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舜臣!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苏允刚刚抵达樊楼门口,便看到了两个英气勃勃的年轻人站在门口,腰杆子挺拔,一看就跟其他的年轻人不同。

一个是那天见过的徐进,另一个年轻人,似乎也有点印象,当时好像他是跟在徐进身边的。

果然,徐进笑道:“苏大家,这是我同袍兄弟,王舜臣。”

苏允听到王舜臣三字,顿时挑了挑眉头,这名字……很熟悉啊,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苏允笑着与徐进王舜臣二人拱手,笑道:“幸会幸会,感谢二人今晚设宴款待,不胜荣幸。”

徐进笑道:“苏大家,我们可打听过了,邀请你吃饭可不容易,您能来,反而是我们的荣幸才是,是您给了这个面子。”

苏允闻言大笑,徐进与王舜臣二人也是大笑起来。

三人携手进了樊楼,进了房间,仨人说起话来,不一会,酒菜俱齐,三人边吃喝边聊,寒暄过后,苏允笑着问道:“今夜徐将军相请,不知有何指教?”

徐进哎呦了一声道:“苏大家,可不敢当指教二字,我们单纯就是您的书迷。”

苏允挑了挑眉,笑道:“怎么,你们喜欢读《四书章句集注》?”

徐进顿时苦笑道:“您说笑了,我们就是两个武人,哪里读得懂经义,我们读的是三国演义呀。

尤其是舜臣,对三国演义里的各种战争谋略十分痴迷,对您更是佩服得不行。

我们俩人没有见过您也就罢了,既然见到您了,自然想要跟您亲近亲近。”

苏允笑了笑,心里却是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不过倒也不着急,等着便是了,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

接下来苏允便正常与徐进与王舜臣说笑,然后徐进特意问了一些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些战役,苏允稍微说了说,随后那王舜臣便站在军人的角度开始谈了起来。

“……苏大家在整个大局的安排上极其精彩,但可能是没有亲身参加过军伍,所以对一些细节上还是有些误会,比如说队列、武器、甲胄这些……”

王舜臣谈起军伍中的事情,十分的熟悉,而且对里面的一些阵列、各兵种的配置、后勤等等,尽皆十分精通,倒是让苏允十分感兴趣起来。

苏允待得王舜臣说完,便问起宋军之事,王舜臣也没有什么隐瞒,一一道来。

“……官家英明神武,然则与西夏之战却总是难以达成理想战果,关键在于军队本身……嗯,以及制度上问题。

在下认为,军队训练由地方官长负责,而专司打战的将领却不得插手、指挥与训练分离。

将领平时接触不到士兵,地方长官战时指挥不了部队,这就导致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若是面对普通的对手也就罢了,但是面对辽军和西夏部队这种精锐军队,立马就要露怯了。

而且,训练的强度根本就不行,就拿禁军来说吧,除了最精锐的那几支,其余的都是个什么样子?

之前有过小范围的演武,出现过什么状况,有些骑兵披上盔甲,连马都上不去,好不容易上去了,跑出去不远就跌落下马;

练习射术,弓拉不满,“皆往空发箭”,射出去20步就掉地上了,根本上不了靶……

总而言之,用一句话来形容,便足矣,这便是: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士,故战必致败。

其余的也就不用多说了,反正军备之废弛,是苏大家你们这些行伍之外的人难以想象的……

永乐城败了,二十万同袍就这么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这里面固然有战略的失误,但何尝不是战斗力的缺失,才导致如此?

