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九章 也不过是个苏子瞻罢了!(来了,日万完成!)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晚上回了章府。

章惇照例找苏允讲一些官场的惯例,讲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便止住了,随后神色有些怪异道:“你的三国演义写到第几回了?”

苏允笑道:“第一百回了,叔父您想看啊?”

章惇点头道:“对对,是我想看,你……有没有多一份稿子,我要先拿走。”

苏允闻言笑道:“阿援他们或许有吧,他们每次都会抄的。”

章惇点头道:“行,你的自己留着吧。”

苏允赶紧道:“叔父,我找的房子就在法云寺旁边,我打算明日搬过去。”

章惇闻言点头道:“明日叫管家跟你一起去,认个门。”

苏允赶紧点头应是。

吃了饭,章惇叫了章援过去,道:“你抄写的三国演义给我。”

章援诧异道:“阿爹你要看么?”

章惇斥道:“你问那么多作甚,赶紧拿来。”

章援不敢多说话,赶紧去拿了来,厚厚的一本,看得出来章援十分爱惜这本手抄稿,甚至还给做了个精美的封面,上面画了个关二爷。

章惇翻了翻,哼了一声道:“写得还算是工整,就是匠气太重,你每日不思学习,就知道看话本,这本书我没收了。”

章援登时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哭得极为委屈。

要知道,这本三国演义,足足一百回,他是多少个日夜,用多少学习外的时间抄写得来的啊!

每次苏允写完一回,他就负责抄写一回,抄写的这一回还不是他自己的,还得贡献给大姐看。

然后自己再汇总抄写一稿,也就是这汇集起来的厚厚一本,他是要打算反反复复观看的,以后闲暇的日子,可都是要靠这本书过日子的啊!

甚至他来了汴京,都舍不得出去玩,将剩下的稿子给抄下来,最后的几页,墨迹也才刚刚干透呢!

现在章惇竟是一张口就没收了他的稿子!

章援的感觉天已经塌了,世间已经没有公道可言,一时间觉得生无可恋。

章援的哭天喊地引来了老母亲,张氏一般不管章惇教育孩子,但问清楚事情经过之后,张氏顿时气势汹汹起来,道:“你要看便看,干嘛要没收阿援的书?

你不知道他抄写得有多辛苦,有多稀罕这本书?

若是别的话本也就罢了,这三国演义看了可懂一些历史,里面的智谋大局你也是说好的,干嘛要收掉呢!”

章惇看向章援道:“等以后全集出来了,我送你一套。”

章援跺脚哭道:“我不要,那些有什么稀罕的,我自己可以买,这本是我自己抄的,我就要我这一本!”

章惇神色有些尴尬,低声与张氏道:“官家也在看三国,问我有没有最新的章回,阿回那边的手稿要寄出去的,现在只有阿援这里有……”

张氏惊讶道:“官家也看三国?”

章惇点点头,朝章援那边努努嘴,道:“你哄哄阿援。”

张氏白了章惇一眼,随后拉着章援出去了。

章惇松了一口气,心里觉得有些愧疚。

第二日,章惇揣着厚厚的三国演义去上朝,散朝之后回了审官院,正翻阅官员资料的时候,一个小黄门鬼鬼祟祟而来。

章惇呵斥道:“你这是做什么!”

小黄门被吓了一跳,赶紧行礼道:“大学士,官家让奴婢前来拿一样东西,说大学士您知道是何物的。”

章惇哼了一声,指了指桌子上的三国演义,道:“拿去吧。”

小黄门赶紧上前,将书抱在怀里,然后跟章惇道:“大学士,那奴婢走了?”

章惇摆摆手,小黄门如蒙大赦一般一溜烟就跑了。

宫里小黄门都害怕这个冷脸的章大学士,以前去翰林院交接资料的时候,也常有小黄门被呵斥,甚至被骂哭的。

章惇看着小黄门出去,无奈摇了摇头。

他希望苏允受到官家的赏识是因为治国理政上的才华,而不是靠的这些话本诗词,哼,话本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家,诗词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哼,不过是个苏子瞻罢了。

可官家说起苏允的时候,先问起的却是他的三国演义,这可就令他有些失望了,再不济,你问一下诗词也好啊。

唉,若是被冠上幸臣二字,以后如何能够担得起变法的重担!

便在此时,小黄门躲过诸多人,来到了崇政殿。

赵顼刚刚见过一个回来述职的知州,从散朝后到现在,已经是接见了四五人了,这会儿他亦是觉得十分疲倦了,吃了碗银耳羹,正待闭目歇息一下,便看见偷偷摸摸进来的小黄门。

小黄门悄悄抵近,然后背着起居注将册子递过来,赵顼接过一看,顿时面露喜色,欣慰的拍了拍小黄门的肩膀,小黄门大喜。

赵顼将册子放在了奏章下面,然后问宦官道:“后面还有几人,有没有重要的事情?”

宦官道:“后面还有四人,都是从州里回来述职的知州,官家可是累了,若是累了,老奴让他们明日再来?”

