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五章秋闱!(来了)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孙思恭的执行能力极强。

第二天大早苏允又见到了甄时选。

苏允有些讶异,道:“甄中贵,官家又有口谕?”

甄时选见到苏允就像是见到亲人一般,哦,不对,像是见到衣食父母一般。

前日苏允给他的红包里,里面每个都包着一片金叶子,而苏允塞给他的红包足足有六个!

六两黄金,六十两银子,一百二十贯钱,将近十万钱!

甄时选外出执行过很多任务,何曾见过这样的豪客,这可不得亲切些么。

甄时选往宿舍里面瞧了瞧,笑道:“就您一个人在么?”

苏允点点头道:“过些天就是解试了,太学也放假让大家自己整理备考了,他们最近学得辛苦,出去放松了。”

甄时选呵呵笑道:“那就好……”

他转身跟后面的禁军道:“去外面守着,不允许有人靠近,你们也走远一些。”

几个禁军赶紧出去,有人守住大门,甚至有人绕到屋后站岗。

苏允看得清楚,有些诧异,低声道:“什么事情需要这么隐秘?”

甄时选到窗户旁,将窗户关上,随后从袖子中取出一个竹筒递给了苏允,道:“这是开封府历年的解试真题,官家吩咐小人送过来给您,官家说了,让您好好答、背熟了,或许有些用处。”

苏允神情怪异。

说完这个,甄时选低声道:“阅完既焚,答题之后的纸张,亦是不可留下,全部都要焚烧干净!”

听完这个,苏允神情更加怪异起来了。

甄时选笑道:“苏大家,官家对您的恩情实在是重于泰山,您可千万别辜负官家的对您的厚爱啊。”

苏允赶紧朝皇城方向拱手,以示感激皇恩浩荡,随即又要去翻柜子。

甄时选赶紧拉住了苏允,连声道:“苏大家,使不得使不得,每次来都要承你这么大的恩惠。

够了够了,不可再拿了,小人实在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切切不可再拿!”

苏允笑了笑,点头道:“这次不拿别的,就是拿点土特产,禁军兄弟们出来一次也不容易,总不能别人出来有,到了他们就没有吧?”

甄时选听了这话,也是这个道理,只好松开手,然后见苏允从柜子里掏出一把……嗯,玉佩。

甄时选看得清楚,这玉佩种水很亮,一看亦是价值不菲。

甄时选苦笑道:“这是土特产?”

苏允认真点头道:“蜀中公井有七宝山玉石矿,我采购了一批拿来玩,你们也拿着玩玩就是。”

甄时选咬了咬牙,将玉佩塞回来,道:“这个太贵重,给他们不合适,您放心,他们的赏钱我来安排,绝对会让他们满意就是。”

苏允笑道:“这个你收着,你带来的人怎么安排是你的事情,我不管。”

甄时选深深地看了一下苏允,点头道:“好,苏大家,那我就承你这个情。

苏大家,您也别在太学呆着了,这里不方便,还有这真题,还是请您叔父帮你指点指点。”

苏允听到甄时选在指点指点上加重了语气,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这是信不过我的学力啊,提前给试题,我若是还考不好……嗯,看人真准。

甄时选笑了笑,然后跟苏允拱拱手,带着禁军快速离去。

苏允颠了颠手中的竹筒,忍不住笑了笑,只觉得此时极为荒诞。

皇帝老子帮我作弊……这事儿说出去谁能信?

苏辙同样难以相信。

在书房里连着问了几次。

“这真是官家给的?”

“这确认是官家给的?”“

你说会不会是……唉,算了。”

苏辙认真的答题。

苏允有些惊奇,道:“叔父,这是作弊耶,您不该是严辞呵斥我,然后一把火把这玩意给烧了,怎么还帮我作弊呢?”

苏辙面无表情看了一下苏允,拿起试卷就要撕掉。

苏允诶诶连声,道:“是侄儿嘴贱,是侄儿嘴贱,您可千万别当真!”

苏辙呵呵冷笑一声,道:“此次是因为你将精力全放《孟子集注》上,也不算是荒废学业。

所以官家帮你,我也帮你,不过是不想让一个新晋的经学大家连个解试都过不了。

若是那样,官家的脸面就要丢地上踩了!