二十万军队啊,若是战斗力足够强盛,何苦躲在一座城池里,早就令得夏狗有来无回……”

王舜臣说着说着甚至忍不住哭了起来,连徐进也都红了眼眶。

苏允亦是默然。

宋代军队战斗力差,表面上看是缺乏骑兵和对手进步的原因,主因实则是宋王朝内部的问题。

首先是崇文抑武,军人地位下降成为文官的附庸,而且优秀的人群不愿意从军,这就使得兵员的素质大为下降。

再者,兵员素质的一再下降,使得王朝不得不扩大兵员数额以弥补素质的不足,但数额的增加又使得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的匮乏又导致养兵的费用不足,难以保证士兵正常的给养,使得兵员的素质进一步下降。

如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军队的不堪用只得不断扩大数量,最终拖垮了宋廷的财政,而百万大军终究也是难堪大用。

华夏民族从来都不是柔弱的民族,先秦至汉唐我们的民风都是相当尚武的。

到了宋代,只是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政策,才造成了武力值的急剧下降。

总而言之,宋代军队战斗力差,归根结底是内部原因造成的,外部原因也有但不是主要因素。

苏允沉默了一会道:“我听说西北边军乃是大宋最为精锐的军队,应该不至于此吧?”

这会儿徐进道:“训练上可能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上多少,军队的问题从太宗时候至今一直都存在,什么喝兵血、克扣军资、刻意减少训练以节省钱粮以自肥的事情屡见不鲜。

您想啊,一个负责训练军队的文官,他又不会带兵上阵,那这兵员训练是好是坏,难道跟他有什么关系吗?

所以啊,稍微有些良心的文官,可能会按照规定稍微敷衍一下,这已经是很好了,而那些没有良心的,直接就不给你训练。

到了打战的时候,武将接手这些士兵一看,好家伙,连个简单的队列都不会,你说这仗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只能保守的打呗,什么构建堡垒,坚壁清野,然后等对方深入烧杀抢掠累了,再以截杀粮道之类的方法去打败他们。

与其是说是打败,还不如说是以财富生生将对方给耗死的。”

苏允愈加沉默起来,这两位都是军中的人,对于军中弊病自然是十分了解的,也不大可能会说谎。

苏允忽而想了起来,他前世看过一本书,那本书上是讲述靖康之役。

说是靖康年间,金兵杀至黄河边,宋廷调一支驻守京师的精锐禁军前去迎敌。

开封百姓去为宋军送行,但回来后无不痛哭失声。

因为他们看到这些所谓的精锐之师,连战马都上不去,就算勉强被人扶上马,也不能骑稳,只得伏于马背之上。

上面还提到一个事情,说很多当时的士兵,在领到军粮时自己不愿意搬运或者是搬运不了,往往雇人搬至其家。

这样的素质,如何能够上阵作战?苏允摇了摇头,有宋一朝,军队想要支棱起来大约是很难的。

真宗仁宗等人就算了,但连神宗赵顼这种猛人都改变不了这种现状,可见其艰难。

不过以后的宋哲宗倒是天降猛男,真正执掌朝政也才七年时间,便可以将西夏打得俯首称臣,还真是称得上天降猛男,就是太短命了。

北宋军队的问题,可以说是集合了各朝各代军队缺陷的大成者,只要别的朝代有的问题,他们都有,别的朝代没有的问题,他们也有。

这样的军队,想要打胜仗,唯一依赖就是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将帅,以谋略代偿军队战斗力不足,勉强打个不败不胜的仗吧。

徐进见苏允沉默,赶紧举起酒杯,道:“来来,不说那些令人不痛快的事情,喝酒喝酒!”

苏允举起酒杯,酒水入腹,只觉得苦涩,他又想起前些时日他时常梦见的尸山血海,只觉得心里堵得难受。

徐进见苏允闷闷不乐,赶紧转移话题道:“苏大家,那一日我见到有一贼酋被一箭射穿,那箭矢势大力沉,竟然直接穿胸而出,那一箭是谁所射?”

苏允闻言点头道:“是我所射。”

徐进瞪眼道:“啊,苏大家原来也是箭术高手,我这王舜臣兄弟,可是神射手,可用重弓速射,且准度惊人,在京城禁军之中可算第一!

苏大家,要不找个时间,我们一起玩玩箭?”

苏允闻言眼睛一亮,他知道这王舜臣是谁了!

