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四章踌躇满志的官家!(VIP字数满20W,精品徽章,到手!)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青年叹了一口气道:“我请了好几拨的人,让他们去请这苏允出来。

他虽然态度很好,能给解释很多话,但最终的意思都是——实在是太忙,没有办法出来。

我总不能硬绑着他出来吧?”

柳香兰闻言幸灾乐祸道:“你这做什么事情都手到擒来,这会儿总算是遇到对手了。”

青年脸色阴晴不定,道:“没事,总有办法的,我就不信拿不下一个小年轻!”

柳香兰好奇道:“看样子,你是有想法了?”

青年点头道:“没错,他自己不出来,但若是苏辙让他出来呢?”

柳香兰笑道:“这难度可比约一个年轻人出来要高多了。”

青年点头道:“总有办法的。”

青年大踏步离去,一会之后,竟是又回来了,笑道:“你看,这不是成了么?”

柳香兰诧异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青年呵呵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计,你只管好好准备便是。”

……

苏府。

苏辙收到了开封知府胡宗俞的请柬,邀他去樊楼饮酒。

说是他的生辰,所以邀请几位老友聚一聚。

请柬上还特意提了一句:若是苏大家能够到场是最好不过,某有经义之祸想请教。

苏辙将请柬给了苏允看,苏允看了一下,道:“能不去么?”

他的确是不想去。

今日他定下来要将《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中庸》《大学》以及《论语》三书的集注给写出来的决心。

已经从章惇、苏辙处收刮了不少的资料,准备这段时间好好赶赶工,先把基础给学扎实了,怎么愿意将时间在这些迎来送往之上。

苏辙摇摇头道:“胡学士乃是此次开封府试的主考官,你高中解元公,最后必是他所点,也就是说,他便是你的座师。

按理来说,该你来操办这个谢师宴,而非他来邀请你。

现在他折节下交,不惜以办生辰的名义来邀请你去参加,便是想要跟你落实这个座师学生之名义。

你若是不去,于情于理都不合,若是传了出去,嘿嘿,你苏允的名声又要臭上几分啦。”

苏允一囧。

好吧,那就是没有拒绝的余地了,那就去呗。

时间定在明日晚上,苏允回了法云寺的小院里,写了张条子,递给阿回道:“送去李家香铺,交给掌柜。”

第二日大早,小院迎来了甄时选。

甄时选一见面就拱手祝贺道:“解元公,恭喜恭喜。”

苏允笑着摇摇头,道:“你也别寒碜我,这解元公是怎么来的,你也是清楚的,着实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甄时选正色道:“这是您该得的荣耀,您以后千万别再说这个了。”

苏允笑着点点头:“好好好。”

甄时选亦是笑了起来,道:“此次寻我,是有什么要事么?”

苏允将说书先生的事情给说了说,甄时选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呵呵冷笑道:“不顾大局!将孟圣人抬进文庙,是你的功劳,亦是官家的文治,他们这是要作甚!”

说着与苏允道:“此事你别管了,这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此事得谢谢你告知,若从别的渠道传进宫中,那我就要吃挂落了,我欠你一个人情。”

苏允摇头道:“这也是我的事情嘛,你能帮忙,是我欠你人情才是。”

甄时选点头道:“这个日后再论,你还有事情没有,没有的话我得立即回宫!”

苏允见甄时选甚急,想了一下,快速抄起笔写了一行字,递给了甄时选,道:“这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若是对你的事情有帮助,你可以考虑进去。”

甄时选是当真着急,接过苏允的纸条便走。

苏允吁了一口气,呵呵笑了一声,这会儿有人要倒霉了。

……

崇政殿。

赵顼已经是见完好些个大臣,已经是有些疲倦,正待歇歇,却见孙思恭匆匆而来。

赵顼眉头一挑,道:“什么事?”

孙思恭低声道:“孩儿们传来消息,外面有人在刻意散播谣言,说苏允的《孟子集注》乃是苏辙代笔。

说苏允年纪太小,怎么可能写出这种瑰宝级别的注疏,必然是苏辙所写,而且他们亦有论据,说苏辙的本经便是孟子。”赵顼闻言脸色一沉,道:“是谁传的谣言,查出来没有?”

孙思恭道:“昨日才传的谣言,孩儿们已经开始在抓捕相关人员了,已经连夜在审!”

