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今天8k)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张清荷与元宝儿进了龙津桥侧的一个茶社,点了两杯茶,几个茶点,听着说书先生在讲三国演义。

这会儿正讲到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说得极为精彩,只是在座的人心思并不在这上面,因为时不时便有报喜的声音在街上呼啸而过,每一次总会令得茶社里客人议论纷纷。

说书先生见状,便知道今日这生意是不太好做了,干脆板子一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后,笑了笑道:“今日乃是解试放榜,想来大家也无心听三国了,既然如此,不如我来给大家讲讲关于解试之事可好?”

此言一出,客人们倒是纷纷笑了起来。

“先生你讲就是,若是讲得好,这赏钱也是少不了。”

“对对,讲讲,讲讲,讲得好,给你几十大文,赏你吃个烤鸡。”

“快讲快讲!”

“……”

客人纷纷催更。

说书先生笑了笑,却是不慌不忙,板子一敲,待得客人安静下来,开口笑道:“却说今年之秋闱,乃是变法之后的第二次科考,科考从以前的诗赋为主更换为如今的经义策论为主,正是朝中君臣认为可以选拔出真正人才的举措。

原本效果如何,现在时间尚短,尚未可知,但今年却是忽而冒出来一本《孟子集注》,重注孟圣人之经典《孟子》,此注据说极为精彩,尽阐圣人言,直接将孟圣人抬进文庙之中,可谓是功德极大。

这也应了当今圣上对科举改革之大功德,若非圣上支持对科举之改革,提升对经义的重视,又如何能够涌现出来这么一本集注?

所以啊,当今圣上功在千秋矣,当然,圣上之功德自不由老朽来说,今日所要说的主角,便是这《孟子集注》的作者苏允苏大家!”

此时忽而有人惊咦了一声道:“刚刚先生所讲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不就是苏允么,他们是同一个人么?”

说书先生乐得拍了一下板子,道:“可不是么!若非有这个渊源,老朽不过一说书人,怎么会关注到经义这等高到天上去的事情,咱没这资格啊!

但既是三国演义作者苏郎的事情,我的衣食所系,或者说,跟各位一样,都是我的衣食父母,就不由得我不关注了。

大家或许对苏大家不太了解,今日便跟大家说说这苏大家。

话说这苏大家啊,可不是什么寻常人。

他出身眉山,乃是眉山大族苏氏出身,苏氏最近几代出了好几个大人物,一个苏老泉,苏老泉有儿子,一曰苏轼苏子瞻,二曰苏辙苏子由。

嘉佑二年,苏老泉率二子苏子瞻、苏子由进京赶考,二子同榜登科,震惊整个汴京……”

“先生,说苏允就说苏允,你说那么多其他人作甚?”

说书先生一笑,道:“马上马上!这苏允,正是眉山苏氏族人,前两年,乌台诗案发,苏子瞻、苏子由皆涉案其中,被贬谪偏州,时人皆道眉山苏氏没落矣。

然则两年后,眉山苏允横空出世,一首临江仙初成名,一册三国演义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经济兵事、治国理政无有不包,随后一首青玉案震撼整个汴京城,从此后,元夕词一时绝唱。

此时已有人道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然则,便在不久前,苏大家一册《孟子集注》,生生将孟圣人抬进文庙,将子部《孟子》一书拔擢入经部,与五经并肩而列。

苏大家此时已是儒家大贤,诸位若是见之,可尊他一声苏子!”

此时又有人大声道:“你不是要说科举么,怎么老说苏允,是,他是厉害,但与科举又有何干?”

说书人一拍板子,笑道:“嘿,巧了,这次解试,苏子参加了呀!”

