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60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