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想法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次日一早,袁熙便让甄宓把袁叡和孙尚香叫了过来,两人进来后,已经知道袁熙要问话,便齐齐躬身道:“见过父皇”,“见过陛下。”

袁熙这几年来,甚少见到两人,此时突然发现,两人不知不觉都长大了。

孙尚香十七八岁年纪,身材修长苗条,长得越发亭亭玉立,而袁叡虽然要小三岁多,但身量高大,倒比孙尚香还要高一点,且遗传了袁熙和甄宓的优点,面目身形颇有些玉树临风之感。

但袁熙却发现,两人之间离得很远,心道还真是有些问题,便出声道:“我听皇后说,给你们两人安排婚事,但好像有人不愿意?”

袁叡看了一眼孙尚香,见其低头不说话,便咬咬牙说道:“启禀父皇,我两人都觉得,这婚事不太合适,还请父皇收会成命。”

袁熙听了,脸色便自不高兴,说道:“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你们要是不合,这些年怎么没有和朕提起,非要等快成婚才说?”

袁叡身体一哆嗦,“启禀父皇,孩儿只是从小到大,一直将她视为长姐,两人之间,并无男女之情。”

孙尚香听了,也是出声道:“妾也是这么想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袁熙气的笑了起来,说道:“好啊,你们倒是有自己的主意了。”

“你们知不知道,这婚事是维持加固中原士族和江东士族之间关系的,也正因为此,江东士族这些年才会尽心尽力,若此时破婚,江东若是产生动荡,你们两人去善后?”

“你们以为,这国家大事,都是儿戏吗?”

孙尚香咬着嘴唇道:“启禀陛下,陈王不也是陛下子嗣吗?”

“他在寿春,已经是代表了陛下的态度,又为何非要妾嫁给太子呢?”

袁熙气得站前了起来,“因为这是朕对你阿母的承诺!”

“她生前一直念叨着你们的婚事,若我做不到的话,又如何对九泉之下的她交代?”

两人顿时都吓得低下头去,甄宓见袁熙少有这么生气,连忙过来轻声劝解,但袁熙余怒未消,说道:“你们回去好好反省,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来见我!”

将两人赶走后,甄宓见袁熙余怒未消,轻声劝道:“陛下息怒,是妾做得不对,这些年没有点醒他们,结果生了事端。”

袁熙对甄宓叹道:“不怪你,是我想的差了。”

“前些年我觉得,把他们两人养在一起,自然日久生情,但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生的却是姐弟之情,刚才我发怒,其实是在对自己生气。”

“我总是将眼光放在争夺天下上,却忽略了家事,做了灯下黑,只能怪我自己。”

甄宓轻声道:“只能盼望他们改变想法了,但妾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

袁熙问道:“何以见得?”

甄宓道:“这些年都是妾看着他们长大的,自然能察觉出些微不同来。”

“要不陛下和他们分别私下谈谈?”

袁熙听了,才出声道:“确实,这些年我家里搞一言堂,却忽视了他们自己的想法,说到底我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我先和叡儿谈一谈吧。”

第二天袁叡被叫过来的时候,还有些畏惧,袁熙出声道:“昨日我也是话说的重了,不管是天子还是太子,不管是不是皇家,但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

“虽然皇家以国事为重,但也不是说要灭情绝性,昨天我没有给你说话的机会,是我欠考虑了。”

“现在没有其他人,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对我说,不要有什么顾虑。”

袁叡听了,神色顿时放松不少,他出声道:“启禀父皇,孩儿那便说了。”

“首先孙家女郎性格品质,都是上上之选,确实是有当王妃的资格。”

“但孩儿自小和其长大,至今已经十几年了,两人实在太过熟悉,我一直将其当长姐看待,实在是没有其他想法。”

“而且孙氏的性格强势,从小习武,言语行动之间,孩儿总是觉得会被其压一头,王妃的人选,应该是能辅佐于儿臣,性格姿态不会放得那么高的女子。”

“这是孩儿对于个人的看法,若以国事为重,孩儿也能忍受,但恰恰在国事上,孩儿觉得孙氏更不适合。”

袁熙扬了扬眉毛,“哦?”

“那你说说,为什么不适合?”

袁叡鼓足勇气说道:“王妃强势,将来便有可能导致后宫不稳,上演牝鸡司晨之事。”

“且孙氏的身份极为敏感,恕孩儿直言,父皇给孙氏的权力,已经太大了。”

“二弟已经封了陈王,这本就足够拉拢江东士族,如今若孩儿再迎娶孙氏,那中原士族会怎么想?”

