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一章 我要送给你们一场大富贵!

书名: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8

蔡村族长脸上露出苦色,道:“能商量我们蔡村承苏通判一个人情,以后但有吩咐,我蔡村必定全力以赴,若是不能商量,我蔡村也不敢硬顶,今日就将人撤下河堤。”

苏允面露异色,道:“你们若是这么好说话,何必等到现在才来服软?”

蔡族长苦涩道:“跟朝廷作对,我们哪有这个胆子,不过也是迫不得已而已,那一场冲突,打死好些个人,我们若是当时就怂了,恐怕立马官府人马就进入蔡村抓人了。

不得已之下,只能往大了闹,看看有没有转机。

想着这一次换了个人来处理,可能会温和一些,没想到您竟是比那李知府还要强硬,甚至连十年不许参加科举的招数都来了,再顶下去,可能真就要抄家灭族了。

我们蔡村是有骨气,但也不是当真无知乡民,我们毕竟在天子脚下繁衍千年,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也算是心里有底。

今日,我们服软了,苏通判,无论您能不能商量,今日……不,就现在,蔡林,你去河堤上,将青壮撤下河堤……不,直接下河,将鱼池、藕池全都给清理了!”

蔡族长看向苏允,道:“苏通判,明日会有人过来自首,希望您能手下留情一些。”

苏允点点头道:“识时务、懂进退,蔡氏有你这个族长,怪不得家族这么大,还能够维持不散。

蔡族长,你给我一个面子,那我也会给你面子,你们明日来自首的人,我不会判重罪,只以过失杀人定罪,想来大约最多也就判个四五年,少的两三年就可以出来了。

至于民夫的死伤烧埋费用、医药费用,我们南衙便包下来,不用你们蔡村来承担了。”

蔡族长摇摇头道:“民夫都是无辜的,此事的确是我们的错,做错事情便要承担错误,苏通判,我们蔡氏知错就改,这笔费用我们来承担。”

蔡林道:“族长,我们也死伤……”

“闭嘴!”蔡族长呵斥道,“说了是我们的错,那我们就要承担这后果。

一开始我就不同意去抢占河道养鱼种藕,有这功夫,干点什么不行?

现在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村里读书的后生都要被牵连,现在你们就满意了?”

蔡林眼泪都下来了,他既是村长,又是村里的私塾先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事情到底有多严重。

十来岁的孩童十年后就是二十来岁了,三届科举不许参加,他们还能够坚持读书么?

现在二三十岁的读书人,十年不许考,到时候就是三四十岁五十岁了,他们恐怕一生科举无望了。

遭此打击,蔡氏看似只有十年参加不了科举,但可能因此文运被打断,以后再想要崛起,没有几十年时间,根本就起不来。

蔡族长见蔡林落泪,他亦是老泪纵横,蔡村五人,一个个都哭得无比伤心。

蔡族长只是短暂失态,随即跺脚道:“还不去!”

蔡林跺脚拔脚出门,呜呜哭着往外跑去。

蔡族长抹了把眼泪,与苏允深深躬身,道:“得罪了,苏通判,若无其他事情,那老朽就先告退了。”

说着四人便齐齐躬身,转身便要离去。

苏允忽而出声道:“且慢。”

几人齐齐转身,看向苏允。

苏允指了一下椅子,道:“来,坐下谈。”

蔡族长眉宇之间带着一丝喜气,连连道:“是是。”

四人落座。

苏允斟酌了一下,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蔡氏态度尚可,倒不是冥顽刁民。

读书乃是教化,若是因此断了你们的科举之路,反而让蔡村人破罐子破摔,以后反而变得野蛮难驯……”

蔡氏四人一个个面露喜色。

“……某不是心狠之人,既然你们已经知错,那这十年不许参与科举禁令,便可以废矣……”

此话一出,蔡氏四人齐齐从椅子滑落地板,连着蔡族长都跪在地上,给苏允磕头。

苏鱼也没有扶他们,而是继续道:“……但其他惩戒不可少,凶手过来自首,依律判决;

民夫死伤之赔偿,蔡村须得负责;

以后蔡村须得自我约束,不许再占领河道经营,若再有类似事情,科举禁令将会真正执行!”

蔡族长几人喜极而泣,连连磕头感谢。

邓起看得心惊肉跳。

自家这公子啊,这手腕……啧。

李知府率领数千民夫大军压境,还被打伤打死多人,带着衙役全副武装,蔡村依然不服,甚至还封锁了河道!

