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六章 乔迁之喜!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苏允则是回了苏府,跟苏辙说起此事,苏辙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笑道:“你一个读书人,还信这些呢?”

苏允苦笑道:“毕竟发生过那种事情,不整点法事,心里总是毛毛的。”

苏辙轻笑摇头,道:“考得还不错?”

苏允点头道:“还行,应该能上榜,而且这次主考官乃是黄履,所以上榜应该问题不大吧。”

苏辙想了想,道:“黄履是子厚他们那一派的,想来应该问题不大了,只要过了会试,殿试是不黜落的,你这进士出身也就稳了。”

苏允笑了起来,这段时日跟做梦似的,不仅写了书,现在连进士都有望。

他在眉山的时候,何曾有过这样的奢望。

连着在黄州的时候,他亦是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很难考中进士。

但从黄州开始,跟着苏轼抄写汉书,学习公文写作,学诗词,后来为了写三国演义而猛啃三国志,文言文功底以及辞藻也渐渐积累起来。

而为了写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两本书,他算是将五经以及孟子、论语等的原文以及各种注疏全都啃了下来,在经义上的积累之雄厚,亦是骇人听闻的。

一般人考科举,一开始可能会通读五经,但一旦确定本经,便将其他五经给抛弃,专心研究本经。

哪有苏允这样的,将五经、孟子论语全都统合起来看,为了将其整合进一本书里,更是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这等功夫,其他读书人哪有功夫去做。

如此一来,他反而获得比其他读书人更多的好处,他在经义上的功夫,远比其他的考生要深厚得多,原本的短板,反而变成了最长的长处。

至于策论上,写过书的朋友都知道,当你习惯写书后,你看问题的角度与深度都会比单纯吸收知识更为巧妙与深入。

读书的人是去认识别人构建出来世界,而写书的人则是去创造一个世界,其中的难度与区别是很大的。

所以,原本苏允认为很艰难的东西,在他不知不觉做了一些事情之后,竟是轻而易举的达到了?

想一想也是有趣的很。

想到再过些时日,自己便是大宋朝的进士,这种感觉令得苏允觉得有趣极了。

苏辙见苏允露出笑容,以为苏允是因为有望中举而觉得高兴,也跟着笑了起来,道:“此次中举后,跟章家女的婚姻也该提上日程了,人家章若毕竟年纪比你大些,不能再拖下去了,你觉得呢?”

苏允笑道:“全凭叔父做主便是。”

苏辙哼了一声,道:“我哪里做得了你的主,算了,这事便交给我来安排吧,你安心准备殿试便是了。

虽说殿试黜落,但进士排名对官途影响极大,状元郎比之榜眼探花又有优势,三甲比后面的排名又有优势。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争取靠前的名次。”

苏允从善如流,笑道:“是,都听从叔父的,不过我这两天打算搬过去新宅子那边,这几天要忙碌一些。”

苏辙想了想,道:“伱要入住新宅子那边,乔迁宴有打算办么?”

苏允摇摇头道:“没有想过这个。”

苏辙摇头道:“得办一办,别的房子也就罢了,这宅子之前的确是发生过不好的事情,须得办个十分热闹的乔迁宴,用喜气冲一冲。”

苏允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别说这个年代了,就算是在后世,乔迁的时候也要找亲戚朋友什么的一起来热闹热闹,有讲究的,连租房的时候,也要叫上大帮朋友过来热房。

何况这宅子里发生过两起那么可怕的命案,若是不冲一冲,住的人心里终究是有些疙瘩的的。

苏允笑道:“行,我想想一想啊,我能请什么人,嗯,太学里的同窗,文煌华等二三十人应该可以来。

然后请上叔父一家,章叔一家,在外面摆上几桌,让阿回阿虎他们在外面吃,这人也不少了。”

苏辙笑道:“也可以了,不过,其他的人不请了么?”

苏允嗯了一声,道:“还有谁?我在这汴京认识的人不多,这些就是我认识的所有人了。”

苏辙笑道:“真的是全部了么?”

苏允想了想,苦笑道:“倒不是不认得,就是他们地位太高,我也请不来啊。”

苏辙摇头道:“他们来不来是他们事情,但你若是不请,那就是你不对。

比如说你解试时候的座师胡宗俞胡知府,上次你临时去崇文院,算是突发事件,但这次你乔迁却不请他,若是他知道了,以后你们可能就要成仇人了。

还有官家,宅子是官家赐给你的,你办乔迁宴,总得送一份请柬给官家,官家肯定是不会来的,但总得感谢、知会一下。

哦,是了,其实还有这次的会试座师黄履黄尚书,你去请他肯定不会来,但态度总得做出来是不是?”

