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三章这才是真正的泼天富贵!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蔡族长苦笑道:“我们只是听说有这种东西,可从来没有见过啊,怎么可能还知道价格。”

苏允呵呵一笑道:“也不算贵吧,一斤蔬菜两贯钱左右,一根不到两寸长的小黄瓜,在早春时节大概是1000文钱吧。”

蔡氏族人纷纷瞪大了眼睛。

蔡族长却是快速心算起来:“……一斤菜两贯钱,那是稀缺的时候。

一旦有大量蔬菜上市,价格肯定要有所降低,那就算他一个一斤一贯钱,不能再便宜了,毕竟成本在那里呢。

一冬三收,一百五十万斤,那就是一冬可以卖出一百五十万贯!”

蔡族长没有去想一百五十万斤的蔬菜能不能消耗完的问题,因为根本不用想。

汴京的冬天通常是四个月时间,冬季基本上完全是种不了菜的,等天气变暖,再来种菜,又要一段时间才能够上市。

所以,基本上这才能够卖五个月左右,也就是一百五十天。

也就是说,一百五十万斤蔬菜,分到一百五十天,每天只有一万斤蔬菜,对于一个百余万人的城市来说,每天一万斤菜……嗯,连根毛都抢不着啊!

蔡族长咽了一下口水,忍住如同万马奔腾的心脏跳动,又是继续心算:“……造洞子的成本五万贯,这其实算是一次性投入,以后还可以继续用。

人力每年一十四万,煤炭成本可能比较高,但再怎么着,一个洞子也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取暖费用吧?

一个家庭的取暖,若是那种没日没夜的烧,一年下来也不过个八九贯钱。

这般算来,五千个洞子,三四十万贯总是可以打住的,满打满算,一年的成本也就五十万贯左右。

也就是说,这一个冬天下来,至少也是一百万贯的盈余啊!”

苏允看到蔡族长的神色,笑道:“账算得过来么?”

蔡族长哆嗦着嘴巴,道:“这是泼天的富贵啊!”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挑战还有很多的,比如说能不能种得出来,会不会有人过来谋夺,卖开了之后,会不会有人效仿抢市场等等。”

蔡族长一下子冷静了下来,随后又安心了下来,有这位苏通判顶着呢,人家又出钱,又有官府背景……随即蔡族长微微皱起了眉头,这样的话,股份可不好谈了啊。

人家将资金都给出了,还出了技术,关键人家还有官方背景,蔡氏这边能出什么,不过是人、地而已,这些东西,哪个村不能出?

不过蔡族长极为果断,既然没有资格跟人家谈,那就干脆卖个好!

蔡族长道:“恩公,您救了我们蔡氏,我们怎么能够跟您要股份,您就给我们点土地租赁费用拿来交租,然后在我们村里招人,就按照您说的,每天三百文,什么股份不股份的,我们不敢要!”

“太公!”

“太公!”

“……”

此话一出,其他蔡氏族人顿时有些大急。

蔡族长却是回头呵斥道:“都给老夫闭嘴!这里轮不到你们说话!”

苏允看了一下蔡族长,脸上带着满意之色,这蔡族长,是个人才啊,知进退得很,知道蔡氏没有跟自己议价的资本,干脆果断放弃股份。

的确是个聪明人。

苏允也不卖弄玄虚,道:“这份生意的股份,可以给你们蔡村一成,你们别嫌少,因为这份是泼天的富贵,大部分的股份,是要分出去的,蔡族长能理解么?”

蔡族长连连点头道:“老朽懂,老朽懂!您安排就是,按老朽来说,这一成股份我们也不要,要不起!”

苏允笑道:“给你们就拿着,我是想长期跟蔡村合作的,若是一点都不给,到时候蔡村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想明白这个道理,到时候有人自己偷偷将技术偷出去,到时候反而不美。”

蔡族长正要说话,苏允又道:“今日我跟你们说个明白,这洞子菜放在你们蔡村,到底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对于蔡氏来说,一个洞子种植技术,将会让蔡氏永久收益,这是其一。

其次,洞子菜落地蔡村,蔡村将会有上千人可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也就是说,村里有一千户每月都有将近十二贯钱的收入!

这个收入在汴京城里或许不算什么,但蔡村毕竟是村庄啊,那生活成本比汴京城里可要少多了,一个月一十二贯的收入,足以你们养活十口人了!