可是,眼前这是什么,苏允竟是靠着一张嘴,便让蔡村这几个德高望重的族长、村长等又是哭又是笑,现在一个个下跪磕头,感激涕零……

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邓起忽而想起自己设套苏允,好像亦是被苏允三言两语之下,便被逼得进退维谷之事……唉,惹不得啊。

“……邓主事?”

“邓起!”

邓起一激灵,赶紧看向苏允,苏允朝他努了努,示意扶起蔡族长几人。

邓起赶紧过去,扶起了老泪纵横的蔡族长。

苏允温声道:“好了,蔡族长,你们赶紧去善后吧。”

邓起看向苏允,苏允道:“邓主事,你陪着蔡族长他们过去,事情办完了再来跟我汇报。”

邓起赶紧扶着蔡族长出去,一行人赶紧乘着马车往河堤上而去。

他们赶到河堤上,却见蔡林与蔡村上千青壮们对峙。

蔡林满脸铁青,青壮们却是一个个义愤填膺。

这会儿他们看到蔡族长前来,青壮们纷纷骚动了起来。

“太公来了!太公来了!”

“太公,阿林伯说我们蔡氏读书人不能参加科举了,这是真的吗?”

“太公,咱们这就撤了么?我们这就服软了?”

“太公,我们不能退啊,他们这般欺负我们,我们若是退了,以后还怎么在这蔡河两岸立足?”

“太公!太公!……”

河堤上一片熙熙攘攘。

邓起脚下有些发软,因为有许多青壮看他身着官服,一个个朝他怒目而视。

蔡族长掰开了邓起扶他的手,腰背缓缓挺直了起来,眼神变得阴鸷起来,从左到右扫视了过来,被他眼神扫中的青壮,一个个安静了下来,甚至低下了脑袋。

不过片刻,熙攘的河堤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听到了河水冲击堤岸的声音。

蔡族长微微昂着脑袋,道:“苏通判仁慈,科举禁令已经取消,咱们村的读书人,还能继续参加科考!”

此话一出,青壮们的眼神从茫然变得惊喜,下一刻,欢呼声鹊起。

蔡族长等众人欢呼后,指了指鱼池与藕池,道:“拆了吧。”

蔡林赶紧道:“快快,拆了拆了!”

青壮们欢呼着,一个个飞奔着跳下河,选取了鱼池藕池,开始快速拆去塘堤。

蔡族长看了一会,随后与邓起拱手道:“邓主事,今日你来的突然,没有来得及问一问这苏通判来历,现在事情也算是解决了,能否给老朽讲讲这苏通判是何等人物?”

邓起笑了笑道:“蔡族长打听这个是为何?”

蔡族长赶紧道:“邓主事别误会,老朽就是好奇,唉,老朽一辈子没有怎么服过人,但今日却是真服了。

这苏通判看着年纪极轻,可这手腕……嗨,老朽是真的服了。

今日被这么一通拿捏,老朽是被搓圆搓扁,全凭苏通判心意,末了还觉得苏通判宽宏大量,唉,老朽是真的服了,服了!”

邓起听到蔡族长连连叹服,心里竟是起了一种自豪感,捋了捋胡子,道:“说起监州啊,你们不是官场上的人可能是不太熟悉,那我便跟你说说你们可能知道的事情。”

蔡族长眉头一挑道:“哦,难道苏通判在百姓耳中亦有声名。”

邓起呵呵一笑道:“蔡族长识字么?”

蔡族长点点头道:“倒是识得一些,年轻时候亦算是读书人,只是屡试不第,只好当个田舍翁。”

邓起点头道:“识字的话,不妨看看三国演义。”

蔡族长喃喃道:“三国演义?苏通判?苏允!”

他忽而瞪大眼睛,失声道:“他便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苏允?”

邓起笑着点点头。

蔡族长脸色惊骇,连连道:“原来是他,原来是他!怪不得,怪不得!

三国演义里面的权谋无双,其作者自然是鬼神莫测之辈,我这老不死的,竟然在跟这样一个人过招,这输得不冤,输得不冤啊!”

邓起看到惊骇莫名的蔡族长,心中亦是戚戚焉,道:“你这心态挺好,你虽然看似输了,但你也赢了,监州今日可算是大发慈悲了,你可得记好这个恩情。”蔡族长抬眼看邓起,道:“邓主事是还有话没有说?”

