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君子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关羽一言既出,朝堂上的声音都沉寂下来。

众人虽被关羽的决绝震动,但拒绝和谈,继续和魏国开战实在是风险太大,一时间众人目光皆是投向了刘禅。

刘禅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没来由心里一阵慌张,他下意识将目光投向徐庶,却发现徐庶在看着别人。

徐庶看到眼前的形势,知道和魏国和谈之事,算是很难了,但他还是想争取一下,于是看向了如今文官地位中仅次于自己的简雍。

简雍本来心里就有事情,眼见避不过去,便咬了咬牙,起身出列道:“臣自追随先帝,已经三十年有余,看多了诸侯纷争。”

“先帝在世之时,对于曹魏极为痛恨,固然是因为其荼毒百姓,为天下所不容,也因为曹孟德其人行事阴险卑鄙,多有坠入其彀中之受害者。”

“当年曹魏势力,并不是最强的,但其却是利用离间计,将与其作对的盟友一个个拆散,从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初袁本初过世,其二子袁谭袁尚两人尚未闹翻,曹操却用和袁谭联姻为诱惑,成功使袁谭投向曹氏,二子因此反目成仇,决裂内斗,最后两败俱伤,让曹操得了冀州。”

“同样刘景升去世时,也是用了支持刘琮,借助荆州士人打压刘琦的计策,从而导致荆州士人倒戈而降,兵不血刃就夺了大半荆州。”

简雍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场的荆州出声的官员脸上火辣辣的,这话说的太过不留情面,他们偏偏还无法反驳,要不是荆州士族想抱曹操大腿,荆州断不会分裂成如今局面,被晋魏汉南三方瓜分。

简雍面色不变,“曹操死前取得益州更是如此,明明彼时刘璋掌权,刘瑁虽然年长,但闲散不问政事,结果曹操招降的时候,将两人封了同样的官位。”

“这让刘璋心生警惕,唯恐刘瑁借此机会上位,于是刘瑁不明不白暴毙,这也导致两派彻底决裂,刘瑁一派的官员在曹魏大军到来时纷纷不战而降,这才才导致曹魏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成都城下,刘璋见大势已去,这才无奈开城投降。”

这话说完,轮到益州派官员站不住了,简雍的话像刀子一样捅到他们心里,又转了几转,将当初丢失益州的真相血淋淋暴露了出来。

徐庶却是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他这些年来在他眼里,一直以为简雍只是个兢兢业业,平日说话也不得罪人的老好人,很少就一件事情发表极为明确的观点,但如今其谈吐立论,已经完全超出了徐庶的认知这是简雍藏拙,还是背后有人?

简雍神色不变,继续道:“曹魏还利用联姻之事拉拢过江东孙氏,孙策遇刺身死,孙权上位,虽然真相未知,但其中曹魏肯定是下过手段的。”

“曹魏联姻的手段,可以说是屡试不鲜,甚至其也曾经用在晋王身上,他们最为擅长的,让敌人联盟因此心生嫌隙,让其决裂。”

“臣断定,曹魏肯定也私下和晋国接触和谈过,和我们季汉尚且如此,他们怎么可能不向更为强大的晋国低头?”

“不过这种尝试,应该是在晋国那边碰了壁,所以魏国才如此急着和汉南停战,所以开出的价格更高,也更有诱惑力。”

“臣猜测,只怕曹魏私下对陛下用了联姻的手段吧?”

此话一出,徐庶尚且强装镇定,刘禅却是差点跳起来,下意识道:“爱卿如何得知?”

众官见了,顿时大哗,心道竟然还真有此事!

而且看这样子,只怕刘禅和徐庶是知道的,只是瞒着所有人,但不知道为什么简雍会得知,还当众抖了出来!

众人面上都是惊疑不定,纷纷看向简雍,心道能得到这消息的,怕不是只有极为上层隐秘的内奸渠道,简雍怎么有这种手段的?

徐庶忍不住道:“宪和如何得知的?”

“难道是晋国那边告诉的?”

简雍摇头道:“我和晋国并无干系,只是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关将军也是一样,虽然和晋国有过接触,但我们从始至终,都是站在汉南这一边的。”

“我等追随先帝几十年,明白先帝底线,若我等和曹魏媾和,若是先帝九泉之下有知,我等有何颜面面对?”

此话一出,孙乾站出来叹道:“宪和说的没错,我急功近利,却忘了先帝生前教诲,实在是惭愧啊。”

“先帝生前说过,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他宁愿面对曹魏战死,也不愿苟且偷生。”

“曹魏是汉室覆亡的罪魁祸首,如今我季汉兴复汉室,难道要忘记这大仇吗?”

