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八章 若不成,请归田!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赵顼见到苏允,有些恹恹的脸上露出笑容,道:“居正,来了。”

苏允见得赵顼面有暮色,想起这位不过三十来岁,亦是有一腔雄心壮志,虽然所作所为未必全是正确之事,但只要愿意去做,敢于去改变现状,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如今却是因为永乐城之败,而颓丧衰老至此,就是苏允,也免不得心下有些难受,一开口便有些哽咽,道:“官家……”

赵顼哪里不知道苏允在想什么,笑道:“最近朕卧病一段时间,是憔悴了一些,但问题不大,将养将养就好了。

哈哈,你今日来了也好,菜洞子上了一茬子菜了,你应该知道此事吧?”

苏允闻言摇了摇头道:“臣最近没有去蔡村,并不知道此事。”

赵顼笑嗔道:“虽说你将其交给了朝廷,但毕竟是你一手做起来的经营,你也该关注关注嘛。

居正,你可知道,第一茬的菜卖了多少钱?”

苏允笑道:“可有百万贯?”

赵顼大笑道:“少了!你们对产量的估计有些少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统计,每个地洞子每一茬可采摘的蔬菜瓜果可不止二百斤,现在的产量是每洞三百斤,也就是说,现在五千个地洞子,可以采摘一百五十万斤,最近的行情也是坚挺,每斤蔬菜瓜果都能够卖到两贯钱,所以,光是第一茬,便卖出三百余万贯了。”

赵顼感慨道:“此次永乐城大败,二十万大宋好男儿丧命西北,我大宋与西夏形势易矣。

要接受这一点很难,但后面的抚恤工作更加艰难,二十万人啊,这抚恤善后工作若是不做好,那可是要动摇国本的。

抚恤就要用钱,可国库哪里还有钱,还有有你啊,居正,这地洞子可是来得太及时了!

首期三百万贯,归属朝廷的是二百七十万贯,用来支付抚恤金等,正是合适!

若不是有这地洞子,朕不仅要头疼前线,这后面的抚恤善后,更是要让朝廷焦头烂额啊。

居正,你很好!”

赵顼对苏允十分赞赏。

苏允赶紧道:“官家,您谬赞了。”

赵顼哈哈一笑道:“你别跟其他人学,你做出这么大的功劳,别太谦虚,年轻人就该得意须尽欢嘛。

哈哈,朕听说了,那樊楼柳香兰爱慕与你,甚至自荐枕席,美人恩重,可不好辜负,你赶紧将其纳入房中。

还有那九江楼的张清荷,也是如此,该拿下就拿下,少年人就该如此!哈哈哈哈!”

苏允:“……”

不是,你们一个个的,不是大宋官家就是朝廷宰执,怎么一个个的这么八卦?

苏允哭笑不得道:“官家,您就别笑话微臣了,那张清荷不过是借臣摆脱九江楼,这柳香兰,微臣看来也是如此。

而且,微臣志不在此,臣今日来,乃是……”

赵顼笑道:“朕听说你最近在调查无忧洞,你是想要替京城百姓除掉一害吧?”

苏允点点头道:“是,臣想除掉无忧洞里的亡命徒,还想要让汴京百姓十年之内可以放心让女眷孩童上街。

因此准备收购几家琉璃厂,研发出来一样稀罕物,届时这稀罕物挣来的利润,可用于开设几家养老院,以减少无忧洞里的人流。

无忧洞里没有人,便不会滋生罪恶。”

赵顼眼睛一亮,道:“釜底抽薪之计!这可是大好事啊,你须得用心去完成此事,你若真是能够完成,朕必不吝惜官位。

你现在是承议郎,到时候朕拔擢你为朝散郎,直接越过朝奉郎,差遣给你一个起居舍郎,再给你加一个馆职!”

旁边的孙思恭顿时瞪大了眼睛。

苏允笑道:“此事该怎么操作,微臣已经尽数交给了南衙录事参军邓起,他做事踏实,定然可以将此事完成得很好。”

赵顼皱起了眉头。

孙思恭赶紧道:“苏大家,今日官家一再说起旁事,意思难道你还不懂么?”

苏允看着赵顼的神色,神色坚定道:“官家对臣的心思,臣何尝不明白?

不过,臣想去西北,是想去看看,那西夏到底有多么难缠,竟然可以抵挡大宋朝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杰而岿然不倒。

若是可以的话,臣愿意替陛下扫荡西夏,将其重新归入华夏!”

赵顼深深看着苏允,然后深深叹气,道:“西北之事,暂时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十年,朕想好了,以勤修内政,休养生息为主,不再妄动刀兵!”

话是这么说,但赵顼的神情分明就是不甘。

苏允点头道:“微臣明白,臣就是想去西北学习学习,以后若有机会领兵,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赵顼忽而有些愠怒起来道:“居正!朕说了,接下来十年,朕都不会再动刀兵了,你还去西北做什么!

去那里浪费生命、浪费才华么!你在这汴京城里,有朕看顾着,你只需好好地给朝廷立功,朕会吝惜提拔与你么?”

看着忽然愠怒的赵顼,苏允心中却是没有半点惧怕,而是道:“官家,您要微臣做一个只想着往上爬的人么?

