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一章 烫手山芋!(3k)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四方馆。

宋夏谈判团相对而坐。

西夏正使乃是党项皇族族,名李秉临,亦是西夏国王李秉常的族兄弟,而副使是一名汉人,名张尔白,其余便是一些随从。

而宋朝这边的阵仗便要大得多,参知政事章惇带队,中书舍人蔡京为副手,还有六部主事旁听。

双方坐下气氛并不愉快,由四方馆的人介绍了一下,然后谈判便开始了。

西夏那边首先站出来的是张尔白,张尔白开口便道:“尔等宋人无德,天下本太平无事,你们宋朝皇帝非要掀起事端,元丰四年,尔等无故兴兵数十万,侵略我大夏,造成我大夏数十万军民伤亡。

我大夏梁太后不堪受辱,因此兴兵反对侵略,终于将你们赶出夏境,你们不知道反思,反而在米脂之西建造永乐城以威胁我大夏,好在我大夏有名将,将永乐城毁去。

可是你们依然不肯善罢甘休,这一次还擅自入侵银州城、夏州城、宥州城,杀伤十余万军民,给我们大夏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痛!”

张尔白一脸的悲愤,随即提出来西夏的条件:

“……鉴于你们宋朝发动的乃是无道的战争,因此,对我们大夏所造成的伤害与损失,全都得你们来承担,因此,和议应当是从庆历和议的基础上来谈。……”

章惇蔡京等人眉头尽皆一皱。

这西夏使者铺垫了这么多,终于是图穷匕见了。

庆历和议对大宋来说面子上看着还算是不错,但实际上却是半点里子也没有。

且看具体内容,最重要的三条是:

1西夏首领元昊答应取消帝号,而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

2宋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

3重开保安军、高平寨等沿边榷场贸易。

第一条是宋朝的面子,而第二条便是失去了里子,至于第三条,虽然说宋朝在其中挣到了钱,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贸易,让西夏日益强大。

现在西夏使者直接便提出要在庆历和议的基础上谈,那就是说还要保护他们的利益了!

只听得张尔白道:“首先,为了照顾两国的面子,尤其是你们宋人的面子,所以,我们大夏可以不起帝号,而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

其次,宋每年赐予西夏的财帛等加倍,也就是说绢二十六万匹,银十万两、茶四万斤。另有其他岁时赏赐,合计绢三十万匹、银十四万两、茶六万斤;

你们也别嫌多,你们无端挑衅,杀入我们夏境之内,给大夏造成的损失何止千万贯,这点赔偿也算不上什么。

第三,须得重开保安军、高平寨等沿边榷场贸易;

第四,释放西夏被宋朝俘虏的所有士兵,包括叶悖麻等将领;

第五,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以北区域尽数归还西夏;

第六严惩擅自进入夏境烧杀抢掠的宋军,尤其是鄜延路总管苏允(他们从苏允贴的公告上得知他是鄜延路总管);

……”

张尔白陆陆续续念了十几条的条件。

章惇蔡京等人越听脸色是越黑,听到后面,甚至将章惇都给气笑了。

这西夏人是打了胜仗还是得打了败仗啊,听这些条件,那可是又打了个永乐城大胜吧?

这最重要的六条条件中,第一条与第三条也还算是合理,但其余几条,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西夏这次被居正打得这么惨,他们竟然还敢上来大放厥词?

现在是西夏打不下去了,他们还敢来提出要岁币翻倍,无条件释放俘虏,还敢要求宋朝惩治居正?

而更加令得章惇恼怒的是,西夏人竟然还敢要求宋朝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以北区域尽数归还西夏!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宋朝耗费数千万贯,数十万人的五路伐夏打下来的成果都要拱手让回!

章惇忍住了将气焰嚣张的西夏使者暴打一顿的想法,他在不久前还用朝芴将同僚给砸出血来,被罚铜五斤,这会儿若是再将西夏的使节给殴打了,那到时候可不止是罚铜了。

章惇听完这张尔白的话之后,微微一笑道:“张元是你什么人?”