这可是徽宗时候的一个名将啊!

在北宋徽宗年间,有一次,宋军与反叛的羌族部落作战,一开始作战不利,甚至连主帅都遇伏战死。

当时败退的宋军被敌人围追堵截,在狭窄的关隘前挤成一团,不出意外的话,即将陷入溃败和覆灭。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有一个叫王舜臣的军官站了出来。

他就拿着弓独自站在那里,等待敌人进入射程。

羌人冲在最前面的,是羌酋长手下七个最骁勇凶悍的骑兵先锋。

王舜臣认为,不打掉这支先锋,宋军必定在低迷的士气下土崩瓦解。

于是他当众宣言说:“我要在最前面的骑兵眉间插。”

结果这七个敌骑还在冲,于是王舜臣发了三箭,三个敌骑落马而死,而且都是脸上中箭。

剩下四个敌骑害怕了,扭转马头就跑,结果都被王舜臣的箭穿通了后背,落马而死。

上万的敌军都王舜臣神乎其技的弓箭所震慑住了,没人再敢上。

于是王舜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开始重整宋军。

没多久,敌军又冲了上来,一场恶战就此爆发。

激战一直从下午持续到了晚上,在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王舜臣射出了上千支箭,箭无虚发,射到手指破裂,血流满臂。

最终,凭借着王舜臣的勇猛和担当,宋军才平安脱险。

这可不是什么野史,而是宋史所记载的。

宋史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不涉及文人,不涉及侮辱武将,而单纯夸奖武将的篇幅,大约还是可信的。

这家伙牛逼啊,射箭千次,那是什么概念,那是人形加特林啊!

而且此人还是个逼王,嘿嘿,【我要在最前面的骑兵眉间插】,这话不是逼王都说不出来。

苏允顿时兴致大发,闻言便站了起来,笑道:“等什么时间,现在我就觉得不错,走走,去我府上,咱们去试试,酒食什么的,我府上都有,走走!”

徐进与王舜臣相视一眼,顿时看到彼此眼里的惊喜:登堂入室,这关系可就算是近了,以后也算是朋友了!

两人赶紧站了起来,哪里舍不得这酒席,顿时便跟着往外走。

苏允走在前面,前面一个极美的女子摇曳而来,那女子看到苏允要离开,顿时急了,赶紧拦住苏允道:“苏公子,您还记得我么?”

苏允瞟了一下这女子,嗯,很好看,好像是那个叫什么柳香兰的名妓吧?

不过这会儿苏允急着回去看着王舜臣的水平,哪里耐烦跟一个妓女说话,就算这妓女长得天仙一般,但就算是仙女,跟名将比起来,又算个啥?

因此苏允点点头道:“哦,柳大家啊,你好啊,某现在有事情,先行告辞了,以后有机会再聊。”

随即苏允脚步一挪,便从柳香兰身侧掠过,柳香兰一下子都呆住了:还有人能够无视自己的美色?

等到她反应了过来,急急转身之际,那苏允已经是下了楼,柳香兰赶紧趴在栏杆上往下高声呼道:“苏公子,请留步!苏公子,请留步!”

她的声音清脆又十分好听,顿时引得满楼侧目,众人一看,嚯,是柳大家啊!

柳大家声音这么着急,这是在唤谁呢,谁这么牛逼,竟是惹得柳大家都要出声挽留。

满楼客人尽皆起身,从围栏往下看,见到一个年轻人闻言与身边两个年轻人问道:“你们没有付账么?”

徐进赶紧道:“付过了啊!”

苏允看向柳香兰,道:“柳大家,账已经付过了,你可以去问问你们的掌柜。”

说着苏允便拱拱手,便转身要走。

柳香兰急道:“苏公子,你莫走,妾身有一些私己话要跟你说!”

此话一出,满楼哗然。

有人忽而道:“你们没有听说过,之前柳大家好像倾心一个年轻人,不会就是这小子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3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