邓起呵呵一笑道:“你若是知道监州在官场上的手腕,便知道今日是何等大发慈悲了,你们蔡氏,祖上积德了。”

蔡族长在袖中一摸,摸出一物,神不知鬼不觉塞进邓起袖中。

邓起摸了摸质感,颠了颠分量,脸上笑容多了几分,低声道:“其实也不难打听,你自可去问一问官场上的人,便可以知晓,在开封府,苏通判曾做过什么事情。”

蔡族长低声道:“一事不烦二主,邓主事还请说说。”

邓起点头,低声道:“苏通判的出身来历、自身才华什么的,我也不说了,就说苏通判上任一个月以来做了什么事情,你一听便知。

嘿嘿,上任第一天,有个六曹主事,借口南衙没有通判厅,设套让苏通判自己挑选公廨,挑到哪个厅便搬,苏通判直接要了六曹公廨,直接逼得六曹主事进退维谷。”

蔡族长诧异道:“您不也是六曹主事,难道你前任便因此被逼得调离六曹主事之职?”

邓起嘿嘿一笑,道:“不是我的前任,就是我,我无路可走,只能弃暗投明了。”

蔡族长:“……”

邓起呵呵一笑道:“第二件事,监州入职南衙,原本是下属的左右厅、府院等,皆不当回事,权当没有这么一个上官,不仅没有去迎接入职,甚至入职后都没有人过去拜见、汇报工作,你猜怎么着了?”

蔡族长好奇道:“怎么着了?”

邓起呵呵一笑,道:“监州将左厅判官杜无妄、右厅判官何瑞宁左厅推官尹海安、右厅推官柴逸,以及左右厅上百吏员,一并端了,尽皆送进了大理寺!”

“什、什么!”

这下子蔡族长真是觉得惊悚莫名了。

蔡族长并非全然不懂官场,只是这些年年纪大了,心思淡了些,因此对官场上的事情也少打听了些。

但他毕竟是天子脚下百姓,自身又是一族之长,哪里会不懂这些。

南衙左右厅一直都是仅次于知府押厅的存在,竟然被通判一下子全都端了!

而且国朝一百二十年来,便没有听说过有人是直接将两个衙门上下,从主官辅官到吏员,全都给端了的!

先不说这样做合不合适,关键是,你得有这能力啊!

这看着那么俊秀、年纪轻轻的苏判官,手腕竟是那么惊人,下手亦是狠辣无比啊!

蔡族长顿时生出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战栗感:今天真是侥幸了,若是一个行差踏错,蔡氏,危矣!

蔡族长看向邓起,见邓起犹然意犹未尽,赶紧问道:“还有?”

邓起嘿嘿一笑,低声道:“李知府你们打交道不少,当知道其强势,这位跟我们监州,亦是有些切磋。”

蔡族长赶紧道:“还请不吝赐教。”

邓起低声道:“李知府要治理惠民河,便须得左右厅协助,可左右厅位卑权重,屡屡阻拦。

恰逢此时监州入职,通判入职,通常要亲自检阅府库财物。

李知府便利用这一点威胁左右厅,逼得左右厅不得不同意治理惠民河。

然则李知府这般做法自然是不太尊重监州,不过监州宽宏大量,不与李知府计较。

还全力支持李知府治理惠民河,帮他调集资金人力,只是劝告李知府最好循序渐进,好好与百姓沟通,莫要激起民变。

李知府是怎么做的,你们自然是知道的。

嘿嘿,这一次苏通判出来善后,李知府的宰执之路,已经断了。”

蔡族长闻言心中再次骇然,在他看来,这肯定又是苏允的筹谋了。

至于是怎么下手的,他虽然不太懂,邓起也不可能告诉他,但他很清楚,那个狗官李清臣,亦是被苏允给扳倒了!

这个人,恐怖如斯!

今日,当真是侥幸了,但凡自己楞一点,就算是半步踏入鬼门关了,蔡氏,恐怕也要因此元气大伤,乃至于灭族!

想及至此,蔡族长六月天气,竟是浑身冷汗淋漓。

邓起低声道:“这些东西,可不是我在吓唬你,你自去寻人稍微打听打听,便可以知道,呵呵,你还可以打听一下我们监州的来历,就怕打听完之后,你回去得备上三牲果盒酬神去,感谢漫天神佛,让你们蔡氏脱了这一劫。”

蔡族长连连拱手,道:“回去就得去感谢祖上积福了。”