袁熙沉声道:“你能想到这一步,我很欣慰。”

“但正因为是我需要你二弟拉拢江东士族,才需要你也有同样能够拉拢江东士族的凭恃,那自然只有香儿。”

“你只有迎娶了她,江东士族才会在两边平衡下注,而不是都投到你二弟身上。”

袁叡出声道:“恕孩儿直言,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也未必要迎娶孙氏,换其他江东士族女子,不也一样?”

“而且这样一来,孙家作为外戚的势力已经太过膨胀了,孩儿不怀疑孙氏人品,但谁能保证将来其他孙家吴家族人生了野心,蛊惑其觊觎皇权,又当如何?”

“孩儿跟着丞相学了两汉历史,那自大将军何进之始,导致汉室崩颓之事,也不过才过了三十年,孩儿不想重蹈覆辙。”

“孩儿身为太子,为了守住父皇打下的基业,自然要未雨绸缪,即使是极为微小的隐患也不会放过,更不用说选妃这种大事了。”

“更不用说天子守国门,守的是北地门户,要是一国之后出身南方,北地上下百姓怎能心甘情愿守御边塞,难不成儿臣从南方调兵士戍边吗?”

“当初光武帝刘秀因违背和和河北士族之间的约定,废黜郭圣通,导致河北人心离散,到数百年后黄巾之乱隐患爆发,河北皆反,此为前车之鉴也。”

“正因为儿臣将国事放在前面,婚事非儿臣一人之事,而是国家之事,所以才会反对这桩婚事,望父皇明鉴!”

袁熙听了,沉思了好一会,才露出欣慰之色,“你能想到这些,确实是长大了。”

“说实在的,对于你二弟和香儿的生母吴夫人,我感觉亏欠她不少,所以一直想着有所补偿。”

“受此影响,你这桩婚事中,我确实欠考虑了,你先下去,让我再好好想想吧。”

袁叡听了,便告辞倒退出去,他走了两步,突然抬起头道:“孩儿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袁熙出声道:“你说。”

袁叡低声道:“孙权是不是被父皇隐诛的?”

袁熙没有马上回答,气氛一时间沉默了起来,袁叡感觉背上些微有汗珠渗出,就听袁熙缓缓道:“换了是你,会怎么做?”

袁叡毫不犹豫道:“必杀之。”

“孙权此人首鼠两端,野心又大,忠心又低,即使是投降过来,也一直异心有存,晋国不需要这样的人。”

他说完后便低着头,上首的袁熙却没有再说话,还是用手指轻轻点着桌案,袁叡只觉得额头上的汗珠,也在慢慢渗了出来,心里越发忐忑不安。

此时袁熙却出声道:“抬起头来。”

袁叡鼓足勇气抬头,却听袁熙道:“汉南王玄德公去世时候,曾经留下了遗言,我让你阿母教过你,你还记得吗?”

袁叡毫不犹豫道:“记得。”

袁熙道:“你背一下。”

袁叡当即背诵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袁熙摆摆手,“就这几句话,别的不背了。”

“刘玄德一生,行事坦荡,其道德之高,堪称当世楷模,但他也不圣人,也曾做过些不义之事,所以才会说后代不要仿效自己。”

“他那几件事情,都是为了给自己子孙后代打好基础,所以必须要做个恶人的无奈之举,他希望自己的后代做个仁君,不要效仿自己做不义之事。”

“朕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也不想把一些隐患留给你去做,既然谁做都会脏了手,那我便顺手做了。”

“但这种事情,我却不希望你去做,毕竟乱世手段用在太平时节,会让人逐渐堕落,乃至万劫不复。”

袁叡跪下道:“父皇苦心,孩儿定当铭记。”

袁熙叹道:“你的想法,我已经明白了,可惜之前我们父子没有好好谈一谈,以至于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这是我的疏忽。”

“不过你能想到这么多层,为父很是欣慰,你已经完全具备储君的资格了。”

“你回去收拾一下,过些日子跟我回蓟城,正式在蓟城完成立储大典。”

“接下来这两年你便跟着我,当初我想着战阵危险,不想让你亲临险地,忽略了对你的栽培,如今我便言传身教,让你知道身为国君的责任。”

袁叡面现喜色,叩首道:“孩儿定不负父皇期望!”

等袁叡走后,袁熙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感慨,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既然迟早要飞上天空,那现在就该离开温暖的巢穴了。

他看着时间尚早,便想让人把孙尚香叫过来,却听宫女说今日一早其就去了甄皇后屋里。

袁熙想了一想,便即起身,直往甄宓那边而去,心道当着甄宓面去问,应该会更容易些。

但他走到甄宓屋外的时候,却听到里面有说话声,听语气似乎还颇为激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5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