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章 赚他上梁山!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孙思恭自己亲自从崇政殿一路小跑来到了门房,与守在门口的小黄门对视了一下,小黄门赶紧低声说了一声,孙思恭这才跨步进入。

进入门房,发现里面的气氛颇为诡异。

平时的时候,门房里等候面圣的大员们,都会窃窃私语,然后形成一股嗡嗡声,但今日却是有些诡异的平静,而大员们脸色亦是有些诡异。

孙思恭特意看了一下何正臣,何正臣低着头,但脸色有些苍白。

孙思恭心中嗤笑了一声,他虽只是个内侍,但亦是瞧不太上这个何正臣,这种观感,一是来自对乌台诗案的了解,二来么,他能够察觉到官家对他的厌恶。

对此,孙思恭其实内心自是明白。

官家要推行新法以及改制,但朝堂之中的守旧势力着实强大,他不得不用这些所谓的酷吏来拆借守旧势力。

但官家心里也清楚,这些其实就是小人,所以用他们,但心里却也不喜。

尤其是在何正臣等人千方百计想要整死苏轼的时候,这种反感估计已经很明显了,大约新法改制都完成的时候,官家想要用的可能还是苏子瞻那样的人。

孙思恭清了清嗓子道:“苏允苏公子何在?”

苏允站了起来,拱手道:“晚生苏允,见过中贵人。”

孙思恭看向苏允,眼睛顿时一亮:好一个大宋人样子!

同是大宋人样子,狄武襄之子狄咏英武有余,但文气不足,终究是有些遗憾的。

这苏郎英武之中透着一股厚厚的书卷气,这才是美男子该有的气质!

孙思恭微笑点头,道:“苏公子请跟某来,官家在殿中等你呢。”

说着转身进门,苏允赶紧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崇政殿门口,孙思恭转身示意苏允进去,道:“苏公子,官家便在里面,你自行进去便是。”

苏允拱手道谢,道:“谢谢中贵人。”

孙思恭笑道:“某家孙思恭,苏公子可记住了。”

苏允有些诧异,赶紧点头道:“谢谢孙大伴,小子记住了。”

孙思恭摆摆手,道:“赶紧进去吧。”

苏允心中有些讶异,这孙思恭怎么有些长辈的意思。

无暇多想,苏允进入殿内,大殿颇大,虽然开了许多窗户,但此时深秋,殿中已经有了凉意,窗户大多紧闭,只留了一两个透气,因此殿中点起了许多的灯火。

进入门内,便看到一人坐北朝南,侧面一面帘子,大约便是起居注的人在记录,苏允不敢大意,赶紧小步往前,到了十余步外便停了下来,正待见礼,那人笑道:“近些来,近些来,那么远,能看得见什么。”

苏允赶紧走到四五步处,那人指了指锦墩,笑道:“坐下说话吧。”

苏允没有立即坐下,而是拱手弯腰见礼,道:“小子见过陛下,陛下安好。”

赵顼笑着点头,道:“好了好了,坐下说话吧。”

苏允小心坐下,随后看向赵顼,一个三十左右的青年人,虽说蓄了胡子,但依然可以看出容貌清秀,只是脸色有些苍白,看着有些操劳过度的感觉。

苏允在观察赵顼,赵顼亦是在端详苏允,嗯,果然传言无误,确实长得英俊潇洒,不愧人样子之称,尤其是眉宇之间带着天生洒脱之意,更是令人见之忘俗。

赵顼心中顿时有些高兴,其实无论男女,除了那些心胸狭隘之辈,只要见到好看的人,无论男女,都会心生愉悦。

赵顼看了一下帘子后面,快速道:“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趁着起居郎不在,咱们尽快说完。”

苏允点头道:“陛下请说。”

赵顼道:“何正臣的事情是真是假?”

苏允不假思索,道:“是小子捏造的,小子与这何侍郎不熟悉,怎么可能会知道他的事情。”

赵顼道:“这可是构陷朝廷大臣,你不怕朕治你的罪?”