苏允听得连连点头,人情世故他不是不懂,只是这个时候跟后世还是有所区别。

毕竟在他眼里看来,他跟苏辙所说的这三位地位相差太多,根本就没有递请柬的资格。

毕竟这三人一个是开封府知府、一个是礼部尚书,一个是当今官家,地位一个比一个高,他苏允连个九品官都是不是的白身,哪有资格去递请柬?

所以他是全然没有往那方面去想。

苏辙笑道:“你的想法得改变一下了,你虽然还没有当官,但你可不算什么白身。

你有《四书章句集注》一本书在身,一个当世经义大家身份在这儿,连官家都不敢忽视你。

你若是去朝廷其他大官门口求见,没有谁敢将你拒之门外的。

就是这个请柬送过去,或许他们不会前来,但总得回一张回帖,告知你他们因为什么事情能够忙碌而不能前来。

还得随上一份不薄的礼品,才算是全了礼气。”

苏允点头笑道:“明白了,不过这样的话,至少得等会试公布榜单之后再办了,黄尚书还在贡院里面呢。”

苏辙点点头笑道:“那就往后稍微延一下吧。”

此事便这么定下了,离着开榜时间还有段时间,得到三月份,也就是杏花开时,因此这榜也称杏榜。

这会儿是二月中,还有十几二十天时间。

不过对于苏允来说,若是要请这么多的客人,需要准备的可不少,时间也就堪堪够罢了。

首先得准备吃食,这种宴席档次得高一些,你请了大人物,便不能随便糊弄了,他们不来也就罢了,真要来了,东西太差的话,面子上终究过不太去。

但是一旦涉及到比较高端的食材,有时候现卖是很难买到的,提前几天都不好搞,提前个半个月却是刚刚好。

第二天,苏允带着阿回阿虎等二三十人,浩浩荡荡去了宅子里开荒。

这房子虽然常有修缮,但毕竟有两三年没有住过人了,总得好好收拾一番。

苏允带着人到了之后,先是将里面所有的家具给搬出来处理掉,虽说这些家具都十分高档,但毕竟里面死了人,能不要就不要。

这些家具也不用扔掉,寻了汴京二手市场的人来收购便是了,这一块阿虎他们有熟人,直接全部都拉走。

随后便是十分仔细地洒扫尘除,每一个角落都要打扫到位。

苏允安排完这些事情,带着阿回阿虎等人去了家具市场,开始选购家具。

本来时间若是足够,其实应该全都现打家具才是,用一些好的木材来打,但现在时间比较紧凑,便买现成的便是。

好在有瘌痢头的叔叔带路,寻了好几家的家居行,才算是凑够五进的家具。

家具陆陆续续进场,苏允则是寻到了遇仙正店,所谓正店,便是大型的酒楼,有酿酒执照的,遇仙正店就在宅子不远处。

要办一个这么大的宴席,苏允自己可搞不来,不如承包给酒楼,让酒楼来准备,才能够达到要求。

毕竟酒楼的厨师、菜品才是最专业的的,何况还要有一二十张的桌子,百来把椅子,都自己来买的话就太浪费了,包给酒楼就省事多了。

苏允跟酒楼交了一千贯的押金,随后跟掌柜确定好桌数以及菜单。

这些事情安排好,苏允便开始写请柬了。

阿回阿虎这些人算是自己人,自然不用写。

苏辙一家是亲人,自然也不用写,但章惇一家却是得礼节做足,给写了一封。

另外还有官家、胡宗俞以及黄履三人,这都是得写请柬的。

文煌华等人虽然是同窗,但关系也没有到可以招呼一声就来的地步,也要一一写请柬。

所以这工作量也不算低。

写完之后,苏允又上苏府、章府询问苏辙以及章惇,将名单给他们看看,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

苏辙给加了两个人,一个司门郎中吕陶,一个史馆检讨张耒。

吕陶乃是四川老乡,平日素来交好。

张耒则是在熙宁四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其弟话别。

张耒得以谒见苏轼,颇受青睐,自此便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客,并在东坡引荐下,应举姑苏。

苏辙大约是想将自己的人脉尽数介绍给苏允之意,不过想了半天,也就添了这两人。

苏辙叹息道:“我的这些朋友们,俱都被贬谪去州县啦,等以后有机会,再给你介绍吧。”

苏允赶紧安慰苏辙,道:“叔父,您放心吧,总会回来的。”

苏辙摇头而去。

苏允去了章府。

章惇看了苏允的名单之后,笑了笑,添加了一些,苏允一看,顿时有些吃惊:“请他们么?”

章惇看了一下苏允,笑道:“怎么,不合适?”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4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