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步登天!!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赵顼同意了章惇的请求,然后下令四方馆告知辽夏两国的使者,可去延州寻鄜延路经略使苏允谈判。

辽夏两国使者顿时愕然,但既然如此,也只好出发前去鄜延路。

而在辽夏两国使者出发前去鄜延路的时候,甄时选风尘仆仆归来。

因为是赵顼亲自派出去的,回来后孙思恭自然不敢怠慢,直接带着甄会选去见赵顼。

赵顼听说甄时选归来,亦是十分高兴,虽说苏允的战报他收到了,但没有人会在战报里自吹自擂,大多数的东西,可能也只会一笔带过,只阐述重要的东西,虽然也能够了解到事情的梗概,但终究是少了许多的趣味。

而甄时选可是在前线亲身经历的,由他来亲口阐述,许多关键细节便可以得知了。

不过赵顼见到甄时选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眼前的甄时选是又黑又瘦,整个人都老了十几岁,原本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内侍,这会儿却是变成了皮肤粗糙的中年汉子。

赵顼吃惊道:“时选,你受苦了!”

甄时选顿时双眼泪水簌簌而下,哽咽道:“奴才为官家效力,就算是吃一点苦也算不得什么,就怕误了官家的大事啊。”

赵顼略微感动拍了拍甄时选的肩膀,却噗噗拍下来两团灰尘,甄时选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奴才有罪,本该沐浴更衣后再来见官家的,这样子太埋汰了。”

赵顼笑道:“这又算得了什么,朕对你的辛苦都看在了眼里,你是有功的,而且你困在抚宁城里也是担惊受怕,却没有丢了朕的脸,朕很满意。”

甄时选感慨道:“奴才自诩见过大世面,但这西北一行,着实是大开眼界啊!”

赵顼顿时兴致勃勃起来,道:“快,快给朕说说。”

甄时选便娓娓道来:“奴才带着官家的任命书前去延州,除了一路上奇异景观之外,对于边军的战斗力以及纪律亦是有了不少的了解……”

甄时选脸色忽而变得忧虑起来,“……此次苏大家是打了大胜仗,甚至近乎传奇故事,八百骑踏营、奇谋破银州,妙计定夏城,奇方掀宥州,这些事情之离奇,可惜奴才不能亲眼见到,只能从八百骑口中窥探一二……”

随后甄时选便将他的调查一一道来,赵顼是听得一脸的精彩,大概脉络他自然是知道的,但却是不知道内情竟是这般精彩。

苏允的奇谋与决断竟是随手便可以拿出来,一城有一城的破法,竟是无一重复,而且效果竟是好得离奇,自己人都没有伤亡几个,便破了三城,断了西夏大军的粮道!

这种做法比之古之名将靠着军队的战斗力破敌还要令人震撼得多,因为这是纯粹智力上的胜利,完全满足了人们对一个智将的想象!

赵顼在听着甄时选的描述,他只感觉苏允就是诸葛亮本身。

他又有了一种读三国演义的感觉了。

“苏郎妙计安天下啊!”

赵顼感慨道。

甄时选亦是有同感,道:“这些当然足够令人惊叹,但为将帅者,这些不过是扰乱敌后之举,更加重要的是,苏大家的战略才是最为厉害的。”

说到这个,没有人比赵顼更懂苏允了,赵顼点头道:“居正八百骑在外破三城,断绝西夏大军的粮秣。

在内则是坚持坚壁清野,拖住西夏大军长达三个月,令其疲敝困顿到了极致。

然后集中主力吸引其做决战,亲率三千骑兵绕后攻击中军,惊跑主将叶悖麻,令得西夏大军溃败。

若只是到此为止,那只能算是一场值得称道一二的战争,但不会成为一个经典战例,接下来居正的操作,那才是真正天才的做法!

三千铁骑,利用黄土高原的复杂地理环境,将七八万败兵赶进去复杂的沟壑之中,令他们暂时难以找到出路,与大军主将失去联系。

而同时追至啰兀城下,围困啰兀城,令啰兀城上下丧失信心献城!

三千骑兵,直接将十余万的西夏骄兵悍将打得崩溃!”

赵顼满脸的震撼,道:“朕从未见过在军事上有如此天才的人物!

在此之前,朕看居正所写的三国演义,虽然觉得有兵法上的道理,但从不觉得在现实世界里能够成真。

但居正的这些战例,无不一一表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能是杜撰的,但苏允他是真的神机妙算啊!”