苏允起身拱手道:“请陛下治罪,小子不知道轻重,只知道嘴上成逞威风,却是不知道触犯了法纪。”

赵顼摆手道:“坐下吧,下次注意便是。”

苏允道:“是。”轻轻坐下。

赵顼道:“你叔父在黄州可好。”

苏允点头道:“叔父很好,黄州长江的鲥鱼很新鲜,做成鱼汤我叔父很爱吃,另外,叔父还自创出东坡肉、东坡羹,食之颇有一番味道。”

赵顼惊异道:“什么东坡肉,东坡羹?”

苏允笑道:“叔父在黄州东门处开垦了一块荒地,唤为东坡,便自号东坡先生。

所谓东坡羹不用鱼肉五味,以诸如蔓菁、荠菜、瓜、茄和赤豆、粳米等常见的廉价原料烹调而成,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至于东坡肉,乃是猪肉,黄州猪肉价极贱,乡人不懂吃,叔父便研究了其吃法,还特意写了做法传给乡人。”

赵顼闻言情不自禁笑了起来,道:“哦,怎么做的?”

苏允笑着诵道:“净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赵顼听完大笑不止,此时侧面帘中传出敲门的声音,赵顼顿时止住笑容,端正坐姿。

帘后传来拖动座椅的声音,该是起居郎坐定了。

赵顼神态端正了许多,缓缓道:“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苏允道:“读孟子、汉书。”

赵顼皱了一下眉头道:“可读论语、春秋、礼记?”

苏允道:“读过论语,春秋礼记不曾读。”

赵顼追问道:“试诗、赋、论可曾学否?”

苏允摇头道:“只学过诗词,不曾学赋论。”

赵顼不满道:“进士科考试诗、赋、论各一首(篇),策问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10条。

你这般学法,如何考得了进士科,别说进士科,五经科,九经科一样是考不了的。”

苏允道:“禀陛下,小子并无科举的想法。”

赵顼惊讶道:“你想走荫官途径?为什么不考进士,进士才是正经出身啊。”

苏允苦笑道:“小子并无入仕的想法。”

赵顼闻言不悦道:“为什么不入仕,难道是因为你叔父的缘故,对朝廷有所怨怼么?”苏允赶紧道:“此事与叔父无关,小子幼失祜恃,又曾蒙叔父一家大恩,只想侍奉叔父身侧,没有其余的想法了。”

这个可得好好解释才行,不然若是让赵顼认为苏轼怨怼朝廷,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顼闻言点头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倒是符合孝义,不过报效朝廷亦是大义,也不与你报恩相悖,朕希望在下科的科举中见到你。”

苏允苦笑道:“以小子的经义赋论水平,恐怕连县试都过不了,陛下想要在殿试上见到小子,可能不太容易。”

赵顼斥道:“那就好好读书,你能写出临江仙,能够写出三国演义,以你的才智,只要用功去学,哪有不过的道理。”

苏允连连点头,道:“是是,小子一定努力学习,争取考到殿试来。”

赵顼似笑非笑看着苏允道:“就这般想要敷衍过去?哈,朕可由不得你。

你不想科考,是因为你不想做官,那朕就这么跟你说了吧,后年的殿试朕若是看不到你的名字,朕就要给你封官了。

无论如何,你总得进来朝廷。

要么你自己考进来,要么朕把你拉进来,反正朕是要用你的,明白么?”

苏允哭笑不得道:“陛下这又是何苦,大宋才俊何止万千,又怎么会缺小子一个,小子却是没有入仕之心,陛下又何必……何必……”

“何必为难你?”赵顼呵呵一笑,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朝合到现在已经是一百二十年,是不是到了该分的时候了,你这条卧龙,在寻觅这样的机会?”

苏允大惊失色,起身道:“陛下,起居郎还在呢,您说这话,以后小子还能活么?”

赵顼冷笑道:“那就要看你了。”

苏允站立当场,浑身颤抖,气愤难当,这赵顼,不当人啊!

