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三章 阳谋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苏允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对付这些洞里的耗子,最好的方法乃是灌水。

但是这个办法现在暂时用不了,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匮水期,想要水淹耗子,等到明年才行。

不过苏允并不确定到了明年自己还在开封府,所以,想要铲除这一害,最好便是最近些时间。

苏允是想到便干的人,下定了决心,便开始准备。

第一件事情便是调查。

不查不知道,这一查让苏允更是坚定了信心。

可以说,无忧洞简直就是汴京的一大毒瘤。

这些亡命徒藏匿于京师深广的地下排水系统中,以“无忧洞”为据点,干着各种不法之事。

这些亡命徒不仅自己逃避法律制裁,还常常盗匿妇人,将其藏于洞中,之后或是供自己淫乐,或是卖到外地青楼,更恐怖的是,甚至有以残杀妇人为乐的。

这些亡命徒还趁着年节等时机,在大街小巷拐带小孩,使得众多家庭骨肉分离。

小孩被拐入洞中后,命运十分悲惨,男孩被迫接受扭曲的“教导”,长大后成为他们的新干将,继续为非作歹;

女孩则或被卖到青楼,或被迫留在地下从事不堪的营生。

更加残酷的是,甚至有采生折割的事情发生,有人丢了孩子,然后几年后看到在某处乞讨的残疾孩子,竟是自己丢失的孩子!

苏允看了调查的资料,陷入了沉默。

在他看来,这些亡命徒的行径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无数家庭的幸福,让普通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可谓是恶迹斑斑,令人深恶痛绝。

为官一任,便要造福一方。

他苏允虽然生性懒惰,但在这等灭绝人性的恶行面前,他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苏允既然决定要做,便愿意沉下心去调查分析。

他先是寻了衙役进行一波问询,得到了相对来说比较粗糙的消息,随后又寻阿虎瘌痢头这些原本街面上的无赖子进行咨询,得到的消息更全面了一些。

在之后,苏允又寻了街面上的乞丐进行问询,这些人有不少是住在无忧洞下的。

这会儿得到的消息便更加全面了。

经过高强度的调查,苏允将住在无忧洞里的人做了分类。

一类是必须解救的,便是被拐进洞里的妇女儿童,这些人都是无辜的,必须予以解救。

一类是可以争取的,便是在汴京城没有栖身所在的苦命人,比如一些乞丐、苦力、小偷小摸的人,这些人可以争取过来。

还有一类便是需要彻底消灭的,便是一些亡命徒,拐卖妇女,采生折割都是这些人做出来的,这些人必须坚定剿灭!

看到苏允寻找很多人做这个调查,邓起有些担忧道:“监州,您就不怕让无忧洞里的人知道我们要准备对无忧洞动手,让他们有所准备么?”

苏允笑了笑,道:“我不仅不怕他们知道,甚至还希望他们都知道,这就是个阳谋。

我就是在告诉底下的人,我们南衙就要开始围剿无忧洞了,无关人员赶紧出来,不要遭了无妄之灾,这样也可以减少无辜之人的伤害。”

邓起闻言恍然大悟,道:“这般一来,除了那些血债累累,跟被拐进去的妇女儿童,其他的人可能都会跑出来的。”

苏允点点头道:“还不够,这些人要不是无路可走,不会遁入地下当一只耗子,过不见天日的日子的。

这些人可能连死都不怕,怎么会怕开封府?

所以,一是要有所震慑,二则是要诱惑他们出来。”

邓起挠了挠头,道:“这不容易吧,里面的人可不少,总不能给他们发钱吧?”

苏允摇头道:“只发钱不行的,那不是长久之计。

这一次发钱将他们诱出来,但多少钱才经得住?

完了他们又要回去的,到时候里面又要滋生出来罪恶,我们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

邓起为难道:“这可不好搞。”

苏允点头道:“我听说朝廷继承了前代设立国家救济机构的作法,在京城开封设立城东和城西两个福田院,负责收养鳏寡孤独的老年人与孤儿,以及城中衣食无着的饥民,此事应该是真的吧?”