赵顼有些意动,但随即道:“算了,还是继续吧。”

不过之后的会面明显简略多了,赶在了日落之前总算是将人见完了。

赵顼目送州官出去,随后立即起身,大声道:“回寝宫!”

随即拿起那本章援抄写的三国演义,都不乘座辇,大步走在了前面,宦官护卫们赶紧跟在身后。

到了寝宫,赵顼甚至都没有脱下衣服,赶紧凑在灯下看起了书,大伴过来催吃饭,赵顼连头都没有抬,只是道:“端几个过来,朕要边看边吃。”

大伴知道赵顼的习惯,赶紧使人选了几个赵顼爱吃的饭菜端了过来,果然赵顼边看边吃,比平时都吃得多。

大伴孙敬恩悄悄看了一下赵顼手中的书,果然上面写着三国演义四字。

吃完饭,赵顼又看了一个多时辰,时辰已晚,大伴孙敬恩提醒道:“官家,今晚……”

赵顼摆手道:“派人去说一下,朕今晚倦了,就不去了。”

孙敬恩迟疑道:“官家,这不符合规矩……”

赵顼皱了一下眉,道:“给送个玉佩吧。”

孙敬恩赶紧点头,随即安排去了。

赵顼又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看到高兴处,竟是眉飞色舞起来。

……

苏允不知道因为他的一本书,有的人痛不欲生,有的人可能平步青云,有的人失去了一夜欢愉,有的人又有所启示。

他只是如同往常一般起床,不过今日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便是搬家。

苏允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好搬的,衣服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件,家具几乎没有,比较重的是他随身带着的写三国演义的资料,以及用惯了的那套笔以及砚台什么的,只需一个箱子足够。

跟管家说了一声,管家赶紧安排了一架马车,搬上了马车来到了法云寺旁边。

院子外,阿虎几人已经在等着了。

管家看到阿虎几个站在院子前面,顿时脸色一沉,便要喝问,阿虎已经跑过来,道:“公子,我们过来帮忙搬家的,我们不知道您住在哪里,只能到这边来等您了。”管家看向下车的苏允道:“您认识他们?”

苏允笑道:“对。”

苏允并没有解释。

管家又看了一眼阿虎几个,点点头道:“公子,这些人最好还是少接触为妙。”

苏允点头道:“我知道的。”

管家点点头道:“苏公子是个明白人,老奴就不多说了,那我先回了。”

阿虎几人快手快脚将箱子搬了下来,管家跟着马车离去。

阿虎几人赶紧将东西搬进去院子安置明白,出来在院子里候着,苏允在书房里面安置东西,阿回亦是在院子里,阿虎低声道:“阿回哥,刚刚这老人家看着气势颇足,是出身官家的吧?”

阿回点点头道:“公子刚来汴京,住在苏老爷的朋友家里,这老人家便是苏老爷朋友的管家。”

阿虎吁了一口气,道:“果然如此。”

苏允整理完书房的东西,亦是出来院子里,阿回赶紧去搬了张躺椅出来放在院子里的树下,苏允舒坦躺下,随后与阿回道:“阿回,旁边的酒楼要一桌饭菜,中午我请阿虎兄弟几个吃顿好的。”

阿回有些迟疑道:“这旁边我不太熟,可能得去会仙楼那边才行。”

阿虎赶紧道:“我熟我熟,我去吧。”

苏允笑道:“也行,阿回,给阿虎兄弟拿十两银子。”

阿回进去里面拿了一大锭的银元宝递给了阿虎,阿虎接在手上,感受着沉甸甸的银元宝,有些不可置信道:“这么多的钱,就这么交给我?”

苏允笑道:“怎么,才二十贯,就能让你跑路?”

阿虎不好意思道:“我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过,以前别人让我办事,最多也就是几两银子,从来没有人能一下子将这么多钱给到我手上。”

苏允点头道:“别人怎么看你们,是别人的事情,我不会像别人一样的眼光来看你们,你们都是钦佩关二爷的人,必定是义薄云天之辈,区区十两白银,又算得了什么。”

此话一出,阿虎几人顿时动容。

阿虎激动道:“公子,我没有什么文化,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您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也必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以后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鞍前马后,亦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您就看着吧!”

阿回撇嘴:还不会说漂亮话呢,这话若是还不漂亮,你是想考太学啊!

阿虎兴冲冲带着几个兄弟而去,到得中午时候,一人带着一个大食盒回来,阿虎还当场报账,道:“公子,我们点了八个菜,一共了十五贯二百钱,这是找回来的四贯五百七十钱。”

苏允点头,示意阿回收下,笑道:“这次请你们吃饭,你们出一份力也是应该,就不将零钱给你们了,若是给你们,那就是侮辱你们了。

等到我们走正式做事,会给你们每月开薪资,只要业绩好,季度年度都会有奖励。

好了,现在不说太多,边吃边聊吧,买酒了没有?”