邓起说完这些,也不多停留,回去寻苏允汇报去了。

蔡族长却是站在河堤上指挥青壮拆掉塘堤,不仅要求青壮将塘堤什么的清理得干干净净,还指挥着青壮连着再干几天,将蔡村一段的河道淤泥都给清理出来。

蔡氏这几日,还给停留的粮船送去吃食,蔡族长上船,一一跟船长表达歉意。

而几个失手打死人的青壮,在回家跟家人告别之后,也被送去南衙自首了。

与此同时,蔡族长亲自押送赔偿金到南衙,甚至亲自给死者家属下跪磕头,将整件事情,做得是滴水不漏,给足了苏允面子。

苏允将蔡族长所做的事情一一看在了眼里,对来自首的青壮也没有过分苛责。

相骂无好口,相打无好手。

打群架时候打死人是很正常的,倒不是这些青壮十恶不赦,人家道了歉,赔了钱,这事情也算是差不多了。

苏允让府院按照最低格进行判罚,算是全了蔡族长的态度。

蔡族长亦是感激涕零,还私下里往苏允府上送了厚礼。

厚礼很厚,阿回估了一下价值,至少也有八百贯左右,这对于蔡氏来说,也算是出了大血了。

此次蔡氏算是元气大亏了,鱼池藕池全被拆除、赔偿死者伤者费用至少也是上千贯,给苏允这边送了上千贯,青壮们的吃嚼什么的……都是钱。

不过,蔡氏那边从上到下,并没有太大的怨言——毕竟不允许科举,这个才是所有人的噩梦!

能不能读书,是一个家族能够繁盛的根本。

蔡氏虽然没有出过进士,但只要能够读书,能够参加科举,家族就败不了。

蔡氏虽然没有出过进士,但读了书,出路总是要多一些的,蔡家人可是有在县里面做吏员的,吏员在官场上算不得什么,但在百姓眼里,那也是大人物!

若是当真被禁止科举,那以后蔡氏的子弟,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而且,苏允的身份也被纷纷探听出来,进入官场之后的事情也在蔡氏族人之中传播。

他们听完之后,知道蔡氏在跟这样的人交了一回手,一个个与蔡族长的表现也差不了多少,只能暗呼侥幸了。

也因此,他们对蔡族长的决策心服口服。

若是如同蔡林那般的话,他们蔡氏还能不能留下来,那还要另说呢。

蔡族长年纪大了,这几日煎熬奔波下来,竟是生了一场病,卧在床上起不来了。

这一日,精神稍微好些,忽而有族人来报。

“太公!太公!那苏通判来了!”

蔡族长病中惊坐起,道:“难道是秋后算账?他带了禁军了么?”

族人赶紧扶住蔡族长,道:“没有没有,族长莫要惊慌坏了元气。”

蔡族长赶紧道:“扶我起来,我要亲迎苏通判。”

族人赶紧扶起蔡族长,稍微梳洗,便赶紧迎出去。

苏允在村里一路走来,见蔡村民生凋敝,心里也算是有了数,果然,这蔡村也并不富裕,否则不可能因为那些鱼池藕池去跟官府拼命。

嗯,倒是情有可原。

若是蔡村富裕,还干出强占河道的事情来,那他转身就走,只当没有来过。

走了一段,便见蔡族长迎了上来,苏允见蔡族长面有病色,也知道这老人家这段时间压力颇大。

苏允赶紧让蔡族长带着回家,和颜悦色让蔡族长坐下说话。

就这么一小段路程,蔡族长已经是气喘吁吁,虚汗如浆。

苏允和颜悦色与蔡族长寒暄了一番,随后道:“惠民河清理已经完成,某也算是与朝廷有了交代,此事还要感谢蔡族长支持。”

蔡族长赶紧拱手道:“却是我们蔡氏要感谢苏通判手下留情,给蔡氏留了一条生路,也恭贺苏通判得此大功,早日升迁。”

苏允笑了起来,道:“好了好了,事情过了便好,此次你们蔡氏也是损伤颇重。

我今日看到你们蔡村,民生也甚是凋敝,都不容易啊。”

蔡族长苦笑道:“若非如此,我们蔡氏也不会做此下作之事,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我们实在是穷得没有了办法,才不得不如此,但怎么说都好,都是我们蔡氏做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苏允点点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行堂堂大道,蔡氏有读书人,以后总有崛起之日。”

蔡族长连连点头道:“是是,正是这个道理,老朽以后必定好好约束族人,莫要再干出有违法纪的事情来。”

蔡族长以为苏允今日过来,是为了善后此事,连连表态。

苏允笑道:“今日过来不是来警告你们蔡氏的,而是想要来解决一些问题的。”

蔡族长赶紧道:“还请苏通判吩咐,我们蔡氏定然全力配合。”

苏允笑道:“蔡族长,我不是来找事的,今日过来,反而是要给你们蔡氏一场富贵,或者说,要给两岸穷苦百姓,找一条富裕的道路。”

“啊?”蔡族长以及蔡氏其他族人皆有些错愕。

蔡族长小心谨慎道:“还请苏通判您详细说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