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告别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等步练师说完,袁熙摸着头一脸无奈道:“你这是跟谁学的?”

“糜夫人,不,曹宪小乔都想不出你这么离谱的主意,这可是国事,哪能这么儿戏。”

步练师脸上露出狡黠的神情,“要是强人所难的话,这种做法确实不妥。”

“但夏侯夫人之前来过时候,说过汉南国主纳娶王妃一事,妾看其很是苦恼,怕是对此事颇有些抵触。”

“妾当时还没想通,想着刘关张上一代关系那么牢固,有什么好烦恼的,结果后来才听说,那刘禅是想同时纳娶关张两家的女郎。”

“这样肯定是一正一侧,关羽尚在,自然其女儿肯定是正妃,那张氏女郎肯定是侧妃,难怪夏侯夫人不乐意。”

袁熙说道:“话虽这么说,朕也只有一位皇后,当初你和大小乔等人还是愿意嫁给朕为侧妃啊。”

步练师横了袁熙一眼,“其他夫人怎么想切不知道,妾身为女子,自然是喜欢英雄的。”

“换做那些碌碌无为,只会夸夸其谈的江东年轻士子,即使嫁给他们作为正室,每日也不过是在宅邸内歌舞荒唐,服药纵酒,这样的日子,有什么意思?”

“妾跟着大王,却能看到不一样的天下风景,亲身感受到大势的洪流,这才是妾想要的,这样的日子,天下又有几个女子能看到?”

“所以虽不能和陛下日日相处,但妾见陛下日子一天,胜过寻常女子一年,所以妾已经心满意足了。”

袁熙听了,叹道:“你只要不觉得受委屈就好。”

“不过你这主意,未必对夏侯夫人是好事,我还是换个相对温和的方式,至于她如何做,那便是她的事情了。”

“我也不会专门在这里等着她的消息,汉南局面既然走向了我希望的方向,那咱们也应该离开南昌了。”

“算算距离,离着过年时间已经不多了,咱们赶得快的话,还能带着大乔回邺城过年。”

步练师出声道:“那寿春城里,就不需要陛下家眷坐镇了?”

袁熙道:“不需要了。”

“只是个陪都,迟早会回到其应有的位置,至于子嗣封王,我也会做些改变,让其既不会干涉当地政务运转,又能做些应该做的事情。”

步练师轻声道:“陈王生母吴夫人又去世不久,他年纪尚小,要支撑这副担子,只怕也很是艰难啊。”

袁熙沉声道:“生在帝王家,便没有年纪大小之说。”

“汉帝登基之时,也不过九岁,彼时其在惊涛骇浪之中一路走来,一直和曹操抗衡不倒,要不是大势所趋,说不定真能让他等到翻盘的一天。”

说到这里,袁熙突然灵光一闪,“说来他现在封号是山阳公,这地方在晋国境内的豫州,当初魏国禅让时候做了个不能兑现的承诺,我倒是可以拿这个做做文章。”

他把想法给步练师说了,步练师听后,不由苦笑道:“陛下的心肠,也是坏的很呢,只怕汉南那边,有得头疼了。”

“若从法理上讲,其还真没有拒绝的理由,但这不就等于投入晋国?彼时山阳公舍晋投汉南,现在难道他还能改变主意吗?”

袁熙出声道:“关键就在这里。”

“今时不同以往,当时他去汉南,自然是为了支持刘姓宗室。”

“但之后汉南通过他的再次禅让,取得了部分法理,成立了季汉,从那一刻起,东汉已经宣告彻底灭亡,山阳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前汉天子了。”

“换句话说,该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现在的他对季汉来说,其实已经是完全没有任何用处,也帮不到任何忙了。”

“而且他还有一个尴尬之处,就是他的侧室曹夫人身为曹氏宗族女子,在家家都和曹氏有仇的汉南国应该是颇为尴尬,怕是日常宴请都不好参与。”

“这样的情况下,我现在将封地诏书送过去,山阳公答应的可能性,应该会比以前大得多。”

“也罢,咱们就逗留几日,先将封书送过去看看,试试也好,反正不损失什么。”

如今有了蒸汽船的相助,借助河道送信,速度已经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不到三五日,传书就送到了长沙。

如今负责整理国书的外事官员是刘邕,他看到国书内容后,心道晋国这不是赤裸裸挑衅吗?

给山阳公封地,这不是明摆着让汉南国难堪?

他当即带着封书去拜见刘禅,刘禅见了也拿不定主意,当即召徐庶入朝商议。

刘禅本以为徐庶会反对,结果徐庶思索片刻后说道:“这倒也好,可将封书交给山阳公,让其自行决定。”

刘禅吃惊道:“若是山阳公选择离开怎么办?”