阿虎赶紧道:“买了买了,都算在饭菜里面呢。”

苏允笑着点头,让他们去把里面的大桌搬出来,便在树下一起吃喝。

食盒打开,饭菜都一一放在桌上,不愧是酒楼的吃食,香味扑鼻,几个泼皮无赖何曾吃过这么好的东西,一个个兴奋得不行。

众人坐定,倒上了酒,苏允先提了一杯,笑道:“今日算是咱们兄弟几个第一次吃饭,虽然不是结义,但也是相识了,以后我就要多多仰仗大家了。”

阿虎等人手忙脚乱,赶紧都站起来端起杯子,其余几人不太会说话,还是阿虎说道:“公子,这杯酒喝下,我们就是您的人了太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但您以后尽管吩咐,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好,我们都会不打折扣的完成!”

苏允笑道:“好,我苏允也定不会辜负各位兄弟,来,干了!”

“好,干了!”“干了!”

几个泼皮无赖激动着纷纷干掉了杯中酒,激动得脸色潮红,酒不醉人人自醉。

“来来,起筷吧。”

苏允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动筷,一顿大快朵颐后,吃了个七八成饱,众人的动作才慢了下来。

苏允放下筷子,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笑道:“这几日我看了一下市场,汴京之繁华实在令人吃惊,各种生意也是应有尽有,想要找点好做的生意,基本上都有竞争对手,想要在这里立足可能还真是不容易呢。”

苏允这么一说,阿虎等人面面相觑,露出担忧之色。

苏允笑道:“不用担心,我说这个是想要说,汴京极为繁华,竞争虽然很大,但只要咱们做的东西有特色,便一定会有人来买。

我倒是有一门小生意,可能挣不了太大的钱,但挣点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阿虎赶紧道:“公子,您吩咐便是,事情我们来做。”

苏允点头道:“你们谁会木工?”

阿虎几人相视一眼,俱都摇头。

瘌痢头道:“我叔叔是做木工的,公子需要做什么,我去我叔叔那里求一个便是。”

所谓求一个,大约便是偷一个的意思。

苏允失笑道:“以后别干这种事了,咱们要做生意,一切都要合法合规,以诚为本,不要再以街头的那些习气带来。”

阿虎赶紧道:“就是,阿力,赶紧跟公子保证以后不要这样子。”

苏允摆摆手道:“不用这般,知道了就好,这东西稍微有些复杂,我需要做一辆类似车子的东西,上面可以放置铁锅以及各式调料碗,里面则是要放一个炭炉,可以推着走,也就是一个移动的摊子,非常的方便。”

阿虎愣了愣道:“咱们要做的生意是摆摊么?”

苏允点头道:“是摆摊,我要做一种叫鸡蛋灌饼的东西,外面是面皮,里面灌上鸡蛋液,用平底锅将面皮煎的发脆,里面的鸡蛋液亦是熟了,吃起来十分香脆,里面的鸡蛋却是极嫩。”

阿虎道:“这东西汴京却是没有,听着吃起来应该很好吃,这生意能做!”

阿回却是有些疑惑,道:“公子,这摆摊应该挣不了几个钱吧?”

苏允笑道:“小小生意可发家,我听说古时候有个叫章衡的,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来了京城便是做了这鸡蛋灌饼的生意,可是发了家,后来还中了状元,当了宰相呢。”

阿虎面面相觑道:“叫章衡的状元郎,咱们大宋也有一个,是哪一个吗?”

苏允摇头道:“应该不是本朝的,不过不重要,东西肯定是好吃的,生意肯定也是不错的。”

自然不是本朝的,因为那是一本叫《相公,陛下又请辞了》的网络,不过这些就不足为阿虎他们说了。

在那本中,主角章衡做鸡蛋灌饼的生意,挣了第一桶金,因此而发家。

苏允倒是没有指望靠着鸡蛋灌饼挣多少钱,而是想要通过这个小生意,考察一下阿虎几人,然后用鸡蛋灌饼的生意,聚集起来一批可用之人,之后再谋求干别的生意。

阿虎点头道:“公子说可以,那就一定可以,公子,我跟阿力直接去请他叔叔过来吧,您指点着他来做。

另外,肯定得需要炭炉、铁锅、鸡蛋、面粉之类的吧,我一并去买回来。”

苏允满意点头,这个阿虎怪不得能做几个人的头头,这头脑的确是好用一些。

苏允点头道:“分头行事吧,阿力去请你叔叔过来,我跟他说怎么做。

阿虎去买炭炉铁锅之类,我给你列个清单,你照着买就是了……”

苏允将事情一一安排下去,每个人都领了自己的差事。

吃完了饭,阿虎他们赶紧收拾残局,将残渣收拾好,将碗筷洗好放进食盒,提着去还给酒楼,然后便带着阿回给提前支的钱去做事了。

阿回看着阿虎他们离去,问道:“公子,真做这鸡蛋灌饼啊,我觉得可能挣一个月,都不如你上酒楼写首词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1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