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六章 官家,我送您一个熙宁变法!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苏允笑了笑,道:“这些菜如何?”

甄时选急道:“自然是极品,哎呀,你别跟我说这些,大冬天的,就算比夏菜差一些,那又如何,一样是物以稀为贵,您就告诉我,您找我来,是为了哪般?”

苏允道:“之前治理惠民河的时候,我跟官家说过,蔡村之所以拼命,是因为太穷,所以要治本,必须带着他们致富,这就是我这段时间的成果,甄中贵觉得如何?”

甄时选瞪大了眼睛,道:“你就为了这个,然后搞出来这么一个金山?

一百万斤的冬菜,之前冬菜已经多少钱来的?我记得好像是两贯一斤,这一百万斤便是两百万贯!

我的老天爷!这可是泼天富贵啊!”

苏允笑道:“蔡族长,告诉甄中贵,这地洞子一个冬天可以收几茬子菜?”

蔡族长竖起三只手指,道:“各种蔬菜收成时间不等,但大多数的蔬菜,在这种湿润温暖的环境里,无须等到完全成熟便可以收割。

而且我们可以分地块收割,收一次马上补上,刚入冬是一茬,再过两月是一茬,另一茬是在初春,一共是三茬!”

甄时选顿时眼睛一缩:三茬,六百万贯!

大宋建国以来一百二十年,自今上登基变法以来,熙宁年开始至今,国朝税赋攀升至最高,然而这每年收入也才六千余万贯钱,这什么劳什子地洞子一冬竟然能够收入六百余贯!

这已经是十分之一的国朝税赋收入了!

苏允见甄时选的神色,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当然没有你想的那么恐怖,物以稀而贵,之前能出产冬菜的都是温泉水孕育出来的,数量太少,因此能够卖得上价格,但现在多了,自然价格会下跌的。”

甄时选却是摇头道:“汴京冬天多达四五个月,没有新鲜瓜果的时间甚至高达六个月,前后两个月或许有,但也是稀少。

这三百万斤听着好像很多,但摊进去每日里,也就万余斤菜,偌大的汴京城,皇亲国戚、文官武将、巨商富贾、万国使节等等,能够舍得几贯钱吃顿蔬菜的,何止数万人。

还有一些还算是殷实的人家,一个冬天下来,咬咬牙吃上几顿新鲜蔬菜瓜果的,何止数十万。

这每天万斤的蔬菜,哪里够分的,这价格想要下来,至少一天得有几十万斤蔬菜才行。

所以,这个算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苏允呵呵一笑,得,碰上明白人了。

甄中贵看着苏允,道:“苏大家这么大的事情,您寻我作甚,我可兜不住。”

苏允点点头道:“我想寻甄中贵替我想想法子,毕竟这金山银山一般的富贵,蔡氏也好,我也罢,谁也是兜不住的,我想来想去,还得寻您来帮我筹谋筹谋。”

甄时选闻言一笑,神情已经带了些感激,道:“苏大家,您就是想送我一场大功吧,其实您完全可以直接献给官家的。”

苏允一笑,道:“不过一些腌臜物,直接献给官家,怕官家嫌弃。”

甄时选哈的一笑道:“官家可不会嫌弃这种腌臜物,不然官家为何要变法……嗯,苏大家既然这般想着我,我也不能让您失望……”

说到这里,他看向已经听呆了的蔡族长,蔡族长立马道:“你们聊你们聊,小人外面还有事情,就不奉陪了。”

甄时选道:“等等。”

蔡族长顿时僵在了原地。

甄时选看向苏允,道:“苏大家,蔡氏在这里面……”

苏允道:“我给了一成股份。”

甄时选闻言顿时摇头道:“给多了,苏大家,现在这一成已经是六十万贯,以后扩大了,可能便是几百万贯,小小蔡氏,怎么承受得起。

蔡族长,苏大家对你们蔡氏好,但你们蔡氏接不住的,几百万贯的大富贵,你能想到到时候有多少权贵会过来争抢么,搞不好,你们蔡氏都得身死族灭!”

蔡族长顿时浑身汗如浆出。

蔡族长赶紧道:“贵人说的是,那我们蔡氏……”

“等等。”苏允止住了蔡族长,随后与甄时选道:“蔡氏乃是我选中来种菜的人选,他们合族颇为团结,正好可以保住这份基业。

何况大头还是要献给官家的,有官家保着,总不至于还有人敢来争夺吧?”

甄时选与蔡族长摆摆手,蔡族长赶紧退出地洞子。

甄时选看着蔡族长退出地洞子,这才低声道:“您这安排倒是可以,蔡氏敢纠结一族青壮对抗朝廷,的确是守护这基业的好人选,不过,给一成股份还是多了。”

苏允笑道:“有恒产者才有恒心,这菜洞子都是蔡氏族人建设起来的,若是他们分不到足够的利益,那他们怎么有心思好好地来守护它呢。”

甄中贵点点头,思索了一会道:“分给了蔡氏一成,剩余九成股份,苏大家打算怎么安排的?”