此言一出,蔡京等人尽皆看向这个张尔白。

张元乃是有名的汉奸,原是陕西华阴人,本姓张,原名已不可考。

年轻时文武双全,“负气倜傥、有纵横才”。但是他科举运气很不好,几次考试均在殿试落榜,止步于不能直接出仕的“贡士”。

屡试不中的张元觉得自己在科举上没有气运,就和一个同样科考不顺的好友前往宋夏边境,准备投笔从戎以求军功立业。

但两人很快又碰了壁,驻守西北的将帅并不觉得他们有军旅之才。

于是后来投了李元昊,策划了好水川之战,李元昊就是采纳了张元先设伏、再佯败诱骗宋军入围、最后聚而歼之的建议,最终大败宋军并阵斩一万多人。战后看着尸山血海,张元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并署名“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发泄当年的抑郁。

这个人让宋人恨得牙痒痒的。

张尔白顿时怒道:“那是先父,你怎么敢这般这般无礼?”

章惇闻言冷哼了一声,再不看这个张尔白,与正使李秉临道:“我朝的方案是:

1.取消庆历和议的岁币;

2.双方交换俘虏(永乐城之败中,有数万军民没有被杀,而是被俘虏了);

3.双方按照现在实占区重新划定国界;

至于是否互市,我朝自然会讨论,若是讨论出来结果,自然会通知你们。”

此言一出,西夏使臣顿时大怒。

李秉临大怒道:“庆历和议签订至今已经有四十余年,这是夏宋两朝和平的根基,你们连庆历和议你们都敢废掉,看来是想继续打仗是么?”

章惇心中叹息,这个条件他原本亦是不同意的,但奈何王珪、张璪乃至于蔡确等人都这般坚持,他也是有些无可奈何。

之前苏允专门给他写信,说了若是谈判,定要将银州、夏州、宥州三州纳入谈判条件之中,能不能谈下来另说,但一定要给谈判留下余地。

但他在跟诸多宰执等人提出此事的时候,却被众人驳斥而回,章惇双拳难敌四手,连蔡确都不支持他,他又能够如何?

没想到现在这李秉临竟是像是被踩中尾巴一般跳了起来,这谈判可就不好谈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章惇淡淡道:“此一时彼一时矣,当下是什么局面,你知我知,你们不服气的话,那就继续打便是了。”

双方的诉求相差太大,自然是很难谈拢,双方唇枪舌剑,但还是闹了个不欢而散。

第二日辽国使者也加入了进来,并且压迫宋朝屈服。

辽国使者也并非与西夏一条心,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诉求而站在了西夏一边,果然,谈到了后面,辽国使者竟然也提出要增加岁币,并且要求宋朝割让河东路、河北东西路与辽国交界处的几处重要的堡寨。

这让章惇特别的愤怒。

打了败仗被讹诈也就罢了,但打了这么大的胜仗,这西夏辽国竟然还敢联手起来压迫大宋,这让他如何能够忍受,当即大发雷霆。

然而西夏与辽国使者竟是直接离席,离开之前还威胁章惇道:“若是谈不拢,你们大宋便准备迎接大辽以及大夏的联合打击吧!”

章惇受不了这种气,直接找赵顼将这个差遣给辞了。

赵顼自然也是极为愤怒,但也是无奈,只能派出新的人手去参加谈判,这一次派去的是御史中丞李定。

李定去谈了两天,然后灰头土脸寻赵顼汇报,赵顼更加愤怒,因为西夏与辽国的条件更高了,岁币又增加了一倍,西夏还要求将河湟地区一些重要堡寨划过去。

辽国的胃口亦是不小,又要求了一些领地,岁币亦是增加了一倍。

赵顼气得脑袋上的血管都在突突跳动,但很明显李定也谈不定,于是又要派人去谈,但这下子已经没有人愿意去接这个烂摊子了。

赵顼指定了几人,几人都连连推脱。

赵顼很是无奈,但又不能自己去谈,于是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赵顼寻到王珪商量对策,然后王珪不知道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故意甩锅,说道:“这一仗是苏经略打赢的,该怎么谈,或许他才更有资格,不如让他去谈好了。”

对于王珪的建议,赵顼心里有些犹豫,这次的谈判不好谈,若是谈不好,那打胜仗的功劳不仅没有了,甚至还要背锅,出于保护苏允的考虑,赵顼便想要拒绝,但章惇听闻了此事,却是主动找上门来。

章惇道:“官家,此事可交予居正去谈,他对此应该是颇为乐意的,他曾在信中与臣说过此事。”

赵顼闻言有些诧异道:“这可是个烫手山芋,居正当真想要谈?”

章惇点头道:“此事是真。”

赵顼想了一会,然后才同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9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