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八章 风雅宋!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苏辙弹劾李定之事,在朝廷上引起偌大的风波。

不过诡异的是,新法派的王珪、何正臣、舒亶,包括李定,都没有人对此做出反击,反而李定自己告假在家,等候赵顼这边的反应。

老丁将这个反常的消息告知苏允,苏允却是不奇怪。

他近来被人造谣,因此入崇书院著述之事,朝中大臣尽皆是知道的,这是官家刻意给苏允营造的一个澄清谣言的机会。

所以苏辙必定是得离开秘书省,至于担任右司谏职位,则是给苏允保驾护航的。

苏辙兄弟两个之前被李定他们给整得那般狼狈,这会儿回来,自然要还以颜色,出一出胸中恶气。

不过苏辙的弹劾书其实已经是十分克制了,并没有当真要大战之意。

因此李定赶紧告假在家,亦是释放出来一些信号:官家此次撑你,我退让三舍,让你立威。

这般一来,李定那边没有实际的损失,苏辙这边算是将威严立了起来,而官家那边也不会对苏辙有意见,算是各得其所了。

苏允这会儿对苏辙做官的能力倒是颇有些钦佩起来,怪不得原来历史上,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立马便可以平步青云。

这等把握尺度的能力,算是用得炉火纯青,而且能隐忍,不会因为王珪、李定、舒亶等人曾险些害了苏轼的性命,便不顾实际情况发起冲锋。

毕竟现在朝廷之上,站着的尽皆是新法派,旧党寥寥无几,力量对比悬殊。

若是此时生死相搏,最终结局便是苏辙再次被贬谪,自己就算是将《四书章句集注》写出来,写得儿一样,也难免要被封杀。

毕竟对于赵顼来说,新法与改制,才是他的命脉所在!

任何人想要破坏这个局面,他都会将其视作敌人!

果然如同苏允猜测一般,之后苏辙每日一个弹劾奏章,声势极大,言辞狠厉,让新法派人人自危。

新法派被弹劾的人,纷纷告假在家,但实际上朝廷并没有严厉的处罚。

先前被弹劾的李定等人,亦是在之后纷纷又出来主持工作。

但苏辙并非没有收获,他不仅弹劾官员,还提出了一系列切中时弊的建议:

在用人上,君王要亲君子,远小人;

在民族关系上,主张恪守诚信,怀柔西夏,反对边将寻衅生事,避免引起更大的外族侵扰;

在内政上,坚决反对全面废除新法,主张趋利避害,用其所长。

经过这番上书,苏辙看似得罪了新法派,乃至于对官家赵顼亦是有规劝之意,但尺度拿捏得极好。

不仅在旧党之中赢得了一个敢于对抗新党的赞誉,在赵顼这里,亦是赢得了一个进退有据的好印象。

作为旧党在朝廷上唯一的言官,苏辙竟是一时间成了旧党的意见领袖。

苏允写书之余,从老丁那里得知这些,不由得再次赞叹,苏辙在做官上,的确是比苏轼要强很多,甚至比章惇还要厉害一些。

汴京的十月,已经算是进入深秋了,天气已经是变得颇为寒冷。

老丁一大早便烧好了热水,以便让苏允起来可以用热水洗漱,又煮了羊肉汤面,苏允最为喜欢汴京的羊肉汤面,早餐吃了,可以让他支撑一早上的消耗。

老丁对苏允的时间掌握得极为精准,他才刚刚将热水以及羊肉汤端到门外,苏允便已经开门出来了。

苏允打开门,被外面干冷的风一吹,顿时觉得浑身生寒,笑道:“老丁,桌上有两本薄册,一册是《中庸章句》,另一册是《大学章句》,你可以先拿去给官家过眼一番。”

老丁闻言大喜道:“您竟已经是写好了两册,速度这么快么?”

苏允笑着摇摇头道:“不算快了,中庸与大学都只是一篇而已,在四书章句集注里,也不过是两卷的篇幅。

若非我需要反复贯通前后,早就写好了,不过这只是初稿,等到论语集注写出来,再跟孟子集注一起统一一番,才算是最终的成品。”

老丁大喜道:“感情好,感情好,那您先洗漱吃饭,老朽赶紧去报喜。”

苏允笑道:“你出去后,去苏府一趟,让我叔父帮我做几件秋衣送过来。

天气有些冷了,我带的都是夏天的衣裳,虽然屋里生了炉子,但还是有些凉意。”

老丁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责道:“怪我怪我,竟是没有将这个事情想在了前面,您也别麻烦右司谏了。

您给我一件夏衣,我拿去针工局让他们依照着尺寸做几套就好了,嗯,连这冬天的也给您一并给做了。”

苏允道:“这针工局是?”