不过,解试之后,有几个月的时间准备春闱,我跟子厚会轮流给你恶补,你也别想着还想蒙混过关。礼部试与解试不同,礼部试要严格得多,官家插不了手,也不敢插手,只能靠你自己了。”

苏允点点头,然后叹了一声,道:“官家对我这么好,这恩情可没有办法回报了,我娘若在,非得痛哭不止不可。”

苏辙诧异道:“为什么,官家对你好,你娘还不高兴啦?”

苏允轻笑道:“吴起吮疽。”

苏辙顿时了然。

说是吴起做主将后,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一次,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

有人说:“你儿子是个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脓液,怎么还哭呢?”

那位母亲回答:“不是这个原因。往年吴公为他的父亲吸吮毒疮,他的父亲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很快就战死了。

如今吴公又给我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苏辙摇摇头道:“别人都期盼自己简在帝心,你倒好,官家对你好,你还矫情上了?”

苏允摇摇头,不说话了。

苏辙轻轻摇了摇头,其实他还是有些理解苏允的,虽然苏允在他眼里是挺离经叛道的,但又十分重恩情,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结缘。

对于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施恩太多,可能还真的是一种负担。

毕竟人家施恩一分,他可能就想着报十分,若是施恩一寸,那可能都得拿命去回报了。

官家对苏允这般好,那以后苏允不得拿命去还给官家?

为报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不过这在苏辙看来倒是没有什么,忠君爱国是个好事,说不定对苏允来说亦是一种牵挂。

苏允若是因此能够奋发向上,还是一件大好事呢。

苏辙认认真真将试题给做了一遍,随后还反反复复的修改了几遍,终于在考试三天前完成。

苏辙志得意满跟苏允道:“这份试卷,考个解元都是轻轻松松的,你只要全都背下来,我保你考个解元!”

苏允迟疑道:“会不会高调了些?我在解试中考了个解元,然后在礼部试中考得差,甚至落榜,到时候可不好收场。”

苏辙呵呵冷笑道:“你堂堂一个经义大家,作出临江仙、青玉案这等传世佳作的大词人,出身眉山苏氏专出文章大家的家族,你告诉我,考个解元是高调?”

苏允整个人都麻了。

这层层叠buff,若是自己考得不好,那就是丢人现眼了?

苏允随之嗤之以鼻:挣点脸面没有问题,但若是太将脸面当回事,那就本末倒置了!

若是才学好,就一定得考中进士,那柳永、唐伯虎这些人不早就高中进士了?

反正自己的才学谁敢怀疑,科举这种事情,考得好不奇怪,考得不好也是正常。

所以,爱谁谁!

苏允认认真真将答案给背了下来,苏辙还不放心,专门考教了几遍,发现苏允的确是都记住了,这才满意。

时间进入八月。

秋闱即将开始。

开封府打开贡院,洒扫尘除,准备接纳成千上万的士子。

而汴京城也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士子。

对,没错,来自各地的士子。

大宋科举承袭唐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级,即地方州县的发解试和中央尚书省礼部的省试。

至于大家口中的考中状元,其实是殿试,殿试是到了宋朝开宝六年以后,才将天子亲临殿试变成为定制。

州县发解试第一名自唐以来即称“解元”,中央省试第一名宋代改称“省元”,殿试第一名方才称“状元”。

而开封府试便是州县发解试。

后世有家长给孩子换户籍,到竞争性弱的地方去科举,实际上在宋朝的时候也已经有了。

但有人要问了,那开封府这种地方竞争性不是更大么,干么要去找虐呢?

这道理没错,但是,事物存在,总有其理由。

一来,开封府是帝都所在,在开封学习交流,可得考试风气之先;

二来,各地解送的人数不同,导致在开封府或其他解额较宽的地方应举可能比在本籍贯更加容易成功。

恰如今天的“高考移民”们为了更容易被北京名校录取而入北京户籍。

依照宋代政策,虽非本地人但在本地购买田产,便可拥有本地户籍,故而也有资格参与考试。

所以有足够财力的士子可以在其他州郡购置田产,多立户头,“临时便作本贯应举”。

大量的士子进入汴京城准备考试,给汴京城带来繁华,也带来了混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0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