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一章朕很喜欢孟子集注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各地举子进京后,与汴京学子交流过程之中,发现人人谈孟子,《孟子集注》也纷纷进入他们的视野之中。

按理来说,孟子在科举之中只是作为兼经,本不应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但这经过章惇、苏辙磨砺,苏允发狠苦心修改的孟子集注,实在是太精彩了!

对于有着经义基础的学子们来说,就像是琼浆玉液一般吸引人。

虽然说兼经的分数比值并不高,但奈何过于精彩,读起来口舌生津,令人回味无穷,竟是令得进京的举子如痴如醉。

但赞誉有多高,随之而来的批评便有多大。

有人评价《孟子集注》乃是春秋以来注解孟子最为精彩的注疏,但也有人批评孟子集注乃是‘哗众取宠’‘一家之言’‘离经叛道’,更是将苏允个人批评为‘狷介猖狂’‘曲解圣人言论’‘一介学贼’云云,批评可谓是十分尖锐狠辣。

一时间赞誉与批评都极为激烈,双方吵闹了起来,甚至在太学内部发生了大规模的斗殴事件。

文煌华杨柄等人自然是主角了。

他们已经是苏允最忠实的门下走狗,自然不允许有人批评《孟子集注》以及苏允,而众所周知,太学里面派系林立,有些派系就算是私下里偷偷看《孟子集注》,但面子上却是绝对不可以赞许的,还要在外面不断的贬谪,甚至攻击苏允。

文煌华等人怎么允许,于是大规模斗殴的事情自然是不可以避免了。

崇政殿。

赵顼脸色有些惨白,整个人看着很是不好,最近些时间,他的身体出现了些问题,卧床了段时间,这几天才算是好了起来,可以接见一些朝臣。

今日早朝之后,来崇政殿这边接见了几位朝臣,他便感觉体力有些不支了。

他的神色看起来有些忧虑。

孙思恭走了进来,端了一碗莲子木耳汤,赵顼吃了几口,便觉得反胃,随手放在了桌子上。

孙思恭看着有些忧心,官家身体历来不是很好,而近些年更是因为皇子屡屡夭折,让这位年轻的官家的身体与精神都受到了极大地折磨。

今年过完年后,官家的身体越来越是虚弱,入夏的时候更是生了一场大病,如今看着已然有些病恹恹的模样。

赵顼喝了一口浓茶,轻轻吁了一口气,道:“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儿?”

孙思恭斟酌了一下,道:“最近太学生打了一架,好像闹得挺大的。”

闻听此言,赵顼顿时眼神一凝,道:“朝廷耗资巨大,供他们读书,他们不好好读书,却学人斗殴?”

孙思恭点头道:“是啊,太不像话了。”

赵顼看了一下孙思恭的神色,道:“哦,看来是有隐情?”

孙思恭赶紧从袖子中拿出一本册子,递给了赵顼,赵顼拿过一看,咦了一声,道:“孟子集注?有这样一本书么,朕怎么从没有看过?”

孙思恭道:“这孟子集注乃是新近出的书,作者官家亦是熟悉,便是写三国演义的苏允。”

赵顼闻言神色有些吃惊,道:“苏允给孟子做注?他在经义上有如此造诣?这不是胡闹么,他才多大年纪,能读得懂孟子就算不错了,还敢给孟子作注?”

孙思恭点头道:“可不是么,所以批评的人很多,太学生有许多不待见苏允,所以在攻讦他。

但有太学生还是觉得写得不错,于是双方便开始辩经,辩经不成,便上手了。

再怎么说都好,打架都是不对的,官家可得好好斥责他们才是。”

赵顼听完后似笑非笑的看着孙思恭,道:“苏允贿赂你了,怎么让你来求情来了?”

孙思恭一听顿时扑通跪在地上,哀声道:“官家,老奴可不敢啊,老奴与那苏允是一点接触都没有,更是没有半点干系,官家请明察啊!”

赵顼呵呵笑道:“起来吧,朕当然知道你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倒是好奇,你怎么会帮他求情?”

孙思恭赶紧爬起来,谄笑道:“奴好读三国,苏允写得好,情不自禁便想着给他辩白。

太学斗殴一事,苏允并无参与其中他,但孟子集注终究是他所写,维护他的人亦是表白了老奴心中所愿,所以老奴情不自禁便有所倾向了,老奴真是该死啊!”

赵顼闻言顿时笑了起来,这老奴才真是会投人所好,知道自己喜好三国,便时不时拿三国来说事,不过,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倒是正常,也怪不得他。

赵顼抖了抖孟子集注,道:“这书你看过没?”