“那我汉南的名号……”

徐庶沉声道:“山阳公已经将帝号交给陛下了。”

“换言之,东汉不复存在,承汉的唯一正统已经在陛下身上,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如今天下思汉之人,皆是为投奔过季汉而来,山阳公已经只是个普通人,去哪里都无关大局了。”

“晋国想让其过去,也改变不了季汉分毫,汉南也正好落得做个人情,多从晋国那边搞些军器辎重也好。”

刘禅听了,便道:“丞相言之有理,既如此,那便将封书给山阳公送去好了。”

徐庶见事情已了,起身往外走的时候,刘禅突然开口,说道:“朕觉得,丞相好像比之前自信了不少?”

徐庶转过身来,对刘禅拜道:“臣的信心,是陛下给的。”

刘禅一怔,疑惑道:“朕给的?”

“可是朕深知自己无能,不如先帝万一,连朕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

徐庶沉声道:“陛下不需要妄自菲薄,只需要谨守先帝遗志,招揽天下心怀汉室之人,堂堂整整决胜,竭尽全力,不留遗憾,至于之后的事情,便交给上天好了。”

刘禅听了,站起身来,对徐庶拱手道:“既如此,朕便将大事之决,全部托付给丞相了。”

徐庶深深躬身,“谨遵陛下诏令,庶必不辱使命。”

刘协和伏寿正在家中坐着说话,一旁曹夫人正抱着孩子写字,此时收到了刘禅那边送来的书信,刘协还以为是朝廷有诏,便即拆了开来,他略略一看,眉头便皱了起来。

他看了良久,方才把书信放在桌上,来回踱步起来。

伏寿很久没有看到刘协这么纠结了,她拿过书信一看,却发现是晋国发过来的封诏,等她看完内容,方才失声道:“怎么会这样?”

曹夫人也好奇地探过头来,看完后也是一脸震惊,轻声道:“那位晋帝,是什么意思?”

刘协停住脚步,苦笑道:“那位的想法天马行空,心思屡屡出人意表,是吧?”

伏寿摇头道:“妾在寿春的时候,见过他几次,其身上确实有帝王之气,但也有几分流氓气,倒和高祖颇为相似。”

“他这个时候发来这种东西,不是让夫君为难吗?”

“夫君如今是季汉的旗帜,怎么可能接受晋国封地。”

刘协摇头道:“我倒觉得他眼光很准。”

“而且只怕陛下已经默许了,不然他只会把这份封书直接扣下,而不是直接给我送来。”

伏寿目光一闪,“夫君是说……”

“陛下其实已经默认了?”

“为什么?”

她突然脸色微变,“这是他们认为,陛下禅让之后,便没有用了?”

刘协说道:“不用说得这么难听,不过确实我已经是前朝之人,和现在的季汉并无关系。”

“如今扶住汉室的人,来投奔的也是季汉,他们总不可能拥立我为天子,重立东汉吧?”

“相反,我的存在,可能还会让一些看不清的人有所误解,反而阻碍了季汉的行事。”

“所以这份信能送到我面前,便是陛下亦或丞相认为,我应该离开汉南了。”

伏寿也完全想明白过来,愤愤不平道:“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刘协微笑道:“当然不是,季汉有季汉的苦衷,如今的我,确实是帮不上任何忙了,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日离开,免得挡了路。”

“而且长沙潮湿,对夫人身体颇为不好,既然如此,不如去气候更加适宜豫州将养身体。”

他转向曹夫人,“汉南这边很多官员将领,都和曹氏有血仇,所以你和他们族中夫人女郎,也是不好搭上话吧?”

“豫州那边,却是曹氏祖地,你去那边,应该会更加舒服些。”

蔡夫人低声道:“妾听夫君的。”

刘协哈哈一笑,“既然如此,明日我便谒见大王,请求去山阳终老好了!”

次日刘协等上朝过后,才单独去见了刘禅,不出他所料,刘禅很痛快便答应下来。

刘协心中一轻,对刘禅拜道:“我当初在长安时候,曾用衣带诏血书传于刘皇叔,让其起兵兴复汉室。”

“刘皇叔接到诏书后,终其一生,都在实现这个承诺,这让我心中愧疚,更是无比钦佩,兴汉之责,皇叔可比我有资格多了。”

“如今陛下承接皇叔遗志,汉的将来,就交给陛下了。”

刘禅也起身还礼道:“山阳公一路顺风,不管结果如何,朕会坚持到最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9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