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一十九章 濮阳围城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平心而论,袁绍早年间先是守孝,后来暗自结交天下名士,一直做到西园校尉为止,和袁杏父女两人见面的次数也不多。

袁绍举家逃离长安,来到冀州落脚后,和家人见面的次数才多了点,但也只是比之前好上一点而已。

期间几年戎马征战,连邺城都不能幸免于战火,这种情况下,天下无论士族还是百姓,人人自危,即使刺史州牧,也很难保全自己家眷。

谁都不知道这个乱世什么时候结束,谁也不知道今日还平安的家族,明日会发生什么事情,袁绍自然也不例外。

在这种心理下,其实袁绍对于袁杏的婚事已经不抱什么期望,至于家族联姻,单凭一个女子也不会对如今的袁氏,起到什么力挽狂澜的作用。

毕竟想要投靠袁绍的士族,看重的是袁氏本身的实力,而不是袁氏女子。

所以随着袁杏的年纪见长,袁绍对于袁杏婚事的期望,也在慢慢降低,两年前他对袁熙的提议嗤之以鼻,两年后却发现自己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些变化。

袁绍不由怀疑,是不是自己老了的缘故?

毕竟如今的他,已经五十有一了。

这些日子,袁绍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他过继的给早就去世的袁成后,先后给袁成夫妇守了六年孝,所以导致生育后面的几个儿女时,年龄已经偏大。

算来如今自己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要是袁杏再不出嫁,怕是也说不过去了。

所以他召袁杏过来时,发现袁杏颇为惴惴不安,便安慰了几句,问了袁杏对婚事的看法,袁杏低头道:“女儿愿随侍阿父左右,以尽孝道。”

袁绍摇头失笑道:“别说这种虚的,你嫁人也是孝道。”

袁杏只得道:“但凭阿父吩咐。”

袁绍直截了当道:“你觉得新任幽州牧赵子龙如何?”

袁杏心中一跳,“曾见过一面,但并未说话,实不了解。”

袁绍知道这样是问不出什么来的,换了个话头道:“你和显弈显甫,谁更亲近?”

袁杏低声道:“显弈和女儿自小一起长大。”

袁绍听了,微微点头,说道:“你退下吧。”

嫁女也算是家事,他本来还想分别召袁熙袁尚询问,但袁熙已经见过面了,袁尚却还在黑山打仗,一时脱不开身。

袁绍有些怀疑,袁熙是不是故意趁着这个机会提亲的?

不过说来袁尚也是让自己失望,虽然黑山军难打,但先前袁熙带着几千人,也不是打得有声有色,怎么轮到袁尚带的兵多出数倍,反而不行了?

想到这里,袁绍不禁有些焦躁,再过两个月,秋种就要开始了,要是兵士辎重还在黑山中耽搁着,冀州来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还怎么图谋并州?

他心里叹了口气,袁熙说的没错,黑山问题是一连串的问题的口子,只有一步步将每个问题解决,才能解开这个僵局。

此时在邺城南面,相隔二百里的陈留治所濮阳,在曹军士兵的环伺下,孔融坐上了一艘小船,由两个护卫操桨,向濮阳城内而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曹军决河,淹了濮阳,如今水深逾丈,能靠近城墙的法子,也只有坐船了。

小船足足驶了一刻钟,才渐渐靠近濮阳城墙,快到一射之地时,城头发一身喊,冒出十几个兵士来,张弓搭箭,对着孔融叫道:“贼子大胆,竟然挑衅!”

孔融见这些兵士面黄肌瘦,高高举起手中诏书,喝道:“我不是曹军!”

“奉天子之命,向陈留太守张孟卓(张邈)传诏!”

城头上的兵士见了,面面相觑,一人喝道:“谁知道你的真假!”

“怕不是用计来骗我们的?”

孔融拍了了身上,叫道:“我乃朝廷亲封匠作大将孔融,天子亲封使节,何来欺骗之说?”

“你们看到了,我如今手无寸铁,你们连我都怕吗?”

兵士们对望一会,找了个偏将上来,那偏将道:“上官是来作什么的?”

孔融沉声道:“奉天子之命,调节陈留争端,止戈息兵!”

那偏将听了,露出一丝喜色,毕竟濮阳已经是岌岌可危,如今乍听到事情有所转机,怎能不喜?

他当即喝道:“上官可靠近来!”

孔融令两个侍卫划船靠近,到了墙边,见城门早已经被水淹没,水面之下被淤泥砂石堵住,而小船离墙头还有一丈多,便道:“如何进去?”

那偏将命人抛下一根绳子,说道:“绑在腰上,再拉你上来。”

孔融摇了摇头,只得让两个侍卫给自己绑紧,城头兵士一起用力,将孔融拉了上去。

孔融被勒的腰差点闪了,趴在墙头好一会,才站起身来埋怨了一句,说道:“孟卓何在?”

偏将说道:“太守在府里,等我调艘船来,送上官过去。”

孔融不由道:“城里也进水了?多深?”

