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元丰改制!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苏允见得众人模样,便知道他们心里有数了,亦是满意点头。

鸡蛋灌饼这个生意他不会特别多的时间在上面,他将阿回阿虎等人带进门之后,他们自然会自己快速地成长,沿着苏允给他们设定好的道路狂奔下去。

苏允只需要时不时关注一下,给予一些帮助即可,它自然而然便会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以至于可以让苏允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跟他们说完这些之后,苏允便不再多加理会了。

阿虎等人则是开始准备做面饼、研磨十三香做酱料、有人则是去百货铺进鸡蛋。

经过了这几日的磨练,他们已经能够各司其职来处理这些问题了。

苏允也不打算再去现场了,这些由他们自然是足够了。

这几日来了汴京,他是一点书都没有写,就剩最后二十回了,还是写完轻松些。

这一路,他所写的章回在经过渡口的时候,亦会通过驿站寄回黄州,让周湛帮他印刷发行。

这最后二十回写完,再寄回去,就可以出一整本的三国演义了。

写到半夜三更,这才疲倦睡去,第二天一大早,便听到外面熙熙攘攘的声音,却是阿回阿虎他们准备出摊了。

苏允用被子蒙住脑袋,便打算继续睡觉,却有脚步声传来,门被轻轻敲响,章府管家的声音响起,似乎带着三分怒气,道:“苏公子,您起来了么?”

苏允腾地坐了起来,道:“您稍等一下,我稍微梳洗一下。”

苏允快速起身穿衣服,随后洗脸漱口,来到了厅中。

老管家一身整齐,但脸色却是有些不对。

见到苏允出来,老管家看着苏允道:“扰了苏公子的清梦,却是老朽的不对了。”

苏允不动声色道:“管家客气了,今日过来,可是章叔有什么吩咐?”

老管家有些气恼道:“你这两日怎么不回章府,老爷问了你两次?”

苏允想起来之前每日半个时辰的谈话,给他讲述官场的一些事情,想着搬出来应该就不用回了,没想到章惇还惦记着呢。

苏允赶紧道:“这两日比较忙,我今晚一定过去听章叔的教诲。”

老管家哼了一声,指了指院子,恨铁不成钢道:“你说你忙,就是去搞这些不入流的小买卖是吧,你这样子,真是辜负老爷对你的看重与付出!

老爷在朝中位高权重,多忙啊,但每日都要专门拿出半个时辰来教诲你,你竟然不珍惜,反而跑去卖什么鸡蛋灌饼,真是气死人了!”

苏允苦笑道:“管家您言重了,做这个鸡蛋灌饼生意,并非我亲自去做,而是让我这帮新结识的朋友去做。

他们以前不学好,在街上晃荡,我找个正经的营生让他们去做,这也算是治病救人的善举是不是?

当然,做这个生意,也可以给我挣一些钱,管家您也别说什么章府不缺我这口吃的,我苏允乃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岂有寄人篱下的道理,自然要自己挣些钱维持生活嘛。”

这话一出,管家亦是无话可说了,总不能说人家自己挣钱维持生活不行吧。

管家摇了摇头,道:“这些话你跟老爷说去吧,今天可别忘记回章府。”

苏允赶紧拱手,道:“谢谢管家提醒,我一定会到的。”

管家大步离开了院子。

苏允无奈摇摇头,准备出门找点早点吃,却见管家匆匆归来,道:“刚刚被你气着了,忘记了跟你说,老爷让我跟你说,有新写的三国演义手稿记得带过去,嗯……你这两天有写吧?”

苏允愣了下,道:“就写了一回……”

管家顿时深恶痛绝,道:“你啊你,不过去章府也就罢了,怎么连写书都给懈怠了呢,这都两天时间,没有写个十回也有八回了,你竟只写了一回?”

管家气愤离去,苏允顿时感觉头疼。

怎么还催更上了呢?

不是说他忙吗,一百回的书这么快就看完了?

苏允出去吃了个早餐,原本想要逛一逛清晨的汴京的,但心里记挂着事情,干脆回了院子继续写三国演义。

苏允奋战一天,又写了两回,然后带着三回手稿直奔章府。

章援听说苏允来了,哎呀呀的飞奔着出来,看到苏允手上带着的手稿,喜出望外,道:“阿允哥,你又写了多少回?咿呀,只有三回?”

章援抬头看着苏允,特别认真道:“阿允哥,你堕落了,在船上的时候你一天便可以写三四回,这都几天过去了,你才写三回?世界乱人眼啊,唉。

哎呦,是谁敲我脑袋……嘿,大姐啊,嘿嘿。”

章若不管章援,与苏允道:“我们去院子里聊聊?”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好呀。”

两人走到院子里,章若神色有些怪异,道:“我听管家说,你去搞了个小摊,在卖什么鸡蛋灌饼,这是真的么?”

苏允点点头道:“这是真的。”

章若迟疑了一下道:“宋朝读书人虽然不禁止经商,但做这种小商贩,终归是不太体面,你难道没有顾及过颜面么?”

苏允笑道:“有什么体面不体面的,不偷不抢不乞讨,靠劳动挣钱,没有什么丢脸的,而且,我也不科举当官,所以,无所谓的。”

“可是……”

章若欲言又止。

苏允没有多解释什么,只是点点头,此时章惇从外面进来,看了苏允与章若,道:“居正,跟我来书房。”

说罢便率先走了过去。

章若低声道:“你跟我阿爹好好说,别惹恼了他。”

苏允笑道:“放心吧,章叔是个讲道理的人。”

说完苏允跟在章惇后面去了。

章若咬了咬嘴唇,有些担忧。

苏允走进书房,章惇坐在书桌后面,示意苏允坐下,虽然道:“今日管家与我递了话,说你这两天去摆摊卖什么鸡蛋灌饼去了?”

苏允点点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章惇点头道:“你手头不宽裕?”

苏允点点头道:“还有一些钱,但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道理,所以先做点小生意,挣些钱。”

章惇点头道:“别耽误写书,好了,两天都没有跟你聊天了,今天咱们来聊聊近来官家主持的改制,这事儿你知道么?”

苏允点点头,元丰改制嘛,大名鼎鼎啊,近来他也是听了挺多次的。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吸取了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拥兵割据的教训,利用杯酒释兵权,逐步解除了藩镇的势力。

但有所收回,必然要有所付出,赵匡胤为了收回兵权,只能允许开国功臣的子孙以“恩荫”世代做官。

这般一来,就造就了许多的问题。

一是机构重叠,既无定员、无专职,又有许多徒有其名而无所事事的冗闲机构和官员;

二是莅其官而不任其职,官职名实之间悖离、混乱。

而由于冗官现象的存在,造成官员之间在其位不谋其政,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非常普遍。

官职也是名不副实,而且官职之间的进阶达到惊人的三十七阶!

甚至有时候下属部门同时有几个上级部门管理,但是真有正能有效管理的却没有一个,以至于出现了下属不知上级是谁的奇特现象。

赵顼是有雄心壮志的,但屡屡发现政令颁布出来,能够落实下去的却是不多。

所以赵顼发现,吏治已经是成为朝廷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吏治不改革,他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他决定对北宋的职官制度进行一场彻底有效的改革,减少冗官冗政的弊端,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

章惇点点头道:“你觉得这次改制能成功么?”

苏允想了想道:“那要看是怎么定义成功了,若是指恢复三省制的话,自然是成功的,但若是期待通过这样的改制,实现吏治清明高效的话,嗯,大约是很难达成的。”

章惇点头道:“仔细说说。”

ps:今天脑壳痛得很,只有这些了,不过也不算少,将近7k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5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