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四章 愿为相公效死!(3k)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苏允现在手上是有着不少的将领可以培养,但却少一个真正的将才,苏允盯上了折可适。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王舜臣等人可以做厢指挥使,可以做军指挥使,营指挥使,但少一个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人。

祁克勇还算是不错,但在苏允看来还是差了一些。

米脂之战中,祁克勇指挥得还算是可以,但在苏允看来,指挥僵化,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合格,但算不上出色,不说跟什么名将相比,可能跟稍微出色的将领相比都不如。

但折可适就不一样了,这是历史上被证明过的名将,当然啦,这个名将也是在有宋一朝之中还算可以,跟历史上的名将相比依然还是差得多。

但好处是,折可适年轻啊,现在的折可适不过三十岁左右,正是快速涨能力的时候,若是能够跟自己好好地学一段时间,自己将后世的一些作战理念传授给他,说不定可以塑造出来一个真正的名将。

未来全面收回西夏跟辽国的时候,苏允自己肯定不是跟这次一样冲锋再去前面,而是会坐镇后方指挥数十万的大军团,便需要有一些出色的将领在前方冲锋陷阵。

郭成现在不知道在哪里,但折可适便在眼前,自然要将其收入麾下。

苏允单独寻了一个时间,请折可适喝酒。

折可适有些受宠若惊,在苏允面前颇为局促。

苏允笑道:“折将军不用这般紧张,你我乃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乃是过命的交情,何故做此女儿态?”

折可适不好意思一笑,神情放松了一些,但心底下依然不敢怠慢。

毕竟这位虽然还是个年轻人,但人家距离宰执也就一步之遥,乃是高高在上的重臣,又岂是他这种中层军官敢怠慢的。

折可适赶紧道:“经略,您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末将?”

苏允点点头道:“折将军,你愿不愿意跟我?”

折可适有些不明所以,或者说是不太敢相信,试探着道:“经略,末将现在不就是您的部下么?保安军便是鄜延路治下啊。”

苏允笑道:“你曾跟着种帅出塞,当知道,种帅是因为谁而出头的。”

折可适闻言顿时满脸惊喜。

种谔之所以能够出头,自然是因为熙宁年间的宰相韩绛拔擢之故。

他听得出来苏允之意,苏允的意思是:他愿意效仿韩绛,来拔擢他这个种谔!

折可适乃是将门之子,少年习武,非常勇敢,武卫上将军郭逵看后,感叹道:“真将种也!“荐试后补殿侍。后随种谔出塞,遇敌将,独自取其首级,奔马而回,名声大振。

若是按照一般的发展,以后他会一步一步的进步,但想要有种谔那般成就,却是未必能够达到。

但若是有一个宰执在背后支撑着他,不断地拔擢他,那未必就不能成为下一个种谔,甚至比种谔还要厉害!

宋朝这个以文御武的体制之下,武将通常没有办法脱离文臣的驾驭,若是没有宰执重臣支持,他们通常很难到达一定的位置。

而宰执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力,一方面需要在地方上有支持自己的封疆大吏,一样需要在军中有支持自己的将领。

因此宰执之臣通常会重用几个武将,比如范仲淹重用的是狄青跟种世衡,韩绛重用的是种谔等等。

折可适立马起身,朝苏允躬身而拜道:“末将愿为相公效死!”

苏允闻言亦是大喜,能得折可适,胜过十万兵矣!

苏允笑道:“好好,那我以后便叫你遵正了。”

折可适喜道:“本当如此!”

苏允点头道:“米脂一战你居功甚伟,我已经给你请功,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可以升为鄜延路兵马钤辖,接下来你就不用回保安军了,你要留在延州替我练兵。”

折可适心中狂喜,果然,跟对人了就是好,一下子就将自己提拔为鄜延路兵马钤辖,这个可是跨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了!

是,这一次他的确是立下了大功,但若是主将不愿意给他请功,那也不过是一场空。

遇到个稍微公正的,他作为副手跟着苏允一起作战,最多提个一两级,哪有一步成为一路兵马钤辖的道理!

想及至此,折可适直接单腿跪下道:“折可适愿为相公效死!”