老丁笑道:“针工局乃是内侍省下的机构,我们的服饰都是针工局所制作,您放心,他们的技艺绝对比外面的裁缝铺要好得多。”

苏允笑道:“不是信不过他们的技艺,而是此事是不是会犯忌讳?”

老丁笑道:“看苏大家您这话说的,不过几套衣服而已。

官家专门说过的,您这边一切所需,全都由宫中负责安排,务必让你无须操心这些事情的。

给您洗衣做饭是如此,给你安排各季衣裳亦是如此,都怪老朽脑袋迟钝,没有及时想起来此事。”

苏允笑了笑道:“我也是今日出来才觉得有些凉而已,天天在书房,哪里会觉得冷。”

老丁带着苏允的一件夏衣离去,不过几日时间,便带着几人而来,还带了一个不小的柜子。

老丁趁着苏允中午出来吃饭的时候,将苏允请到厅中,厅中像是搞展览会一般,挂了两排衣裳。

苏允看了一下,顿时有些吃惊,道:“这么多?这春夏秋冬的衣裳都有啊。”

老丁笑道:“您这么辛苦,也没有时间出去,于是便给您多安排一些。

您若是写好了出去,到时候亦是不知道什么季节,临时去做肯定是来不及的,干脆给您四季都做上几套,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苏允看向侍立在旁的人,道:“这几位是?”

老丁笑道:“是针工局的裁缝。

虽说按照你的夏衣尺寸做了衣服,但您这个年纪,身材变化是很大的,夏衣穿着合适,但冬衣秋衣什么的,未必就丝丝入扣。

他们来了,现场给您改一下,免得浪费您宝贵的时间。”

苏允失笑道:“其实差不多就行了,也不用那么高要求。”

老丁连连摆手道:“那可不行,您现在身份不同了,以前随便穿穿就算了,现在可不能将就。

而且,您是大宋人样子,穿得太寒酸了可不行,让外国蛮夷看了,还以为咱们大宋朝穷困呢。”

苏允哭笑不得,这番话语,倒是跟后世催更的读者一般口气了。

话都这般说了,苏允自然说不了什么,看向那些衣裳,一看顿时笑了起来,道:“这些衣裳,是不是华丽了些?”

只见得这些衣衫色泽极为鲜丽,衣衫的材质一看便是高端货色。而且衣服的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等制作而成。

只是这么一看,这富贵之气便扑面而来了。

苏允苦笑道:“这样的衣服穿上身,会不会过于骚包了?”

老丁断然道:“苏大家多虑了,您看着华丽,但穿上您的身上,就是寻常东西罢了,衣服再华丽,哪有您的容貌引人注意,您只管穿上试试,但凡觉得不协调,那全都都打回重做!”

苏允见老丁坚持,便也试试便是,反正近来写书辛苦,难免也有些枯燥,换换心情也好。

苏允挑了一套秋衣,裁缝们赶紧将配套的内衣鞋袜等都给配齐,苏允这才注意到,连内衣鞋袜,甚至有香囊配饰什么的都有。

苏允在裁缝们的指点下将秋衣穿上身,不穿不知道,一穿吓一跳,镜子中的自己,比之后世的所谓全球百大美男子还要有魅力得多。

而原本觉得很是华丽的衣服,到了自己的身上,却是显得理所当然,仿佛就本该如此一般。

老丁眼神之中满是赞赏,道:“苏大家果然是神仙人物,就该穿这种衣裳,虽说以您的姿容风度,就算是披一麻袋都让人惊叹,但那就是暴殄天物了。”

苏允只觉得有些羞耻,不太好意思,道:“太骚包了,太骚包了,根本不好意思穿出门。”

老丁痛心疾首道:“怎么就不好意思了,到时候苏大家出去的时候,我会给您准备好鲜。

若是春夏,便给你准备芍药、海棠、荷、蔷薇、牡丹,石榴,辛夷,杜鹃、月季、茶、槿。

若是冬季,便给您准备梅,若是没有鲜,定要给您准备上最好的翠玉金!”

苏允:“……”

这宋人也太特么骚了!