孙思恭不好意思嘿嘿笑了笑,道:“老奴看了,看了没有几页便睡着了,嘿嘿。”

赵顼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不学无术!”孙思恭叫冤起来,道:“官家,这可怪不得老奴,老奴虽然识字,但学字是为了不睁眼瞎,这经义乃是真正的读书人才能学会的。

而且,老奴可是听说了,这本集注水平极高,连许多经义大家都出来公开评论,虽说有不少是很尖锐的批评,但老奴想,若是这本书水平不够高,恐怕连半点波澜都是引不起来的。

所以,老奴看不懂是正常,看得懂,那才叫奇怪呢。”

赵顼骂道:“说你不学无术还冤枉了你是不是,哼,罚你抄写孟子集注一遍,好好反省反省去。”

孙思恭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赵顼呵呵一笑,这倒是引起了他不少兴趣,只是身体倦怠,也没有什么心思看书,斜倚在椅子上,随意翻着看看。

但翻着翻着,不由自主坐直了起来。

这一看从中午看到了晚上,连晚餐都是一边吃一边看的,孙思恭有些担忧赵顼的身体,连着劝了几次休息,赵顼烦了,直接将孙思恭给赶出去了。

不过他的精力终究是不足,看了半本书后,已经是眼缭乱,只能无奈放下书。

孙思恭在门口偷瞄了许久,见赵顼放下书,这才赶紧端进来一杯茶。

赵顼喝了一口热茶,感觉身体活泛了一些,随后起身在殿内走了走,神思也渐渐活泛了起来。

孙思恭搭话道:“官家,这书……挺有意思?”

赵顼瞟了一下孙思恭,道:“这等注疏圣人经书的书,怎么能用有没有意思来形容,讨打!”

孙思恭嘿嘿笑着,作势打自己的嘴巴,道:“老奴该打!”

赵顼不管孙思恭作怪,神色渐渐有些沉凝起来,不知道是说给孙思恭听,还是在自言自语,道:“拥儿不小了,也该给他物色几个老师了,苏允这经义上的造诣,倒是有资格给拥儿当老师了……”

苏思恭听着听着,心下却是骇然。

这事情一般人听了可能觉得寻常,毕竟给儿子找个老师,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在孙思恭这个近臣听来,却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赵顼现在还活着的儿子只有一个,就是第六子赵佣(哲宗)。

但现在只有五岁多,虽说皇子都是六岁开始读书,但赵佣身体不是很好,赵顼也一直说晚点读书,但现在怎么着急给他找老师了?

其次是,苏允现在连个功名都没有呢,从没有皇子讲师是没有进士功名就能够当任的,立国以来便没有这个先例。

所以,官家这个想法其实是很不合理的。

事出反常必为妖。

孙思恭立时想到赵顼近来身体不好,加上赵顼一直都极为欣赏苏允的事情,难道……官家已经开始在为六王子准备托孤大臣了?

当然,托孤大臣有些夸张了,苏允目前来说身份太低,连个功名都没有,想要托孤也得是个大臣才行,但至少是将苏允纳入辅助六王子的行列了。

所以,官家已经开始在准备后事了?

孙思恭不敢搭话,悄悄将自己的身体缩了起来,期待赵顼忽略他,然而赵顼却道:“秋闱快开始了吧?”

孙思恭松了一口气,赶紧道:“官家,还有不到二十天时间。”

赵顼点头道:“明日安排解试主考官来见朕。”

孙思恭赶紧领命,随即赵顼摆手道:“算了,你将《孟子集注》给他,跟他说,朕很喜欢这孟子集注。”

孙思恭赶紧领命,官家的意思不难猜,便是怕苏允科考出意外,让主考官注意一下,就算是水平稍微差一些,也要让他过了解试。

官家这是无论如何,都要给苏允一个功名了,有了功名,才好让苏允成为六王子的讲师。

孙思恭悄悄离去,赵顼扶着额头想了许久,又召回孙思恭,道:“朕前些时日身体不好,导致经筵也许久没有开了,安排一下吧。”

孙思恭赶紧问道:“是小经筵还是大经筵,请哪位讲官前来?”

赵顼轻声道:“小经筵,请……苏居正来讲《孟子集注》吧。”

孙思恭心中大震。

看来官家是当真要重用苏居正了,不仅给安排功名,还要给他站台孟子集注,一旦孟子集注在经筵上被认可,那么这孟子集注的份量可就要大大增加了!

虽然说还是不可能止住外间的批评攻讦,但有了一层光环在,苏允就是皇帝认可的经义大家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