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押注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袁熙并没有在邺城呆多久,便即准备动身到南昌,再次坐镇和汉南国的谈判。

按道理说,以晋国的体量,和汉南国外事交界,本不需要皇帝亲自出马,所以晋国朝野之中,也多有官员劝谏,说袁熙应有天子威仪,且两次亲至,汉南国主都不出现,实在是太过怠慢无礼。

只有诸葛亮杨修少数明白人知道,袁熙这种做法,反而是一步步将汉南国逼到了极为尴尬的位置上。

且不说晋国国本,来自于前汉天子刘协的禅让,中间利度合制,换了谁也挑不出毛病,天下人更是渐渐归心,将拥汉的心思,慢慢转移到了晋国新朝。

尤其是对待汉南,袁熙也是做到了仁至义尽,两次亲至,刘禅却是只派使团接见,这让天下士族之间,也颇觉汉南不通礼数,这种做法已经是占据了道德高地,让汉南国在天下间的舆论越发不利。

而且这几年晋国对汉南援助颇多,在这种情况下汉南国要是和魏国联手,其在天下人眼中,便会成为背信弃义之徒,袁熙亲自赶到荆州,就是让汉南国上下明白,晋国姿态已经做足了,汉南想要动小心思,就要承受之后道义和兵事上可能的双重反噬。

这本身就是一种威吓,偏偏汉南还不能装傻,刘禅在这个年纪,也没有亲自到南昌去见袁熙的勇气,于是便只能被一步步吃得死死的。

为数不多的变数,就是徐庶为首的复汉派的想法,他们自然能看明白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但看是一回事,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天下飘洒着细密的雪花,袁熙和甄宓两人正并肩站在铜雀台的廊桥上,面前是已经被覆盖了薄薄一层的邺城街道,袁熙拉起甄宓略微冰凉的手,出声道:“今天的雪下的真早。”

“若此行顺利的话,说不定我还能赶回来过年,但要是有变数,就只能辛苦你主持春节大典了。”

甄宓有些不舍,强笑道:“这千百年来的国主天子,还未有陛下这么来回奔波的。”

“都说君主坐镇京城,统御万方,夫君却是大事必至,事必躬亲,这让后面的子孙如何效仿?”

袁熙微笑道:“各人有各人的做法,也许之后的天下,便不需要我这种做法了。”

“晋国现在地盘大了,底蕴也越发深厚,但若能节省些钱粮,少打些不必要的仗,代价只是我亲自去跑一趟,那还是相当合算的。”

“这些年我最对不住的就是你,以前成婚的时候,总说要多陪陪你,结果屡次食言,不知不觉这么多年了。”

“只不过你容颜依旧,我却是明显变老了不少。”

甄宓微微侧身,看到华发已经爬满袁熙两鬓,心里不自觉抽搐了一下,她下意识握紧袁熙的手,低声道:“夫君只是太过操劳,但在妾记忆之中,夫君和刚成婚时候,容貌还是一模一样。”

两人不自居依偎在一起,雪花飘散下来,落在两人肩头身上,披挂成了一层晶莹之色,但两人心中,却同时涌起了一股暖意。

长沙的汉南王宫中,刘禅见徐庶进来,惊惶失措地站了起来,“丞相,丞相,那晋帝竟然这个时候南下南昌,要求和朕会面,这该如何是好?”

徐庶出声道:“殿下莫慌,自春秋战国之后,就是王不见王,渑池之会,怀王之囚,都是前车之鉴,断没有答应对方的理由。”

“殿下只需和上次一样,遣使过去就好。”

刘禅哀叹道:“别提了,孤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前番去的几人,包括山阳公和蔡瑁在内,都表示不愿意去了,其他大臣更是觉得无力在晋王面前争取对汉南有利的条件,这该如何是好?”

徐庶沉思片刻,出声道:“派大将军去如何?”

刘禅惊道:“派关叔父去?”

“他本和凶虎交好,若是他直接投了晋国怎么办?”

徐庶失笑道:“怎么可能,大将军最重忠义,即使所有人都叛了陛下,他也不会叛的。”

“而且陛下即将迎娶关家女郎为王后,大将军以后便行霍光事,他有什么叛的理由?”

刘禅纠结道:“别提了,孤前两日还向叔父提过,他说女儿尚幼,需要等一二年方合年龄。”

“孤想想也是,关氏女郎还未到出嫁年龄,这也不好强求吧?”

徐庶想了想,说道:“这是个问题,但如果延迟成婚之期,也确实容易出现变数。“”

“女子不到岁数出嫁,在民间士族间确实容易遭受非议,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

刘禅忙问:“什么情况?”