简雍沉声道:“没错,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此话一出,最早追随刘备的那批官员,同时一起站出来附和,齐声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剩下的荆益官员你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见徐庶低着头,迟迟没有出声,便也纷纷站了出来,出声道:“臣等附议。”

徐庶低着头,听着一个个声音此起彼伏,大局已定,心中充满了挫败感,自己这次终究是功亏一篑,难道自己的路,真的是走错了?

但不知道为何,他渐渐胸中涌起了解脱的感觉,这些年来,自己想方设法想要让汉南存续下去,觉得这才是真正延续先帝遗志的做法。

殊不知,自己却是一叶障目,忘记了追随先帝的初衷,汉室之所以存在,季汉之所以聚拢了眼前这些人,不正是因为他们赞同先帝的理念,不愿意再妥协下去吗?

想到这里,徐庶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他抬起头来,双手对刘禅遥遥相拱,“臣附议。”

“请陛下下旨,攻伐曹魏,剿灭汉贼!”

半个月后,驻扎在白帝城的夏侯惇收到了季汉的国书,他展开来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信中季汉不仅拒绝了曹魏要求谈和的要求,而且痛斥魏国覆灭汉室,罪大恶极,季汉和魏国势不两立,即日便发兵覆灭曹魏,以报汉室和刘备在天之灵云云。

夏侯惇召来辛毗,将国书给其看了,辛毗一时间也是说不出话来,憋了良久,才叹息道:“季汉这群疯子,即使让晋国渔翁得利,也要和大魏死拼到底吗?”

“这下危险了,晋国也拒绝了和谈,两边最迟明年开春,甚至现在就会发兵了。”

“晋军房陵上庸和五丈原两个方向攻汉中,季汉从白帝城沿长江攻成都,以大魏的国力,根本无法阻挡!”

“而且不说汉中那一路,白帝城这边补给麻烦,以现在的兵力和后勤物资,很难挡住有晋国支援的汉南,必须要未雨绸缪啊。”

辛毗尽量把话说的委婉了,在他看来,其实也不是一定挡不住,换了司马懿是有可能拖延两年的,但夏侯惇这个搞后勤的却是不行。

如今也不可能换防,因为明显是汉中那一路压力更大,如今在辛毗看来,两路守住的可能性都不大了,便需早做准备,应付最坏的情况。

夏侯惇沉声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顺着长江补给,来的时候虽险,但起码大部分船只能过来,但回去就很难了,所以船只都屯在白帝城这边,若只防守,这些船毫无用处。”

辛毗也是头痛不已,成都这边到白帝城,来时容易去时难,补给船只几乎是一次性的,所需造船的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走陆路损耗和花费时间又太大,打了两年仗,原本富庶的益州财政已经开始吃紧,耗在这里,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出声道:“想要减缓季汉攻势,最经济的方法,便是收缩防守,将防线后移到西面数百里,这样一来,季汉的补给线便会被拉长,而且其路上要经过长江三峡,即使能运兵过来,也没有多少威胁了。”

“汉南最迟明年开春,必然发动攻势,为今之计,就是撑过这个冬天,一待开春,便即后撤,方能保住成都这一路。”

夏侯惇听了,无奈点头道:“好,我现在便发信给朝廷,让其早做应对。”

季汉拒绝和谈,和曹魏继续开战的消息,不久之后也传到了南昌,同时一起到来的,还有写着季汉朝堂上争论经过细节的密信。

袁熙斜靠在窗边闭门养神,等步练师将密信的内容全部念完,他才睁开眼睛道:“虽然布局很麻烦,中间绕了好几道弯,但终归是个好结果。”

简雍朝堂上的那些想法,单靠他本人掌握的情报和头脑,是断然不会得出那么清晰有煽动性的观点的,所以自然是人为灌输的。

不过这手法实在高明,以至于简雍认为是他自行思考得出的,殊不知背后却是经过了数条渠道,以及无数人的心血心力。

如何能用大义名分引导季汉朝堂舆论,袁熙很早就开始布局了。

他让诸葛亮等人想出最能触动刘备这些老臣的论点,将其精炼,然后通过以糜夫人为主的几条渠道,通过和糜竺的交谈进行暗示引导,然后糜竺在和简雍的见面中,又不自觉用这些观点影响着简雍。

糜竺已经远离政事,简雍对其自然不太防备,加上他本人也是认同这种观点的,所以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他所认为的自主想法,加上一些有意无意泄露的情报,最后让其在朝堂上说了出来。

关羽的表态,加上文官的支持,让季汉毅然和曹魏决裂,就此天下形势一锤定音,重新回到了先灭曹魏的大方向。

袁熙心中感叹,君子欺之以方,也只有季汉那群君子,才会上自己这个小人的当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