不仅如此,前期挖洞子只靠一千人不够吧,蔡村人可以全都上马,至少可以挣到两个月的工钱。

还有,这一千亩地肯定只是个开始,汴京城一天一万斤的菜,够干嘛,都不够那些权贵们分的,汴京城里的富人多得是!

关键是什么,这里是蔡村啊,就在运河旁边,这可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若是以后扩大这个洞子,汴京城尽可消化,若是消化不了,那直接上船,沿河的北方州县,想要吃上口新鲜蔬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根本不愁卖!

到那个时候,整个蔡村的人根本就不愁找不到活干,每家至少有一个人可以进入这个洞子种菜,甚至可以有好几个人一起进入。

这样一来,每家每户一个月都有几十贯的收入,每年甚至有上千贯,那这样下去,无须几年,蔡村便要成为富裕村了!

这还是最基本的。

一旦洞子菜种出来,到时候各个市场的菜商蜂拥而至,到时候蔡村说不定可以搞一个农批坊市,里面不仅批发蔬菜,还可以批发别的东西。

而这些来这里等着抢菜的商人,得吃得喝得住吧?

这些都是钱啊!

这份生意的股份的确是很诱人,但你们蔡氏没有这个资格谈条件,但这洞子菜延伸出来的东西,你们蔡村却是可以接下来的。

这份富贵或许没有股份来得那么快,但却是蔡村可以接得住的!”

说到这里,蔡氏的人一个个眼睛发亮,是,这些东西听着好像没有股份那么直观,但他们却心里明白,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够惠及蔡村千家万户的!

苏允道:“不过,我还是要给你们一成的股份,不为别的,就是要让你们心里永远记得,这份基业有你们的一份。

这样你们才能够将它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呵护,而不是单纯就是一个打工的商行。

蔡族长……”

蔡族长赶紧应道:“恩人,您说。”

苏允道:“我不用这个东西来给你们交换你们跟官府的纠纷,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太重要,若你们不是真心诚意来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可能就做不好。

所以我要将里面所有的东西,你们能得到的好处,全都给你们搞明白,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尽心尽力,一起将这个事情给做好。”

蔡族长激动道:“恩人,老朽是彻底明白你的苦心了,您放心,老朽只要活着一天,我们蔡氏便不会有人胆敢吃里扒外!

老朽若是要死了,整个蔡氏子弟,也定然会有无数人站出来,维护我们这个共同的基业!”

此言一出,在场的蔡氏族人纷纷跪下。

苏允见状终于是满意点头。

这个反季节菜所涉及的利益太大了,连他都不敢轻忽,想要保住这份基业,蔡氏必须全力支持他。

之所以要将这份基业交给蔡氏来做,而非其他的沿岸居民,苏允自然是有他的考量的。

这份基业太大,以后肯定有无数人觊觎的,明着暗着抢夺的,那是少不了的,想要保住这份基业,从上到下,都必须得有足够的力量。

上面的背景苏允已经有了些想法,但必须得有所制衡,这个时候蔡氏这个头铁的家族便进入他的视线了。

为了保护一个河道的鱼池、藕池,他们便敢跟官府开仗,他们足够团结,也足够有勇气。

这样一来,他将这份基业交给蔡氏,蔡氏肯定能够保得住的。

那些权贵们想要从底层渗透这个基业,须得面临蔡氏的反击。

关键是什么,这份产业做起来之后,利润会大得吓人,到时候就算是官家,难免也会眼馋,肯定会有很多人去官家那里劝说,尤其可能会有人借助市易法来谋夺。

既然如此,干脆将部分股份给到皇家内藏库,将产业变成央企。

但是内藏库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他们不会满足于几成股份的,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头铁的下层来制衡,这就是苏允选中蔡氏的目的。

他们连几个破烂鱼池藕池都能够拿命去拼,这么大的一份产业,他们怎么肯让人拿走!

这就是为什么苏允不拿这个当条件来劝退蔡氏,还用了种种手段,施恩于蔡氏,就是为了将蔡氏绑在这条船上!

现在看来,蔡氏上船了。

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接下来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繁忙的开始。

苏允与苏族长商议接下来的细节。

时间已经是进入六月份了,很快便是雨季了,雨季根本挖不了地洞子,但若是等到秋天再做准备,到时候恐怕是来不及了。

所以现在必须得做好一切准备,比如说准备好砖头、瓦片、木材等等。

到时候地洞子一挖,立马将地洞子搭建起来,随后种子进场,马上培育,才能够赶得上冬天的收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3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