朝廷不缺替您治民的文官,但缺懂军事、能开疆拓土的文臣,臣还年轻,多学点东西,等到官家您认为时机成熟了,臣愿意替官家您带兵出征!”

赵顼喘了口粗气,道:“朕已经跟诸公们承诺,以后再也不轻言动兵,或许就跟仁祖一般,定川寨之战后,再不言军事,那你岂不是一辈子都要扔在西北?”

苏允神情坚定道:“官家,若是如此,臣也认了!”赵顼深深看着苏允,许久之后才道:“可是你不是一般的文臣啊!

你入仕以来,又是替朕清明南衙,又是整顿仓场库务,给朝廷追回多少财货?

又替朝堂开辟了一个大财源,几乎可抵六分之一的岁入。

你说,朕怎么会放你去西北耗费年华,你明明可以在汴京替朝廷做更大的贡献的啊!”

苏允笑着道:“官家认为,如今的大宋,缺的是钱么?”

赵顼忍不住笑道:“谁会嫌弃钱多的,朝廷虽然岁入已经是有宋以来最高,但依然是到处要用钱,哪有够的时候!”

苏允笑道:“可是钱再多,难道就能解决大宋朝面临的问题?”

赵顼沉默了一下,道:“西北之事已经糜烂,非人力可挽回矣。”

苏允点头道:“官家可想过,一个小小的鸡蛋灌饼,能够年入数十万贯,惠及几万家庭?”

赵顼不明所以看着苏允。

苏允又道:“官家可又曾想过,一个地洞子,竟然能够创造出来六分之一的岁入?”

赵顼没有说话。

苏允又道:“官家又何曾想过,一个小小通判,直接一个检阅库房,便将左右厅全都送去大理寺?

还有,困扰汴京上百年的无忧洞,以臣的方式去做,定然可以保得十年清明。

微臣说这些不是为了表功,而是为了告诉官家,臣在经义上的造诣,不是只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事方法。

这套做事方法,可以用来挣钱,可以用来反贪,可以用来铲除罪恶,亦可以用来整肃军队!

官家,您给臣三年时间,您给臣多少兵马,三年之后,这些兵马将会成为大宋朝最为精锐的兵马!”

赵顼定定地看着苏允,好一会之后才道:“居正所说,可有信心?”

苏允断然道:“臣可以立军令状,臣若是不能完成,请归田。”

赵顼顿时笑了起来,道:“你这小子的惫懒性子朕可是知道的,让你归田,你反而要如释重负,朕可不会如你的愿。

这样吧,你想要去也行,朕只给你……嗯,一年时间,也无须让这支兵马成为大宋最为精锐的军队,只需要能够成军,有还不错的战斗力,那朕便让你整顿更多的军队,你觉得如何?”

苏允闻言喜道:“臣遵旨!”

赵顼摆摆手道:“去吧,将手头上处理一下,朕帮你安排。”

苏允赶紧点头道:“谢谢官家,那臣先告退了。”

赵顼点点头,忽而道:“你说那录事参军邓起做事稳重,可担清理无忧洞一事?”

苏允点点头道:“调查无忧洞之事,他从一开始便跟着臣一起做的,此事除臣之外,便是他最为了解了。”

赵顼点点头道:“可当担得起一判官?”

苏允笑道:“自是当得。”

赵顼点头道:“行,那你把手头上的工作交接给他吧。”

苏允顿时一喜,这是要提拔自己心腹之意了。

赵顼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你手下总得有一些帮你做事的人,你自己须得多加培养,亦要仔细甄别。

否则以后你官位渐高,靠近你的人想法各异,指不定会有人背刺你,这个时候与你相近的人,想法反而纯粹一些。”

苏允这下子心里真是有所触动,毕竟一个皇帝,能够为臣子着想到这种地步,甚至有些帮臣子结党之意,君恩到了这种地步,何止是恩重如山!

赵顼见得苏允感动神情,心里十分畅快,因为苏允总是云淡风轻,就算是给他封官,也不见他多高兴,现在能够看到他真情流露,心中自然是十分高兴。

赵顼兴致勃勃道:“此去西北,可需要带些值得信任的人过去,一并说来,朕给你安排安排。”

苏允眼睛一亮,那他可就不客气了。

苏允想了一下,道:“臣的确是想要几个人,有些认得,但有些只是听别人说过一嘴,亦是不知道其官位高低。”

赵顼点头道:“你只管说,能给的朕不会吝惜。”

苏允压抑住心中的兴奋,道:“谢官家,臣是回去之后给您一个名单,还是现在说?”

赵顼道:“孙大伴,记录一下。”

苏允赶紧道:“臣要三人,一个王舜臣、一个徐进,另外,还要一个郭成。”

赵顼皱起了眉头,这三人尽皆没有听说过,看向孙思恭,孙思恭赶紧道:“徐进奴知道,乃是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候,至于其他两人就不知道了。”

苏允赶紧道:“王舜臣乃是徐进部下,至于郭成,微臣不知道是听谁说了一嘴,说他颇为知兵。”

赵顼点点头,倒是不甚在意,若是没有听说过,说明官职不高,安排起来也简单,反而是好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1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