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交换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朝堂上众官望向发话之人,发现竟然是军师祭酒陈琳。

他们心中冒起一个念头,不会吧,陈琳是晋国的人?

这个时候说这种话,不是找死吗?

军师祭酒有一个职责,便是管记室,即外方公文的整理上报,晋国和汉南国的来书,自然也在此列,所以陈琳陈言,也是分内之事,但关键是早不报晚不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报?

而且众官打眼望去,发现曹丕面露讶色,显然是不知情的,虽然说曹丕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提前知道,但陈琳这表奏极为敏感,显然之前没有跟曹丕通过气。

陈琳此时也是硬着头皮,心中暗暗叫苦,众官的想法,他自然明白,如今他是赶鸭子上架,为了还袁氏的人情,才如此做的。

他是徐州人,祖地在广陵射阳,算起来和陈登所在的陈氏还有些关系,不过最初陈琳混的可是比陈登好,因为他开始依附的是袁绍。

之后袁绍去世,袁氏二子相争,邺城被曹操夺取,陈琳没有来得及逃出,在死亡的威胁下,被迫投靠了曹操,这也是许多文人通病,虽然文采很硬,但骨头并不硬。

彼时他的家族都在广陵,这属于袁熙治下,不过袁熙倒没有为难陈琳家人,而是如常对待,尤其是陈琳老母在广陵也受到了不少关照,让陈琳无形欠了袁熙一个人情。

加上陈琳投降,也是对袁氏有亏的,所以这些年他过得也是颇不自在,好在曹操欣赏他的文采,让他在曹营过得也不错。

而曹丕后来和曹植竞争的时候,陈琳私下给曹丕润色过不少文章,让曹丕得以和曹植分庭抗礼,因此陈琳在曹丕上位后,也算是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然而这次晋国来书,投到记室这边的同时,陈琳也收到袁熙的密信,里面只有寥寥数字,便是拜托陈琳在朝堂上商量换俘之事。

陈琳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照书信上所说去做了,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要是这种举动会让他掉脑袋,那陈琳是断然不会做的。

但陈琳有些见风使舵的本事,他和袁氏关系众人皆知,越是光明正大提出来,众人反而越不会怀疑,且他也曾身为俘虏,替被俘的于禁说话,算是感同身受,也能让曹魏官员同情。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今晋国大势远强于魏国,陈琳也要为自己提前谋条后路,免得跟着魏国这条大船一起沉了。

于是思虑过后,陈琳将晋国和汉南国的联表内容禀报出来,说道:“两国要求以这来年大战之中,包括于将军在内共二十多名魏国将领,来交换包括前汉天子和刘姓宗室及家眷出许都。”

“对方还加了一条,若是陛下能答应,两国将承诺今岁将不会进攻许都。”

此话一出,很多人心里第一反应是答应算了,且不说刘协已经没用了,要是能挨过今岁,曹魏便有喘息的宝贵时机,说不定来年构筑防线,来年逼退两国,曹魏也不用迁都了,岂不是好?

就在很多人心中升起这股心思时,却有人站出来喝骂道:“这赤裸裸的威胁,岂可答应他们,这不是城下之盟吗!”

“臣愿随军出征,击败两国宵小,灭其嚣张气焰!”

众人定睛一看,却是杜袭,这是颍川四杰中最有名的喷子,不过他倒是也有资格说,毕竟在文官之中,除了司马懿之外,就属他和晋国作战次数最多,中间也因此负伤,还受到过曹操褒奖。

他这时候说这种话,未必是真意出征,而是为了去除两国给魏国的压力而发话,因为若是直接答应了两国要求,魏国的颜面不在,百官更是会离心丧气。

当下有人也反应过来,陈群站出来道:“杜议郎言之有理,那两国极有可能是以此为饵,借机灭我魏国威风志气,趁着我们内部意见不一时,趁机进攻许都,不可不防。”

“且前汉天子身份敏感,岂可轻易交出,若被两国利用发布对我大魏不利的言论,可能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众人纷纷点头,但此时也有人出列,发声道:“但于将军还有宗室将领们,也是为了魏国死战,不敌被擒,若是能将其交换回来,我魏国也会有更多的可用之才啊。”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议论纷纷起来,曹姓将领就不说了,外姓将领也是曹魏抵御两国的重要力量,乐进已经在邺城战死,于禁不敌被俘,要是不管不问,只怕寒了军中将领的心。

想到这里,众人也不禁暗骂背后主导的晋国心思深沉,这摆明了就会其借题发挥,让魏国难以抉择,怎么做都不合适。

曹丕冷冷地看着众人,心中闪动着怒火,他的上位,其实是出乎大部分曹氏夏侯氏的意料的,其中很多宗室重要人物,最初都是站在曹植那一边的。

这其中就包括夏侯渊曹洪等人,曹仁夏侯惇都算是中间派,曹丕最初能够依靠的,都是自己私下招揽的外姓官员,其中以文官居多。

而外姓将领中,包括乐进于禁等大将在内,其实都是死死站在曹操一边的,所以乐进死亡,于禁被抓,曹丕并不十分在意,他们的死活,和自己何干?