赵顼哼了一声道:“《孟子集注》就是苏允所写,这点是没有疑问的吧?”

孙思恭立即道:“就是苏大家所写,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赵顼点点头道:“这一点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

孙思恭立即道:“官家,这是孩儿们寻了苏允咨询情况后,苏允很是气愤,写了这个字条,说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赵顼拿过孙思恭递过来的纸条,扫了一眼,立即坐正了身体,顿时神采奕奕起来,道:“将礼记寻来。”

纸条上赫然写着:【五经风骚已千年,四书当为此时兴。

《孟子》《论语》《中庸》《大学》可为四书!

吾欲著一书,名《四书章句集注》。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

次读《孟子》,观其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

孙思恭赶紧翻找书柜,捧来一本《礼记》。

赵顼翻到大学一篇,翻阅了一下,又翻到中庸篇,随后闭上眼睛。

孙思恭在旁边大气不敢出。

一会之后,赵顼忽而睁开了眼睛,眼神之中烨烨生光,道:“先读《大学》,立其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

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

如此安排,着实是别出心裁,若真如他所说能够将其注疏出来,必将使圣经贤传之旨,灿然复明于世!”

孙思恭小心翼翼道:“官家,这所谓四书之说,很厉害?”

赵顼皱起了眉头,道:“此事,很难啊!”

孙思恭赶紧道:“苏大家能够写出孟子集注,再写个论语集注、大学集注、中庸集注,应该不难吧?”

赵顼摇摇头道:“没有那么简单,这书叫《四书章句集注》,那就是说,这四本注疏便要四书共讲一个道理,四书各有阐述,各有各的道理,如何能够将其统合为一个道理?

这四书的道理包罗万象,怎么可能统合成为一个道理?

孙思恭,你说说,这有可能吗?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算是孔孟重生,恐怕也做不到吧?”

孙思恭听了赵顼所说,大约是明白了其中的困难之处,顿时有些咋舌道:“听起来的确是极难极难,这年轻人怎么可以这么乱说话,老奴让孩儿们呵斥一下他,让他好好准备春闱为要。”

赵顼闻言摆手道:“不,让他写。”

孙思恭有些疑惑看着赵顼。

赵顼眯着眼睛,道:“大伴,若真如苏允所说,这《四书章句集注》能够出世的话,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孙思恭不好意思道:“官家您可是为难老奴了,老奴懂什么经义。”

赵顼大声道:“意味着,四书将获得与五经一样的地位,以后读书人说起,便是四书五经,而这四书成书于朕所治之世,那么,这就是国朝最为鼎盛的文治盛世!”

孙思恭看到赵顼的眼睛在发光,脸上也在发光。

文治武功,但凡是有抱负的帝皇,都会极为重视,一般的帝皇要么修史书,要么修百科全书,要么修各种医书,也有修法律条文的。

但是如同经义这种书是要看机遇的,要么你离经书的朝代近,没有人注疏过,要么你有出色的经义人才,但这当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大部分帝皇为了文治,只能东凑西凑的搞其他的,不过凑数的就是凑数的,史书上最多也就写个几个字而已。

十分寒酸。

但若是在位的时候,有《四书章句集注》这等鸿篇巨著出现,那可是能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官家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皇,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果然,赵顼道:“你马上让人去问一下苏允,说朕问他,这四书章句集注,能不能成?”

孙思恭立马道:“是,老奴立马去安排!”

“等等!”赵顼喝道,咬牙切齿道,“若是他答曰可,立即、马上让他收拾收拾,带他去崇文院!

那里的藏书任由他查阅,单独给他一个院子,令崇文院的人守着,谁进出都要搜身且记录下来,另外,不许有人在那里停留!

苏允一日不将四书章句集注写完,一日不允许他出来!”

崇文院是专门收藏仁宗时的书籍,据修成的《崇文总目》记载,就有书籍30669卷。

孙思恭闻言惊道:“那要是到了春闱还没有写好呢?”

赵顼哼了一声道:“那就准备下一科吧,他若是修成这本书,他就算是走荫官途径,也不怕有人鄙夷,快去吧!”

孙思恭连滚带爬而去。

赵顼踌躇满志,低声道:“朕在位时间,有司马先生的资治通鉴与苏允的《四书章句集注》这两本鸿篇巨著,朕之文治,功盖先祖矣!”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7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