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一千四百四十章 立场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郭皇后担心道:“我听说益州官员将领,都不喜欢打仗,万一没人站出来.”

曹丕冷笑道:“不会,这群人的心思,我都看透了。

“当时刘焉任益州牧的时候,益州士族发动叛乱,想要阻止刘焉入川,结果刘焉利用了汉中豪强,打败了作乱的益州士族,这才掌控益州。”

“刘焉快死的时候,按道理他的子嗣不能继任,但刘璋联合吴质等东州豪强,以东洲兵为主力,再度将益州士族打压下去,这才再度坐稳了益州。”

“经过这两次交锋,益州当地士族元气大伤,对刘璋的怨恨到达了极致,所以当初夏侯渊大军才会一路势如破竹,沿途益州士族把控的城池纷纷投降,就是不想为刘璋卖命了。”

“最后成都只剩下一座孤城,刘璋也不得不降,当初投靠过来的益州士族皆是欲杀之而后快,要不是魏国需要留住他的性命,他焉能活到现在?”

“如今我来到成都,除了我带来的魏国势力最强之外,东州派势力和益州派势力也不容小视,幸运的是两者水火不容,所以我便有了机会,不然他们要是和联合起来,我还头痛的很。”

郭皇后出声道:“陛下想到妙计了?”

曹丕冷笑道:“东州派自恃实力强大,其中很多人投靠了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想要待价而沽,必须得敲打一下。”

“而益州派被打压了十几年,继续找个机会翻身。”

“如今我只需要给他们一个暗示而已。”

他出声传令,叫内侍叫人过来,郭皇后听了,却是眼睛闪过一丝讶色,曹丕传的,竟然是许褚之子许仪。

许褚死后,他的侯位由许仪继承,但由于许仪武艺远不如乃父,所以不能领兵,只能当个殿前值守,曹丕几乎没和其说过话。

如今曹丕要做的显然是隐秘事情,这是准备培养许仪当心腹了?

不多时,许仪急匆匆赶来,进殿就跪下道:“仪参见陛下。”

曹丕出声道:“最近这几年,你武艺练得如何了?”

许仪出声道:“虽然远不如先父,但是寻常三五个人,臣还是能轻松应对的。”

郭皇后在一旁心道三五个人也不过是寻常武人水平吧?

这能做什么?

曹丕却是微微点头,“我要你去做一件事情。”

许仪赶紧拜道:“陛下有令,臣万死不辞!”

曹丕缓缓出声,“刘璋如今软禁在城东府邸,你拿着朕的令牌过去,说朕有口令,单独宣召。”

“等你和单独一屋时,下手将其杀死,记得不要留外伤。”

“之后你直接回来便是,后面一切我会让校事府善后。”

许仪听了,毫不犹豫道:“臣现在就去!”

看到许仪离开,郭皇后道:“陛下就不怕事情泄露?”

曹丕淡淡道:“知道为什么派许仪吗?”

“就是要做给益州派和东州派看的。”

“这些人整天心思不少,也是该敲打下他们了,若是不想陪朕和益州共存亡,那朕就提前送走他们。”

“他们觉得自己奇货可居,但殊不知我根本不在乎动乱,看到我敢杀刘璋,他们自会知道我的底线,远比他们想的要低。”

许仪骑着马,眼中涌动着兴奋残忍的神情,自己还是赌对了,当年得罪曹植一派,导致他只能死死抱住曹丕大腿,没想到因祸得福。

而如今这个差使,代表之后他就是替曹丕做脏事的,这可是心腹才有的待遇,只要自己隐忍下去,迟早能爬到比阿父还高的位置!

许仪一路到了刘璋府邸,拿出了天子令牌后,门卫连忙将其迎了进去,刘璋一路奔跑出来迎接,就见许仪出声道:“陛下有单独口谕带给振威将军。”

刘璋本来惴惴不安,但看到许仪两手空空,便自放下一大半心来。

要是陛下要杀死自己,总要带毒酒白绫之类的东西吧?

他将下人屏退,放出声道:“璋恭领陛下旨意。”

许仪清了清嗓子,喝道:“振威将军接旨!”