他不自觉望城墙对面走了两步,望城内看去,还未走到,一股恶臭便扑鼻而来。

孔融连忙掩住袖子,往下看去,发现城内已经被水尽数淹没,污浊的浑水深达数尺,覆盖了整个濮阳城。

水面上零零散散漂浮着人和动物的尸体,都已经肿胀溃烂,恶臭的气味,便是由此发出。

孔融见尸体之中,还夹杂着不少婴儿,不禁一阵恶心,差点就要干呕出来。

那偏将叹道:“天使再晚来几日,只怕我们也会变成这样。”

“这一个月,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城内已经没干净水井,我们喝的便都是这些水。”

孔融又是一阵恶心,他临行前,华佗说过水淹城内的情况,说若是有水浸泡过腐烂死人牲畜,喝了极为容易引发疫病,让孔融一定小心。

孔融面色沉重,对偏将说道:“速速带我去见孟卓。”

不多时,有小船过来,接上孔融,往张邈官邸而去,一路上,他看到兵士们都躺在房顶上休息,不由对偏将道:“这样还如何打仗?”

“你们没想着放弃陈留逃走吗?”

那偏将苦笑道:“天使应该明白,这放水攻城,摆明了是不留活口啊。”

“我们就是逃出城去,对面也在等着我们,还能往哪里逃?”

“我们出不去,对面也进不来,最后城里人慢慢死光,对面也就赢了。”

孔融听了,颇为不是滋味,叹道:“早知如此,孟卓当日要是不反抗曹公,何来这等惨状?”

那偏将听了,面露讥讽之色,“说句天使不爱听的,如今留在城里的,都是和曹军不死不休的。”

“当日曹贼入住兖州,我们还以为能过上好日子,结果他带来了几十万流民和青州兵。”

“我们本身就吃不饱了,曹军还纵容这些人抢掠我们,活都活不下去了,自然跟着太守反了!”

孔融渐渐明白兖州当日拥立吕布,对抗曹操的起因,并不仅仅是士族之争,不仅喟然叹息,有今日之果,绝非偶然啊。

不多时,船就到了张邈官邸,只见大门洞开,张邈官邸虽然地势较高,但里面也有一尺来深的水,小船直接驶了进去,在台阶边靠岸,上面有两个兵士把守。

偏将对台阶上的兵士说道:“此乃天子使节,有诏带给太守。”

兵士听了,便进去禀报,没一会,孔融就见张邈穿着木屐,提着衣服下摆,蹚水艰难走来。

孔融见张邈脸颊身陷,印堂发黑,气色极差,不由叹道:“孟卓,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张邈仔细辨认了一会,才失声道:“文举,你怎么来了?”

张邈乃是八厨之一,少有名气,和袁绍曹操都同为友人,自然和孔融也有交情,但相距孔融数年前见到意气风发的张邈相比,如今的张邈却是穷途末路,垂垂待死。

孔融说道:“如今天子落脚怀城,我为使节,带诏给孟卓和孟高(张超)。”

“孟高何在?”

张邈叹道:“他染病在床,进去说吧。”

孔融入内,让张邈看了诏书,说道:“曹操奉迎天子,已经得势,如今天子调节两方争端,让孟卓让出陈留,面见天子。”

张邈听了,皱眉道:“这不是拉偏架?”

“我去了不会被处死?”

孔融忙道:“绝无可能,汉廷如今有温侯等人,曹操也不能一家独大。”

“何况有我在,到时我在天子面前,必然陈情曹操在陈留罪行,力保孟卓孟高无事。”

张邈又仔细看了遍诏书,叹道:“反正再过几日,我们都要死在这里。”

“我相信文举,也罢,我这就出城投降,跟着文举去见天子。”

不出半日,怀城里面的兵士百姓都听到要开城投降的消息,不禁也是松了口气,毕竟城里是真撑不住了。

张邈和孔融上了小船,后面是生病躺着的张超,几艘小船从某处倒塌的城墙缺口放下,往岸边划去,张府的家眷,也扶老携幼,跟在后面几艘船上。

怀城兵士和百姓见了,也拿出门板竹席,凫水跟上,一瞬间城里闹哄哄的,虽然是投降,但好歹能活下来,所以人人都面带喜色。

孔融几人上了岸,早有曹纯带着兵士等在上面,孔融见了,便道:“孟卓几人已经奉诏,随我去面见天子,尔等可让开,让家眷百姓通行。”

却没想到曹纯一声令下,曹军纷纷拔出刀来,孔融见了大惊,喝道:“怎么,你们要抗旨不成?”

曹纯冷笑道:“天子是给张邈张超下的诏,但别人可不是!”

“剩下的人,包括两人家眷,都要处死!”

他一声令下,曹军顿时扑向还在上岸的兵士百姓,顿时血花四溅,惨叫声响彻河岸。

今日还是四更,明日恢复正常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4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