甄时选连连点头,但脸上的忧虑却依然没有消散,赵顼也是看出来了,便问道:“时选,你在担忧什么?”甄时选似乎是有些难以启齿,孙思恭赶紧道:“时选,在官家面前不可有其他的心思,知道什么便说什么!”

甄时选赶紧道:“并非是有什么心思,只是怕扰了官家的兴致。”

赵顼的喜色顿时收了起来,道:“说吧,朕不是只能听高兴的事情,不忍卒听的事情见得多,听得也多,从不会回避的。”

甄时选斟酌了一下道:“此次大胜,奴才觉得,有九分是苏大家的妙计,换了其他的人,一来绝无这种胆魄,二来没有这种智谋,三来么,怕是连这种心思都没有。

这是将领的问题,亦是士兵的问题,西军号称大宋精锐之中的精锐,然其训练废弛、精神涣散、毫无斗志可言!

若非苏大家用兵如神,这些烂泥都能捏出来个模样,又怎有这么一次大胜?

奴才说得有些乱了……”

赵顼忽而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苏允虽然打了大胜仗,但因为士兵实在是太差劲,因此这种胜利也只是侥幸是么?”

甄时选想了想道:“官家说的是,不过,若是苏大家来带兵作战的话,大约也还是能打赢吧,但若是有更好的士兵,奴才觉得,苏大家甚至可以灭夏!”

赵顼叹了一口气道:“大宋军将的问题朕岂能不知道,自朕登基以来,除了朝廷改革外,便是改革军队,可是百二十年来,军队早就盘根错节,又岂是朕想改就能够改的。”

甄时选振奋了一些道:“奴才之前跟官家您寄过来信件,不知道官家还记不记得,苏大家在绥德军练军之事。”

赵顼点头道:“说是练出来不错的士兵来?”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甄时选振奋道:“何止是不错,经过苏大家训练的士兵,骁勇善战不说,纪律更是严明!

苏大家带着八百骑远征西夏的时候,奴才在抚宁城被围,当时有百来齐英营老兵在城中疗伤。

西夏大军大肆攻城之际,百余老兵见形势不对后参与到守城之中,百余老兵展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实是奴才平生仅见!

他们在战斗技艺上未必就比其他士兵强多少,但其战斗意志,却是远胜其余士兵不知道多少!”

赵顼点头道:“大宋的禁军筛选严格,边军更是挑选严格,能够进入其中的,其体魄自然都是极好的,所差之处便是训练太少,战斗意志太差,将这两方面给补足,自然都是好兵!”

说完这个,赵顼若有所思,模模糊糊之中,觉得以后有了一个具体的方向了。

赵顼忽而想起西夏使节以及辽国使节的跋扈,这两国使节之所以这般跋扈,连西夏打了大败仗都敢提那么过分的条件,其原因便在于,他们知道大宋也已经是打不动了!

既然知道大宋打不动了,那他们便有要挟的底气。

说到底,还是弱啊!

赵顼忽而想清楚了许多的问题,问题想清楚了,心里便坚定了起来,有些悬而未决的事情也该有所决断了。

是的,关于苏允酬功的问题也该提上议程了。

此次大胜,原本是该马上商议封赏的问题,但君臣尽皆将注意力放在与辽夏的谈判之上,却将本来应该定下来的封赏给忽略了。

然而,是真的一下子忽略了,还是君臣都在暂时的回避问题,这谁又能够说得清楚。

但是这会儿赵顼心里却是想得明白了:英明君主应当量才而用,官场规矩就不该用在这些天才身上!

大宋多少年才出现这么一个军事上的天才,若是不能好好地用他,让他助自己成就功盖先祖的英明神武的帝皇,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一番好意?

既然如此,就该大胆的拔擢他!

于是,赵顼召集来宰执们,商议给苏允封赏的问题。

只是这一次不仅王珪张璪等人反对,连着蔡确也是不敢多话,连章惇也颇为保守,劝他对苏允的封赏需谨慎一些。

赵顼自然知道诸重臣的意思,但他依然坚持,最后几方达成了妥协,终于将对苏允的封赏给定了下来。

甄时选没得消息,带着任命书再次赶往西北。

而任命书上,苏允连升七阶,从朝散大夫升至正议大夫(从三品),并加为翰林学士,鄜延路经略使!

任命书被甄时选火速送往西北,但却在汴京城留下的震撼却是如同巨浪一般荡漾了开去,听闻者无不瞠目结舌,比听到西北大胜还要震惊得多!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8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