但于禁被抓,让曹丕感觉颇失脸面,你不是忠心吗,为什么不自杀?

现在对方拿着你来和谈条件,徒然给我增加难题!

但曹丕对于两国的提议,并不打算直接拒绝,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谈判可以作为缓兵之计,让他从容布局,不然要是现在迁都,明显就是告诉天下人魏国是被两国吓走的,如此曹魏的脸面何在?

朝堂上重臣开始议论纷纷,此时华歆站出来道:“对方如此嚣张,即使要谈判,也许先灭了对方气焰。”

“不若先拿几个人开刀,比如那明显是和星湖欲有勾结的刘和,建议将其处死,震慑两国,让其谈判的时候不敢造次,提出的条件也会更低一些。”

众人听了,皆是脸色一僵,心道你倒是不怕凶虎报复啊,那岂是个吃亏的主?

曹丕听了,微笑道:“如此甚好,便交由司徒去做了。”

华歆脸色一滞,他一时分不清曹丕是不是在开玩笑,但他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曹丕神情,却是心中一紧,对方是认真的!

如今华歆骑虎难下,在众人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跪下接了旨意。

司马懿一直冷眼旁观了整个过程,心道华歆如今三公被钟繇压了一头,急于表忠翻盘,却没想到中了自己下的套,现在算是弄得进退两难了。

而钟繇则是全程一言不发,因为他已经取得了优势,断不会再横生枝节,这便是占据上风一方的优势所在。

就像晋国之于魏国,其现在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阴谋诡计,只需要堂堂正正,按部就班对魏军进行军事外交上的逐渐施压,便让魏国这边应付的颇为辛苦,以至于人心浮动,在交换俘虏这个问题上都应对失措。

不过曹丕的表现,却是大大出乎司马懿的观感,对方自从继承魏王,到登基为帝,在短短时间内成长的极快,快的让一众曹魏官员都无法适应。

司马懿心道还是明公目光如炬啊,果然是没有看错人,要不是晋国出现了凶虎那个妖孽,若能给陛下二十年,只怕魏国能够一统天下吧?

此时曹丕出身退朝,司马懿跟着众官的向外走去,他此时心里想的,不仅是魏国的未来,还是对于自己即将领兵出征未知前景的一丝茫然和恐惧。

如果他这次败了,魏国有没有未来且两说,司马氏乃至自己,怕是很难说了。

于此同时,袁熙赶到邺城已经有几天了,他正和诸葛亮讨论着和汉南国联合发书的事情,袁熙在来之前,从淮水到樊城,和关羽碰了一面,所以赶到邺城的时候晚了,但他如此做,便是为了和关羽联合对魏国施压。

关羽也知道魏国实力尚在,单凭自己,是几乎不可能打下许都的,所以思虑过后,便以假节的名义,代刘备下书,要求魏国交出刘协。

毕竟刘备当初给他的任务,是让迎出天子,这才是最终目的,至于打下许都,则不过是手段而已,而袁熙刚灭了吴国,也不想短时间内大举兴兵攻魏,于是两边一拍即合。

袁熙临走的时候对关羽道:“将军可知道玄德公伤势不太好?”

关羽听了,把牙一咬,沉声道:“羽自然知道,兄弟情深,羽恨不得立刻赶往长沙。”

“但羽却不能退,因为大哥嘱咐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以救出天子为先!”

“如今已是羽最好的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若是错过,羽空手回去,岂有颜面面对大哥?”

袁熙听了,感叹道:“将军三人兄弟之情,令熙感叹,熙定竭力帮助将军。”

关羽拱手道:“三弟之仇,也多赖晋王帮忙,大恩不言谢,羽全记在心中。”

袁熙起身告别,“我现在回邺城布防,两边配合行事,将军可相机而动,但若不是紧要情况,万勿刺激曹魏,以免其狗急跳墙。”

关羽知道刘协现在对曹魏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便应道:“羽省得,便等晋王消息。”

等关羽走后,诸葛亮出声道:“魏国那边,变数很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86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