徐庶出声道:“凡一应规矩,帝王天子之家,可以破例。”

“昔汉昭帝十二岁时迎娶六岁的上官皇后,天子规矩,自然不会被这些规矩束缚。”

刘禅迟疑道:“但孤现在只是汉南王,这”

徐庶当即跪下道:“所以臣请大王,登基为帝!”

刘禅吓得跳了起来,连连摆手道:“丞相不要吓我,这个位置,我就已经坐得胆战心惊了,如何能妄称天子?”

徐庶仰起头,大声道:“大王难道忘了先王遗志了吗?”

“难道大王就任由汉南被一点点消磨国本,被晋国吞吃殆尽吗?”

“只有称帝接过前汉名分,大王才能聚拢人心,完成先王遗志!”

“大王难道就想一辈子无所作为,蹉跎沉沦下去吗?”

刘禅脸色阴晴不定,“但是朝中大臣,乃至于叔父和山阳公他们,真的会支持朕吗?”

徐庶沉声道:“此事请大王交给臣去做。”

“臣定会说服他们,山阳公断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陛下称帝,还能同时动摇晋国国本。”

“只要山阳公再次禅让帝位给大王,天下人便都不会将晋国视为正统,到时候大王起码在地位上不弱于凶虎,也就能趁机招揽一批心向汉室的官员,从而壮大势力,为将来入局做准备!”

刘禅一副信心不足的样子,“朕怎么入局,朕无论是能力才干还是胆识军略,可比凶虎差的远了,要是惹怒了晋国,岂不是把整个汉南都拖下水了?”

徐庶信心满满道:“陛下放心,庶会竭尽全力帮助大王守住这份先王留下的基业的!”

“陛下称帝之后,便有了拒绝和凶虎见面的正当理由,大将军也再没有借口拖延嫁女,此是一举两得,望陛下明鉴!”

刘禅听了,沉思良久,终于是下定决心,出声道:“那一切便有赖丞相了!”

接下来几日,徐庶发动手下势力,为袁熙称帝造势,且汉南官员被依次召集入宫,要求表明态度,官员将领自然是没有理由反对,皆表明忠心,全力拥护刘禅称帝。

于是称帝日程紧锣密鼓提上了日程,最后定于七日之后,在晋帝尚未赶到时,刘禅称帝,汉南国延续汉朝名分,是为季汉。

这日宫中派了内侍到刘协家中传令,要求其次日呈上禅位诏书。

彼时刘协正在和伏寿曹氏两位夫人说话,三人见了便跪下接旨,刘协接过诏书,对内侍道:“臣明日一早,便把诏书呈上,还望上官先回。”

等内侍走后,刘协笑着对两女道:“这倒是轻车熟路,干起老本行了,我真是没有想到,还有写第四封传位诏书的这一天。”

伏皇后面带忧色,“这应该是丞相一力主导了,但大王此时称帝,不怕惹怒晋帝吗?”

刘协出声道:“恰恰相反,晋帝在看到天下人反应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反而不会对汉南国做什么。”

“不得不说徐丞相火中取栗,胆识过人啊。”

伏寿摇头道:“但妾却是觉得,丞相此举,怕是已经让晋帝惦记上了,那可是个记仇的啊。”

刘协悠悠道:“那就不是咱们能够决定的了。”

“王朝兴衰更替,已经和我无关,只希望变故发生时候,百姓能少受些波及吧。”

这边关羽从宫里回到家中,邹夫人端茶迎了出来,见关羽面有忧色,出声道:“夫君在宫中遇到烦心事了?”

前些年关羽正妻病逝后,其曾想将邹夫人扶正,邹夫人却是拒绝了,说自己身份实在是不好见于人前,关羽见其坚决,也不好强求,便就此维持现状。

邹夫人当年被关羽从宛城带走之后,便替关羽生下一女,如今已经虚岁十二,便是刘禅想要迎娶为后的关氏女郎。

关羽接过茶碗放到嘴边,却又放到一边,出声道:“徐庶简直是在押注玩火,那汉南国运在赌博!”

“他将整个汉南都牵连进去,完全就是不顾后果,虽然是大哥遗志,但此时这种做法,无疑是告诉晋国,先前和魏国和谈之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到时候我去见晋王和谈时候,该如何解释?”

邹夫人道:“丞相应该不是不知进退的,而且只要屏儿出嫁,凭借咱们家和两边的关系,应该不会弄得那么僵吧?”

关羽冷哼一声,“这个时候立后,动机也不是那么纯。”

“嫁给大哥的儿子,倒不算辱没了她,但是这个时间实在不好,想到被徐庶利用来影响朝局,我心里更不舒服。”

邹夫人道:“好歹选了咱们家,要是张将军早亡,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3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