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七章 该配合你的演出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陈轼猛地看向苏允,却见苏允笑得意味深长。

陈轼瞬间有些懵,但转瞬之间便明白了苏允的来意,他皱了皱眉头道:“贤侄今日的来意是?”

苏允道:“我这些时日常常去江边钓鱼,看到江边有一处废弃的水上驿站,里面的房舍虽然年久失修,但也能住下一些人。

小子在想,是不是能够拨给我叔父一家居住,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陈轼立即反应了过来的,道:“回车院?”

苏允点头道:“没错,就是回车院。”

陈轼摸了摸脑门,苦笑道:“你啊你,回车院可不是什么年久失修,那驿站乃是黄州最为重要的几个驿站之一,这我也不好安排啊。”

苏允惋惜道:“这样啊,唉,那就没有办法了,算了,反正陈使君都说了,我叔父他也不过是发泄心中的苦闷孤寂而已,大约也不会出什么事情,就这么着吧。

至于以后我叔父家人要来,我另想办法便是,总不至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就是这词若是流传出去,难免有人要同情我叔父的遭遇,到时候官家听到了,难免……唉。”

陈轼:“……”

“……难免要怪我不会做人,以至于令他官家声名受累是不是?

这小子,看起来很是奸猾啊!”

陈轼心中接下了这句话。

不过陈轼倒是对苏允有些刮目相看起来,这小子容貌这般美,却非一个草包。

原本以为是苏轼让他来这里卖苦肉计来了,但看这应对,很可能是这小子自己的主意啊。

那可真是了不得。

小小年纪,便这般足智多谋,还擅长官场上的拉扯,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陈轼琢磨了一下,发现苏允已经是将整个事情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了。

以关心叔父的理由,光明正大前来求助,这样便把自己身上可能要担的政治风险给去掉了大半。

而拿出来的这阙词,足以让自己师出有名。

毕竟苏轼要真是出了点什么事情,到时候谁都不好受。

苏轼这等名满天下的大才子,他若是死在黄州,到时候他陈轼是第一责任人。

新党便是始作俑者,一个迫害忠良的名声是少不了的。

至于官家,亦是要背下任用奸臣,以至于贤人受害的名声。

所以,他陈轼拨用一个‘年久失修’近乎‘废弃’的驿站用来安抚苏轼,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吧?

什么,你新党还不满意,要怪罪我陈轼?

呵呵,难道我陈轼是个哑巴,任由你们揉捏的面团子?

我难道不会向官家告状么?

你新党这是要只手遮天了么?

啧啧,滴水不漏啊这是。

想及至此,陈轼亦是心中有了计较,朝外面道:“请一下于公使过来。”

苏允闻言却是有些诧异地看了一下陈轼。

陈轼待得衙役脚步声去远,便笑着与苏允解释道:“回车院以前是驿站,但朝廷已经没有钱去经营,于是下放给了个地方的公使库来管理,所以这事情找不了别人,得找黄州的于公使。”

苏允闻言心中一喜,不用涉及到更高层次,地方公使库,大约陈轼是能够一言而决的,这样事情可就好办多了。

原本苏允知道这个事情大约是能够办下来的,但时间上可能还有颇长,但现在可能很快便能够入住了。

这可是个好事情,以后钓鱼可就方便了。

现在从定惠院去江边,依然还有一段距离,又没有自行车,若是骑驴过去,那倔驴可不好使唤,终归是很不方便的。

一会之后,一个胥吏一般的人进来,此人便是地方上公使库管理者,于公使了。

陈轼道:“于公使,我听说回车院那边年久失修,已经近乎不能使用了,现在常有官员经过黄州,咱们州里是不是要考虑重新修一个驿站了?”

于公使一进来便看到了陌生人,心里便有些嘀咕,听到陈轼这般说道,心里便是一咯噔。

但他毕竟是浸淫官场多年,在没有摸清楚上司的意思之时,并没有立即回应。

而是顺着陈轼的话道:“回车院那边的确是年久失修了,已经有不少过路的长官在跟属下抱怨此事了,只是州里也不宽裕,因此属下也不敢提出这个意见。”

陈轼似乎有些愠怒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过路官长都不满意了,到时候到朝廷上告我一状,那岂不是糟糕了?”

于公使看起来很是惊慌,道:“此事是属下想差了,回去之后,属下立即将驿站推到重建。”

陈轼摆摆手道:“重新选个地址吧,推倒重建要耗费更多。”

于公使顿时心下有了些想法,只是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只是连连点头道:“还是您想得周到,那属下回去便研究研究,看看选在哪里合适,到时候选几个地址,请知州来定夺。”

陈轼点点头道:“嗯,就这么办,是了,那回车院破败,招待官长不太合适,但做普通民居,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吧?”

于公使已经是彻底搞清楚了状况,闻言笑道:“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陈轼指了指苏允道:“于公使,我听说你颇喜欢诗词是不是,这是新来的黄州团练苏员外的侄子苏允,苏允颇得苏员外真传,于诗词上颇有见地,你们认识认识,可以交流一下诗词嘛。”

于公使顿时露出喜出望外的神情,走过去苏允身边,便拉起苏允的手,道:“那可好,那可好!

我这人生平最喜欢诗词了,就是我水平太差,原本一直想跟知州请教的,但知州忙于国事,我这也不敢打扰。

这下子可好了,可好了,苏小哥,来来,你去我那里,我可得好好请教一下你!”

苏允看向陈轼,陈轼不耐烦摆手道:“去吧去吧!老夫这里忙着呢。”

于公使见得陈轼作态,心下更是不敢轻忽。

苏允笑呵呵道:“那小侄便与于公使多交流了。”

于公使听得苏允自称小侄,心下更是重视了起来。

看着两人出去,陈轼不由得失笑,这小子,可真是见棍子就爬,自己想给于公使一个我跟这小子很熟的态度,没想到这小子竟然直接称小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1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