苏允笑道:“我一分不要,全都献给官家。”

甄时选闻言吃惊道:“一分不要?这可是数百万贯的破天财富,您全都送给官家?”

苏允点点头笑道:“没错,官家对我如何,甄中贵最是知道的,说句恩重如山也不为过,这点东西算不得什么的。”

甄时选又是震惊,又是钦佩道:“苏大家不愧是苏大家,仁孝无双江右苏郎,果然名不虚传,咱在宫中宫外行走这么多年,还真是第一次见着您这样子的,当真是,了不起啊!”

苏允笑着摇了摇头道:“官家恩情太重,这辈子恐怕是还不完的,只能还一点是一点了。”

……

崇政殿。

赵顼放下一本奏折,脸色很是难看,奏折是一个地方官员递上来的,也是来议论徐禧主持永乐城之事,骂得颇为难听。

赵顼大怒,但也只是怒了一下,他虽然在大宋朝的皇帝中算是比较专制的,但言路不可堵塞,这是大宋朝皇帝的共识。

所以这官员骂得难听,他也只能听着。

不过被人指着鼻子骂,终究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

外面脚步声响,一听便是孙思恭,不过令他有些惊讶的是,孙思恭的脚步有些紊乱,似乎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赵顼心下顿时揪了起来:不会是永乐城真出了什么问题吧?

算算时日,西夏那边应该也在近日有所反应了。

赵顼抬起头看向殿门口,只见孙思恭面有喜色,赵顼心下安了一下,就算是永乐城有消息,那也是好消息!

孙思恭趋步上前,离着好几步,便说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有大喜!”

赵顼笑道:“你这老奴才,卖什么关子。”

孙思恭凑近了低声道:“官家,苏大家最近可是搞了个大买卖,您还记得蔡村的蔡氏么?”

赵顼点点头道:“怎么,那蔡氏又想做什么?”

孙思恭道:“之前苏大家不是给官家您上书,说蔡村堵塞运河,根源在于蔡村穷困。

这一次惠民河治理完后,苏大家便在下想办法去考察蔡村,准备了几个月,然后搞出来一个地洞子。”

赵顼一愣道:“地洞子?做什么的?”

孙思恭笑道:“地洞子乃是用来种菜的,咱们北方冬天寒冷,万物不长,唯有皇家用温泉水可以浇灌一些蔬菜瓜果出来。

但数量太少,连宫内都不敢放开吃。”

赵顼摇摇头道:“蔡村有温泉么?”

孙思恭摇摇头道:“蔡村没有温泉,这地洞子却是苏大家独创,可以不用温泉就可以种出来蔬菜。

苏大家这地洞子,乃是借用地层保温,用向阳设计,另外加上极寒时候用煤炭供热,便可以在极寒的冬天种出菜来。”

赵顼闻言倒是有些兴趣,道:“那倒是好事情,若真是种出来,百姓倒是有口福了。”

孙思恭嘿嘿一笑道:“百姓怕是没有这个口福,官家知道这冬天的蔬菜一斤卖多少钱么?”

赵顼笑道:“想来是极贵的吧,怕不得跟肉一般价格?”孙思恭嘿嘿一笑道:“现在市面上主要卖的有羊肉猪肉鸡鸭肉,羊肉最贵,一斤九百钱左右,猪肉便宜多了,也就一百二十钱左右,至于鸡鸭肉大约是七八十钱。

但冬天的蔬菜,官家您猜一猜,市面上一斤蔬菜瓜果能卖出什么价格?”

赵顼对这个还是颇感兴趣的,毕竟这涉及民生问题,他赶紧道:“总不能比肉还贵吧?”

孙思恭感慨道:“官家您猜对了,汴京冬天的蔬菜一斤至少两贯钱,拇指大小的黄瓜,一根要卖上一千文!”

赵顼闻言也是吃了一惊,但随即点头道:“想来也是,连着吃很长时间的腌菜,若是有几根新鲜蔬菜吃,个几贯钱朕也是愿意的。”

孙思恭嘿嘿一笑道:“那官家知道蔡村今年冬天能种出来多少蔬菜么?”

赵顼心中一动,道:“莫非不少?”

孙思恭激动道:“苏大家搞出来的地洞子,每一个地洞子每次可收二百斤蔬菜,每个冬天可以收六百斤。

而蔡村现在有一千亩用来种菜,足足五千个地洞子,也就是说,一个冬天便可以出产三百万斤的蔬菜瓜果。”

听到这个数字,赵顼稍微算了一下,顿时有些骇然,道:“那岂不是这蔡村一个冬天可以赚到六百万贯?”

孙思恭激动道:“蔡村只占了一成的股份,剩下的九成,苏大家托奴才进献给官家您!

正是因为如此,奴才才说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啊!”

赵顼又吃了一惊,道:“这么大的一个产业,居正愿意给朕?”

孙思恭赶紧道:“千真万确,官家,这是苏允专门托奴才跟您说的。”

从孙思恭口中得到准言,赵顼忍不住起身,来回的走了起来,心中盘算着这五百多万贯可以用来做些什么事情。

但随即赵顼站定,看向孙思恭道:“居正可有所求?”