不过,苏允重生大宋亦是十来年,倒是知道宋人风雅,从官家到百官,从朝堂到百姓,无不如此。

宋朝民间,无论男女,簪一直是市井之间的时尚之举。

宋诗中常可寻觅,如苏轼的“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却自羞”;

黄庭坚的“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倒著冠”;

秦观的“制诏行闻降紫泥,簪且醉玉东西”;

陆游的“村女卖秋茶,簪髻鬟匝”。

……

簪早就是宋人生活的一部分。

风雅颂,名副其实。

也就到了元明时期,蒙古铁骑南下,践踏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两宋王朝昔时的风雅不再,全民流行的簪习俗才被摁下暂停键,渐至失微。

不过对于苏允这个后世人来说,穿一身华丽衣裳已经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更别说簪这么骚气的玩意。

但老丁却是已经开始在盘算了,道:“以苏大家的气质,有大唐雍容之气象,牡丹最为合适,芍药次之,其余有些配不上大家的姿容风貌。

到时候老朽想办法去御园摘上一朵最为艳丽的牡丹,给您簪上,定是人间第一风流!”

苏允不太想接受这样的好意,实在是太羞耻了,一个大男人讨论簪什么?

苏允只试了几套,各有各的风格,但无不令得老丁啧啧称赞,那几个裁缝亦是满脸满足:

自己做的衣服,能够穿在苏大家这样的人物身上,自己做裁缝几十年,今天才觉得是最有价值的。

苏允是天生的衣架子,衣服尽皆十分贴身,基本都不用改,老丁让衣服尽数都留了下来。

苏允穿上的秋衣也不用脱了,穿着便是,该说不说,这些衣服不仅很是华丽,而且穿着极为舒服。

不过这也就是苏允写书中的一点点缀而已。

接下来的《论语集注》,以及最后的前后贯通的工作,将是他面临的最为艰巨的工作。

樊楼。

贺嘉瑞与柳香兰相对而坐。

气氛有些沉闷。

贺嘉瑞叹息道:“不是我无能,而是世事无常啊。”

柳香兰闻言抿嘴一笑道:“能让神算贺嘉瑞都束手无措,苏大家还是第一个呢。”

贺嘉瑞恼火道:“也不是他厉害,就是各种巧合凑在一起,让我的谋划处处落空,如之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啊!”

柳香兰笑道:“那咱们的计划还要继续么?”

贺嘉瑞断然点头,道:“他越是受重视,越是要将他控制在手里。

此次所谓《四书章句集注》一旦功成,他不仅会成为唐宋以来最为杰出的经义大家。

而且有这个金身在,一旦他进入官场,那将是一路坦途,成为大宋宰执,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若是能够控制这样的人物,不仅大宋朝堂对我们不再有秘密,甚至可以通过他,影响宋朝的国策!”

贺嘉瑞眼神之中透露出来贪婪之色,对于一个间谍来说,若是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将是最大的荣耀!

贺嘉瑞似乎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随即收敛了一下笑容,道:“柳娘子,你不必担忧自己的命运,也不必担心会家与国之间的冲突令你难以身处。

辽宋之间,想来接下来数十年时间,也不可能真正爆发战争的,所以啊,你只管做大宋朝最有前途、最有才华、最为出色的风流人物的妻子便是了。”

“妾侍。”

柳香兰更正道。

贺嘉瑞呵呵一笑,道:“事在人为,今日是魁,明日未必不能是妾侍,明日是妾侍,后日未必不能是妻子。”

柳香兰微微摇头,其中沟壑堪比天堑,用一句事在人为是敷衍不过去的。

不过,作为一个间谍,有没有一个正妻身份,那又有什么干系。

柳香兰提醒道:“如今苏允在崇书院修书,也不知道要修到何年何月,我这岁数,也等不了太长时间的,你却须得早日筹谋才是。”

贺嘉瑞摆手,自信道:“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你只管等着成为大宋朝第一风流人物的妾……妻妾便是。”

柳香兰听得此语,想起那个才华横溢,长得像是神仙中人的苏郎,不由得有些微微出神。

好像……若是能够做他的妾侍几十年,为他生几个孩子,死后葬入眉山苏氏祖坟,似乎……自己的人生也没有那么凄惨?

柳香兰不知道,她的心态已经渐渐有些变化了,有一种叫做期待的东西,在她原本干涸的内心开始扎根……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3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