邓起闻言点头道:“此事为真,而且由于需救济贫苦老年人的数量很多,嘉佑八年英宗还增置城南、城北两个福田院,与以前设立的共为四院。

每当严冬来临、朔风吹号、寒雪纷飞之时,也正是福田院最为忙碌的日子。

要不是最近城中动乱,我们衙中主管这些的官吏,就要到大街小巷巡行,把无依无靠或流浪街头的老年人、失去双亲的儿童以及乞食街头的饥民,都一起收容到福田院中住宿了。福田院收养的人数,平时有定额的限制,但在冬天则可以额外收养。

每天由福田院负责官吏把收养人数上报中书省,由国家左藏库按规定拨给相应的钱米。

不过,这个吸引力可能还是不够的。”

苏允诧异道:“怎么,有吃有喝的不愿意么?”

邓起笑道:“也就是天冷的时候可以供点吃喝,天气转暖了,老年人们可以自由行动时,朝廷就会停止钱米供给。

若是一年四季都供给的话,那哪里撑得住,估计天下贫民全都跑汴京来了。”

苏允了然点头,这个时代跟后世不同,后世的物资之丰富,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但这个时代,若是有个地方可以白吃白喝,估计消息一传出去,立马天下轰动,许多贫困百姓都会汹涌而来。

这倒是个麻烦。

苏允皱起了眉头,他原本想着将这些人吸引出来,送进福田院,这样可以减少里面的人员,但这个时代的现实根本不能这么做,因为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宋还是不够富裕、粮食不够充裕、就业机会太少!

若是如同后世那般,只要有手有脚,愿意干活,好的生活过不上,但吃饱肚子,穿上一身足以暖身的衣服,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在这个时代,若是没有技能,没有出身,没有田地,若是身体还有些隐疾的话,真的会饿死的。

甚至一些小康家庭,一旦遇上个干旱水涝的,都有可能因此妻离子散。

说到底就是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苏允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最后轻轻吁了一口气,这就是为什么无忧洞始终能够存在的缘故。

只要社会的财富没有积蓄到一定程度,社会没有能力给大部分人提供工作,朝廷没有能力覆盖这些没有办法立足社会的人的时候,那么这无忧洞就永远无法根除。

不过苏允并没有放弃治理无忧洞的想法,他没有办法彻底根治无忧洞带来的伤害,但至少可以给汴京的百姓一段时间的安宁。

苏允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既然朝廷没有办法承担这个付出,那他搞一个盈利大些的产业,这个产业的产出,专门用来扶贫救孤不就好了?

到时候用这个产业来吸纳一些可以参加工作的青壮,一些还可以动弹的老人家也可以利用起来,至于实在动弹不了的,那就直接送进养老院养起来。

嗯,很好,成功给自己又增添了一项任务。

苏允微微摇头。

这都算什么事。

邓起见苏允摇头,立马道:“监州,您听下官一句劝,这无忧洞咱们还是别碰了,太麻烦。

这无忧洞的历史跟从汴京城诞生那一日开始,便一直延绵至今,历代知府不是没有尝试过打击这无忧洞,但每次都只能无功而返。

当然啦,您的能力自然不是历代知府能够比拟的,但无忧洞天生就是个黑暗世界,地面是我们的,下面是他们的。”

苏允笑道:“问题不大,只是稍微麻烦了些,能搞定。”

邓起心中不是很相信,但也只能点头,心想碰了壁之后自然就老实了,到时候再善后吧。

当夜苏允回了府上,召来阿回阿虎。

苏允问道:“你们可有一些琉璃厂的人脉,我要收购一些琉璃厂。”

阿回摇摇头道:“这方面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但知道哪里有琉璃厂,阿允你若是需要,我可以去收集这几家琉璃厂的信息,且找到后面的东家,到时候再跟他们去谈收购的事情。”

苏允点头道:“嗯,一是收购琉璃厂,二是要收集一些技术比较高超的琉璃制作师父、铁匠师父、木工师父的信息,我有用。”

阿回喜道:“阿允,我们要搞琉璃厂么?”

苏允笑道:“琉璃没有什么好搞的,我们搞点更厉害的,我要制作一种无色的琉璃,看着就跟无色水晶一般,这种东西我叫它玻璃。

用这种玻璃,可以制作出来很多高端的器具,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制作出来更多实用的东西。”

阿回喜道:“这什么玻璃肯定能够挣大钱,那咱们苏府又有更多收入啦。”

苏允笑道:“这个算是苏府的,但营收所得,却是不入苏府,而是要用来筹办几家大型养老院的。”

阿回与阿虎面面相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8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