孙思恭笑道:“苏大家说官家对他恩重如山,将这个献给您,不过只算是宝的万分之一恩情,怎么敢有所求。”

赵顼眼睛之中带着异彩,道:“他真是这么说?”

孙思恭感激道:“千真万确,官家若是不信,可以当面问他。”

赵顼点头笑道:“是该见上一见。”

第二日。

赵顼上完早朝,便在崇政殿接见了苏允。

一番寒暄之后,赵顼道:“苏卿,上次你说的,要帮蔡村摆脱贫困之事,还真让你干成了?”

苏允笑道:“也还不算,毕竟这第一批菜还没有收成呢,不过也快了,再过些时日,菜一上市,也算是臣完成之前的诺言了。”

赵顼忍不住道:“真能产出三百万斤的蔬菜?”

苏允点点头道:“就目前的估计,应该是可以的,而且目前仅仅是一千亩而已,这算是第一年的试验,明年可以还种上更多。”

赵顼顿时感觉一股巨大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他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搞了个变法,行诸多收刮之事,也不过是让朝廷每年多了一千余万贯的收入。

而苏允搞了一个地洞子,首年便有将近六百万贯的收入,而且还仅仅是个开始,明年若是继续扩大,岂不是能够顶得上一个变法?

赵顼定了定心神,道:“听孙大伴说,你愿意将这菜洞子给……朕?”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此事本来便是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根源,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蔡村有个一成的股份,足够蔡村摆脱贫困了,过上极为富裕的生活了,再多可能就不合适了。”

赵顼道:“那苏卿没有想过自己留着么,毕竟这可是你一手做出来的产业。”

苏允摇摇头道:“官家对微臣之恩德,又岂是这些腌臜物可以相报的。”

赵顼想起自己对苏允的提拔跟重视,顿时觉得自己值得了,对苏允也是愈加满意起来,想起来苏允对苏轼兄弟两个的厚待,也是觉得苏允果然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人。

“好好,苏卿,你很好,这份产业朕也不好全部收下,给你三……嗯,两成。

其余七成纳入内藏库,这两成朕保证没有谁敢动你的,是可以留给你子子孙孙的。”

赵顼心里忽而有些心疼,两成啊,那可是每年至少一百二十万贯啊!

却听得苏允笑道:“官家,微臣是真心诚意想要献给您的,微臣真不缺钱。

臣在黄州有个小酒楼,而且在京城也有一份收入不少的产业,加起来每年也有几十万贯的收入。

别说微臣现在只有自己跟妻子二人,就算是生十几个孩子,也是不完的。

但是官家您可就不同了,您这钱拿着也是拿来在公事上,再多都不嫌多,您就收下吧。”

赵顼闻言眉眼舒展,舒畅笑了起来,道:“好好,苏卿,朕没有看错人,好好!”

苏允见赵顼眉开眼笑,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份产业交给赵顼,苏允是一点不觉得可惜。

赵顼的时间不多了,等到赵顼驾崩,那高太后执政后,局面是好还是坏,苏允自己也不敢肯定。

这份产业太大,觊觎的人太多,强行留在手上,到时候反而容易是祸害,还不如送给赵顼,做个人情。

以赵顼的心性,他必然不会亏待自己,这几年能升多高就升多高,到时候去地方上,也不用过得太憋屈。

毕竟去地方上当知州,跟去当个小知县,那待遇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苏允回去寻蔡族长说了此事,蔡族长很是担忧,

苏允温言劝慰道:“官家还要靠你们蔡氏经营这地洞子呢,肯定不会亏待你们。

不过你须得管束好蔡氏族人,守好这份产业,也要注意子弟的管教,别让人利用了不肖子弟夺了这份产业。”

蔡族长叹息了一声,道:“这份产业明明是您一手置办出来的,您却一点也没有落着好处……”

苏允摆摆手笑道:“我的好处在他处,不在钱上。”

苏允离开崇政殿之后,赵顼乐得在殿中来回踱步,好一会之后,忽而对孙思恭道:“孙大伴,你说朕要怎么奖赏苏卿?”

这话问得连孙思恭也有些茫然,想了一会才道:“要不,给他叔父苏辙升升官?”

赵顼顿时有些不满,道:“上次苏卿写书的功劳,我已经给了苏子由了,这次不能再给他了。”

孙思恭苦笑道:“那总不能给章子厚以及苏子瞻吧?”

赵顼气道:“怎么就不能给居正了?”

孙思恭苦笑道:“苏大家入仕才几个月,已经从宣义郎升为宣德郎,而且还是南衙二号人物,再升的话,恐怕会有非议。”

赵顼呵呵一笑道:“若是无功也就罢了,居正这等功劳,朕给他升个官都还有人来多嘴,那朕倒是要问问他,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才有现在的官职!”

孙思恭顿时不敢说话了,今上登基以来,破格提拔的人不少,像苏允这样的有大功劳的人,若是都不提,那才是奇了怪了。

只听赵顼道:“孙大伴你说,朕让居正当个承议郎,你看如何?”

孙思恭顿时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5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