下面有人笑道:“苏允参加了,那可有好戏看了,他现在是儒家大贤,若是连一个解试都过不了的话,可就闹笑话了。”

元宝儿听到这里,低声跟张清荷道:“姐姐,那苏郎要是考不上的话,可真是丢脸了。”

张清荷心中亦是有些担忧,心道苏允被抬得这么高,这要是没有考上,那可真是有些下不来台了。

又听得说书人笑道:“诸位可别这么说,苏大家擅治孟子,但孟子只是兼经,在科举之中不是本经,所以要求苏大家一定得中举这是不对的。

科举这个事情,不是你才华横溢便一定可以中的,唐朝时候的昌黎先生(韩愈)六次落榜,本朝柳七先生屡试不中,但谁能说他们才华不足?

老朽之所以跟大家说苏大家,是因为老朽实在是钦佩苏大家的才华,我日日讲三国演义,但诸位却是不知道其作者之详细情况,实在令老朽遗憾。

所以今日借着科举,让大家了解一下苏大家,可不是让大家来看苏大家笑话的。”

下面有人冷笑道:“你钦佩你就钦佩,但不妨碍我们嚼舌几句,这苏允这么大名气,若是连一个小小解试都过不了,那可真是要令人怀疑了,他那孟子集注,不会是被人代笔的吧?”

“哈,不是不可能啊,他那叔父苏辙,正是那段时间回的汴京,而据我所知,那苏辙的本经便是孟子,嘶,这么说来,里面似乎大有文章啊!”

元宝儿闻言大怒,便要拍桌而起,却被张清荷给止住了。

元宝儿低声怒道:“姐姐,你干嘛不让我说,那苏郎虽然眼瞎,但他的才华却是绝对有的,人品也是很好,不可能让人代笔沽名钓誉的,我要为他正名!”

张清荷脸色凝重道:“不对劲!这些人是有谋而来的,他们是要坏了苏允的清誉!”

元宝儿闻言悚然一惊,道:“那我更要为他正名了!”

张清荷起身,道:“我们走!”

元宝儿赶紧跟上,跟在张清荷后面,张清荷走得很快,元宝儿要小跑才能够跟得上。

走了一段,元宝儿赶紧追上,道:“姐姐,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张清荷道:“去茶社。”

过了龙津桥,再走一段到了杀猪巷,那里有一个茶社。

张清荷带着元宝儿进去,果然听到里面有说书先生在说苏允,而且说辞跟龙津桥那边的说书先生所说差不多,说法都是钦佩苏大家,要为大家介绍云云,但转而就被质疑代笔云云。

张清荷又起身去另个茶社,亦是一般。

张清荷神色愈加凝重,道:“有人要坏苏允的声誉,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用心极为险恶!三人成虎,若是任其成为风潮,那苏允写出孟子集注积累的名分将被彻底毁掉!”

元宝儿急得跳脚,道:“那怎么办啊姐姐?”

张清荷道:“别的咱们做不了,但我们要立马去知会苏公子,他有叔父,或许有办法!走!”

然则走了一段,她们才忽而想起来,他们根本不知道苏允住在哪里。

张清荷想了想,道:“去苏府,苏辙是官员,他的住处应该很好问。”

便在二人商议对策之时,街上又有报喜声音驰骋而过。

“眉山苏允公,开封府试头名,解元公!”

两人赫然抬头。

“眉山苏允公,开封府试头名,解元公!”

声音再次驰骋而过,这会儿两人都听得真切,尽皆露出惊喜之色。

元宝儿大喜拍着手掌跳了起来:“这下好了,看谁还敢说苏郎的才学是假的,那孟子集注是抄的!”

张清荷眼中有着喜色,但慢慢地脸色又变得凝重起来。

元宝儿愣了愣道:“怎么了,姐姐?”

张清荷道:“就算苏公子高中解元公,但这种谣言一出来,便再也无法遏制了。

毕竟科举是科举,经义是经义,经义大家是何等身份?

给圣人经典做注疏需要的经义底蕴何等深厚,又岂是科举可比。

而且,这次是解试,但还有一个礼部试跟殿试,苏公子难道还能再拿一个会元跟状元吗?

但凡有哪一次考得不理想,那这种谣言便会再次甚嚣尘上!”

元宝儿瞠目结舌,道:“那苏公子这是一辈子都洗脱不了清白了么?”