前后两句话相似,但前一句是末将,后一句是本名,其中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前一句乃是公对公,但后一句却是夹杂了私人感情了。

苏允搀扶起来折可适,笑道:“我得遵正相助,胜得十万兵矣,遵正,今日你我相知,我便与你说一说我的心愿。”

折可适专注地看着苏允,苏允道:“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收回河套、河西走廊、以及幽云十六州,我希望一直都是你替我领兵!”

折可适闻言心中大震。若是别人这般说道,他或许会嗤之以鼻,宋朝与西夏辽国相持一百二十年,谁都奈何不了谁,高喊这些口号的人是不少,但谁有真能够做到?

但这话从苏允口中说来,折可适却是信了大半。

这位不仅在朝堂上风生水起,区区十八岁,便已经要跻身宰执之列,这样的人,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关键还是什么,这位不是不知兵的文臣,他本身便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从这一次大仗来看,这位的军事才能可能是绝世名将那个级别的。

也就是说,这位不仅知军,而且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由他坐镇,那么前线将领谁敢糊弄?

所以说不定能行?

折可适心中涌出一股强烈的期待,若是到了那一天,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媲美开国名将,成为大宋中兴名将?

怪不得折可适这般想道,因为按照苏允所说,要收回河套、河西走廊以及幽云十六州,那么便意味着要灭掉西夏与辽国,若是自己能够身为主将灭两国,那自己的功勋可能要比宋初开国名将都要厉害!

说不定,自己将会成为大宋第一名将?

想及至此,折可适再次下跪,这一次他将脑袋抵在地上,大声道:“适愿为相公效死!”

……

千余骑一前一后走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中。

这是西夏与辽国的使团。

李秉临与张尔白的脸色都不太好。

他们在汴京与宋朝的谈判没有结果,然后被打发来延州与那苏允谈判,他们心情自然很是糟糕。

而让他们心情更加糟糕的是,这一路上辽国使臣耶律子明更是对他们冷嘲热讽,而他们偏偏是不敢回话。

面对宋人他们敢说硬话,是因为有辽国撑腰,但辽人要讥讽他们,他们便不敢回话了,没办法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现在西夏已经精疲力尽,面对宋朝尚且力不从心,更别说面对更加强大的辽国。

而且他们还要依仗着辽国呢。

因此两人就算是心里恼怒到了极致也只能忍着。

张尔白口中低声骂着,骂耶律子明,骂宋朝的官家,骂苏允,甚至连叶悖麻、咩讹埋都骂,骂他们不争气。

李秉临听得气闷,斥道:“你能不能闭上你的臭嘴,你再哔哔,信不信我一刀剁了你!”

张尔白顿时闭上了嘴巴,他这等二五仔的后人,别人给脸的时候,他们有几分尊严,但别人若是不给脸,他们连人都不是。

这边安静了下来,但是前方却是忽而喧闹了起来,前面有骑兵迅捷驰骋而来。

李秉临神色顿时凝重起来,喝道:“怎么回事?”

骑兵大声道:“前面有人拦截,自称是这塬上的人家,近来生意不太好做,要寻咱们借几两白银用用。”

李秉临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冷笑道:“什么塬上人家,不就是土匪么,全都杀了,然后派人上塬,将他们的族人也全都杀掉!这样不长眼的东西,那就没有必要活着!”

骑士苦笑道:“恐怕不行,人有点多。”

李秉临斜睨了骑士一眼道:“能有多少,咱们有八百铁鹞子,就算是千军万马来了,咱们难道就能怕了?”

骑士苦涩道:“您要不跟卑职去看看。”

李秉临一马鞭抽在骑士的头上,头盔发出锵然一声,随后李秉临看也不看骑士,径直驰骋往前面去了。

张尔白有些好奇,也跟在了后面驰骋而去,不一会便看到了所谓的塬上人家。

张尔白一看脸色顿时白了。

一眼看不到边的骑士身着党项甲胄,堵住了沟谷的出口,看那数量不得有数千兵马!

什么塬上人家,什么土匪,哪里的人家有数千骑兵,哪里的土匪有数千骑兵?

而这里已经是进入延州,这些人是什么人,用屁股想都能想出来。

张尔白看向李秉临,发现李秉临的脸色亦是先是涨红,随后发白,继而又再次涨红,快速切换,竟比四川的变脸还要快速,张尔白心里暗暗纳罕。

只见那所谓塬上人家有一骑士出列奔驰过来大声道:“你们这些穷鬼,我们也不为难你们,留下坐骑,滚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