刘璋连忙俯身跪下,眼见许褚的脚上前两步,便把头埋得更低了。

然而下一刻他后脑勺剧痛,眼前顿时昏暗一片,身体摇摇欲坠,许仪早已经绕到刘璋背后,双手把住头颅,用力往左右一扭。

次日一早,刘璋得病暴毙的消息传遍了成都,同时魏庭传出消息,说要破格擢选官员将领,各派官员士族心里都如明镜一般,纷纷向曹丕上表以示忠心。

这种情况下,曹丕选拔了一批东州派人士,更是重用了益州出身的官员将领,黄权,王平,马忠,张嶷,杨洪等都得到了重用。

然后魏延马上下诏,汉南国屡次侵占边境,魏国欲派人从成都东进,顺汉水而下,出发攻打襄阳。

而作为主帅的人选,朝中经过一阵争论,陈群是不能去的,剩下的只有曹仁和夏侯惇了。

在曹魏官员觉得曹仁可能性更大时,曹丕却出人意料选了夏侯惇,令其领三万兵士出益州道,攻打关平驻守的上庸麦城一线。

这三万兵士,已经是魏国激烈拼凑的,除了五千人是原来的魏兵,剩下的则是东洲兵和益州兵各半。

益州兵的将领,是黄权王平马忠的人,而东州兵的将领,则是由费观和吴懿等人统领。

因为没有公开拜将,所以众人都是依次觐见去拿诏令兵符官印,而其中费观接了诏令后,便一路回家,却听门卫说吴懿过来拜访,早就等着自己了。

费观听了,连忙进屋去见,见吴懿在堂上,便命闲杂人等退下,才出声道:“子远,恭喜啊。”

吴懿听了,叹息道:“有什么好恭喜的,你我两人,如今处境都很尴尬啊。”

“尤其前日益州牧暴毙,宾伯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费观苦笑道:“我能有什么想法,只不过保命度日罢了。”

刘璋暴毙的时候,费观一度以为自己完蛋了,这显然是魏廷做的。

之前和自己交好的李严被杀,费观一度以为洗衣歌就轮到自己了,结果没想到的是,迎接他的却是重新领军的任命。

说起来吴懿和费观,包括死去的李严是有秘密的,他们虽然看上去是东州出身,和刘璋有极为密切关系的人,但其实魏军到的时候,他们眼看刘璋不行,其实私下早已经勾结魏国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战后刘璋和党羽被软禁,吴懿李严几人仍然被启用的原因,只不过后来李严作死,屡次在战场上出卖主帅,第一次卖了夏侯渊,第二次卖了司马懿。

夏侯渊明面上战死不能说话,司马懿可不会惯着李严,果断将其军法处斩,震慑了费观这些人,很长一段时间只能低头度日。

他们投靠魏国,自然是看到魏国比暗弱的刘璋更有前途,但没有想到的是,之后魏国兵败如山倒,一直退入益州,形同第二个刘璋。

见此情景,益州派和东州派都动了不少心思,要不是晋国暂时没有和益州大面积接壤,只怕两派官员都已经开始大规模逃跑了。

当然,也有已经付诸行动的,便是上庸房陵一带,原来的益州派官员法正孟达等人,他们在庞统关平从襄阳一路过来攻打房陵的时候,跑去投降了汉南国,导致上庸失守,这也是魏国东征,想要先解决汉南国这个隐患的原因。

吴懿见费观如此悲观,安慰道:“事情未必有宾伯想象的那么差。”

“当初咱们可都是交过投名状的,虽然说益州僧多粥少,但曹魏能打仗的将领却已经不多,把我们都杀了,他拿什么抵挡晋国?”

费观说道:“宾伯才是最可惜的,听说令妹有皇后之相,却死于许都大疫,我当初以为,宾伯能和陛下攀上关系呢。”

吴懿苦笑道:“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当初都是方士编出来的谶纬预言,用来给吴氏造势的。”

“如今陛下有自己的皇后,即使她还活着,我也不会让吴氏趟这浑水的。”

“如今咱们要做的,就是低调再低调,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惹了这位,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他却是不知道,他的妹妹吴氏,如今正在百无聊赖地呆在邺城好几年了。

她当初想要得知刘瑁之死的真相,向最有嫌疑的刘璋报仇,而全天下能帮她实现这个想法,自然只有晋帝。

所以当初他跟着刘和夫妇逃出来时,还想着如何拉近和袁熙的关系,结果袁熙直接派人将她送到了邺城,找了个宅子让她住。

然后就没了。

整整四年时间,吴氏再没有见过袁熙,对方南征北战,将她完全忘掉了。

虽然有人供养日常所需的柴火粮食,但吴氏不禁怀疑起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来,难道她就这么过一辈子。

平时出入倒没了限制,吴氏倒也能时常出去散心,而刘焉儿媳的身份,也让她结识了不少和刘氏交好的士族夫人。

然后这就是一切了。

她仿佛已经完全被遗忘,直到有一天,益州方向的消息传来,说刘璋暴毙了。

吴氏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对着天上笑了起来,她觉得自己是如此讽刺,早知如此自己等着就是了,还要费这些心思做什么?

自己之前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9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