张清荷摇摇头道:“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们必须找到苏公子,将此事告知他,让他有所准备!”

元宝儿连连点头。

……

如同张清荷所料,苏允果然是不敢去贡院那边露脸,就藏在苏府里面。

章择还带着诸多健仆来苏府布防,在门口院墙把守,生怕有人闯进来。

苏允有些吃惊,问这是作甚,章择说是章若安排他过来的。

苏允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但也感受到若姐对他的着紧,心下也是颇为感动。

有章择布防,苏允倒是安心答题,解试之事,他并没有特别在意,想来榜上肯定是有名的,至于解元什么的,苏允并没有想太多。

其实就算是苏辙答的题,也未必就能稳拿解元,这个东西其实是挺考验运气的,若是主考官就不喜欢苏辙那一款的策论,那落到后面也是可能的。

至于官家会不会有所安排……呵,都把题给泄露出来,自己这边还考不好,那官家估计都得臭骂自己一顿了。

所以,大约就是一个排名靠前的位置,也没有什么好期待的。

不过可能真正的原因是——就算是解元又如何,不是自己考的,难道会有什么成就感?

在苏允写完经义题,已经是到了十点多十一点的模样,但还没有人来府上报喜。

苏允倒是泰然自若,但章择却是坐立不安了。

“诶,居正,你说他们会不会跑太学去了,他们以为你住太学呢,要不我让人去那边看看?”

一会又道:“诶,居正,你这次题应该答得好吧?”

苏允点头道:“应该是可以的。”

章择连连搓手,道:“那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来呢,他们是不是不知道苏府怎么走啊,哎呀。”

苏允安慰道:“可能是名次比较高吧,名次越高越是后面?”

章择连连摇头,道:“怎么可能,最多就分两次贴,但绝对不会差太多,怎么可能差那么久?”

苏允抿了抿嘴。

一会章择又道:“他们肯定是没有找到路,我去贡院那边看!”

说着章择就往外面跑,苏允没有叫住章择,随他去吧。

此时却是有人喊道:“眉山苏允公,开封府试头名,解元公!”

诶?

苏允挑了挑眉毛。

真考了个解元公?

哎呦,我真……我叔父真牛逼啊。

章择风一般卷了进来,大喜着又蹦又跳,道:“居正,你是解元公,你是解元公了!哈哈哈,你是解元公了!哈哈哈哈,等春闱考了进士,我姐就可以嫁你了,哈哈哈,我要解脱了,我要解脱了!哈哈哈!”

急匆匆招呼下人抬着两筐铜钱出去的婶娘看到章择这般模样,顿时吃惊道:“章世兄这是怎么了?莫不是犯了癔症?”

苏允笑道:“没事,婶娘,外面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婶娘笑道:“放心,交给婶娘就是了,你赶紧看着章世兄,别真出什么事情。”

章择已经不太好意思停了下来,道:“婶娘我没事。”

婶娘见章择没事,带着风出去洒喜钱去了。

苏辙今日专门告了假在家里候着,此时也听到声音,从后面过来。

苏允看苏辙面有得色,笑着拱手道:“还得是叔父您……指点的好。”

苏辙看了一下章择,笑道:“不全是我的功劳,你章叔父要居首功。”

两人相视一笑。

两人说了会话,婶娘进来了,神色有些迟疑,尤其是看了一下章择。

苏辙稍微一思索,直接道:“怎么?”

婶娘道:“外面有两个女子来寻居正。”

章择立时浑身都紧了起来,眼神都变得神经兮兮,像极了一只护食的狗子。

苏辙神色不变,与苏允与章择道:“走,一起去看看。”

苏允不由得点头,苏辙不愧是苏辙,这会儿就是不能遮遮掩掩,若是遮掩,反而显得心中有鬼,越是坦荡,越不会令人质疑。

果然章择身体都放松了一些。

然则见到来人,苏辙顿时勃然大怒,因为他认出来其中一个便是之前在黄州见过的那个九江楼的丫鬟!

这女子怎么这么不知廉耻,竟是从黄州纠缠到了汴京?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3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