苏允随即收束精神,低声道:“陛下,小子愿意入仕,那这段能够删了么?”

赵顼与帘后道:“这段还没写上吧?”

帘后人道:“尚未。”

赵顼点头道:“那就别写了。”

帘后道:“不合规矩。”

赵顼道:“传出去不好。”

帘后人沉默了一会,叹息道:“陛下以后请谨言慎行,勿要令微臣为难。”

赵顼朝苏允挑了挑眉,示意已经搞定。

苏允赶紧一下子都站不住了,跌坐到椅子上,苦笑道:“陛下,您以后别这样,小子都要被吓死了。”

赵顼面有得色,道:“朕就是见不得有人才不入彀中来,你这小子有这等才华,竟然想要悠游林下,想得美噢,都得来给朕干活!好了,你走吧。”

苏允晃晃悠悠起身,朝赵顼拱了拱手,随后才起步走出崇政殿。

苏允才走出去,帘后便立即窜出来一个小黄门,脸色惊慌,低声道:“官家,您以后也别玩这个了,奴婢都要吓死了,要是让起居郎知道了,奴婢脑袋就落地了!”

赵顼道:“行了,去找大伴领赏去。”

小黄门逃一般跑了。

此时帘里面有声音传出:“咦?这桌椅……”

没有声音了。

赵顼嘴角扯了扯,好在没有声音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要是让言官知道此事,就算他是皇帝,也难免招来一顿喷。

不过,应该是值得的。

冰井务对苏允的调查非常详尽,从汴京城开始,一路下黄州,到回汴京这一路,近乎所有的事情都呈在他的案头之上。

包括收服祝阿大,田阿三之事,御史台外面的事情,尽皆历历在案,无一遗漏。

苏允展现出来的果断、勇敢、狡黠、应变,以及三国演义之中的各种谋略,已经勾勒出来一个极为鲜明的形象。

这与其他的青年才俊不同,这是个完成度极高的才俊。

赵顼隐约将苏允跟青年诸葛亮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哦,诸葛亮没有他这么无耻。

晚上。

章府。

苏允照常来到章府。

章若在侧,章惇问起苏允面圣的事情,苏允无意隐瞒,将今日之事都给说了一遍。

章惇看着有些惊讶,然后勉励了一番,说接下来开始给苏允上课云云。

苏允应允了下来,随后告辞而去。

章若送了苏允出去,回来与章惇道:“官家怎么会这么看重阿允?”

章惇看了一下女儿,笑道:“这样的人才,官家看重也是正常。”

章若将信将疑看了一下父亲,低声道:“是父亲您出的主意吧?”

章惇摇头道:“官家岂会任我摆布,没有这样的事情。”

这种事情,章若亦是不敢多说,随后离去。

章惇目送女儿离去,坐了一会,神色亦是有异,随后低声笑道:“官家用心良苦了。”

苏允回了院子,在院子树下躺椅躺下,秋夜有些凉,不过倒是适合思考一些问题。

关于今日答应赵顼科考之事,当时应了下来,是因为形势所迫,现在得好好地想想该当如何应对此事。

今日赵顼竟是用出这种伎俩来要挟自己,却真是意料之外。

原本想着面圣,赵顼大约会问问苏轼、三国演义、临江仙之事,没想到竟是拐到了自己科举之事来,还不惜在起居郎面前用三国演义上的话来要挟自己。

他这是要干啥?

因为自己才华横溢,智近乎妖,可以拯救大宋朝?

呸!

谁这么想谁傻逼!

可赵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苏允大脑快速运转,但想了许久,依然没有答案。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一个小人物,不至于让赵顼如此啊!

算了,想不明白算了,不过,接下来当真读书去?

苏允想了好久,终于下了决断:穿越一世,不能总是纠结于过去之中,没有机会倒也罢了,现在连皇帝老子都来催促自己上进,再拒绝就特么矫情了。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陷阱,嘿嘿,大不了弃官不做便是了,大宋不杀士大夫,总不能要我命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0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