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4章 谈心!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李承乾很关心江南的开发,蜀地及安南都护府的情况,遂派检校刑部尚书-唐临为江南道巡察使,侍御史张伦为剑南道巡察使,并授予他们全权处置两道一切军政事宜,便宜行事。

送走两位钦差后,李承乾转身去了立政殿,到了殿外,看到太子-李象,从换后手中接过一串项链,给太子妃-程敏戴上。

苏蓉柔声笑道:“这条项链,是太子的生母-秦贵妃生前所赠!本宫虽然与她仅仅有过一面之缘,但却是一见如故。”

“而且,本宫还真要谢谢她,给本官留了两个这么好的儿子。这条项链,本宫留了好多年了,一直舍不得。”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你为天家生了皇长孙,本宫要代表皇家,代表秦贵妃,好好赏赐你!”

李象更是恭谨,亲自给苏蓉倒了一杯茶,呈了过去:“没有母后,也就没有儿臣的今天!”

苏蓉笑了笑,虽然谢贤妃与李象的生母非常的像,但李象却从不与她亲近,反而跟她相处的跟亲生的一般。所以,苏蓉是知道的,李象说的实话。

而李承乾也在此时走了进来,李象夫妇要行礼,李承乾也是摆了摆手:“行了,一家人,弄那些劳什子干什么!”

“太子妃,你祖父怎么样,朕可是好久没见到他了!”

程知节去岁末致仕,小半年了,都没到宣政殿来了,真不知道这老家伙,最近都在干什么。

程敏淡淡一笑:“儿媳也不太清楚,不过听父亲说,祖父最近迷上钓鱼,时常出门垂钓。”

垂钓?嗯,三板斧程知节,也学会修身养性了,真是难得!

行了,明天,李承乾亲自去看看,老程这个家伙,到底在搞什么!

李象和程敏也是呵呵一笑,他们是知道的,皇帝与程知节可是忘年交,私下里的关系好得不得了。

.........

渭水河畔,某处

李承乾拿起鱼竿,瞟了程知节一眼:“老东西,你最在搞什么?”

程知节嘿嘿一笑:“老臣啊,老了,自然是能享受一天,是一天了!”

李承乾冷哼道:“连朕都瞒着,你可是真是出息了!”

程知节放下鱼竿,扭头看向李承乾:“陛下,老臣有一句刍荛之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刍荛之言,你程知节也学会咬文嚼字了,没必要铺垫。说吧,上皇想干什么!”

皇帝说的没错,程知节下来后,便被上皇召到了玉华宫。上官怀德病逝了,上皇便让他接手了都水监。

皇帝是清楚的,百骑和都水监虽然退居了玉华宫,但这个情司还是有用的。上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抓到李承宗。

前些日子,长安城中盛传李义府敲诈长孙无忌,便是与他们有关,程知节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现在正在深入。

老程前半生受上皇知遇之恩,后半生受皇帝信义之重,皇室的恩情,他欠的太多了,所以只能誓死报效。

上皇的脾气,陛下应该是清楚,他是个完美主意者,从玄武门开始,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上皇这辈子,做什么都成功的,做什么都历代帝王的表率,但是在李承宗的问题上,他还没有得手,所以一直耿耿于怀。

而老程呢,认为皇帝没必要在这些事上用心,上皇这次决心很大,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而且,这个家伙也的确该解决了,这是上皇对陛下最后一片心意,为他廓清江湖。

李承乾笑了笑:“上皇是责怪朕没有全力缉拿李承宗吧!”

程知节摇了摇头:“上皇知道陛下要做的事太多,而且他也清楚陛下在下手的时候,会有所顾忌。”

所以啊,上皇选择了程知节,他这个人当过山贼,杀人越货,什么都干过了,心狠手辣。而且,他是玄武门走过来的老人,手上沾了建成一家的血,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他的曾外孙,老程都会拼尽全力,搞死这个旧东宫的余孽,把他的人赶尽杀绝。

接这活计的时候,上皇给他讲过一个故事,隐公六年,卫国和陈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庄公战败,向陈桓公求和。陈桓公不同意,但他弟弟却认为,与邻国友好相处,是立国的根本。陈桓公很生气,还是坚持攻伐郑国。两年以后,郑国强大起来,派兵攻打陈国。陈国大败,邻国都没有来救助。

当时的百姓都说陈国自作自受,做了太多坏事,这就是长期做恶又不知悔过的报应。做恶事很容易,就像草原上突然燃起的大火,不扑灭,早晚烧到自己头上。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上皇也有上皇的顾虑,老臣觉得没什么错!”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上皇的意思,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荜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朕没说有错,朕只是没想到,上皇对这件事,比朕还要上心!”

三十多年前,李承乾与李承宗是很要好的兄弟,他们无话不谈,关系异常的亲密。

贞观十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在做敌人,不分地点,不分场合的交手,兄弟之情早就磨灭在二十年的交锋中了。

要说不忍下手,李承乾只能是摇头,他们之间,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所以,对李承乾来说,只有砍下他的脑袋,这件事才能算了解。

“老臣当然知道上皇多虑了,老臣冒昧揣测,上皇是心疼陛下,不想陛下的手上,沾上兄弟的血。”

“可已经来不及了,是吗?陛下赦免了齐王,还让他做了保安司少卿,是不是想钓大鱼啊!”

李承乾笑了笑,开国诸将中,如果说绵里藏针,程知节绝对算是有一号的。与那些上本谏言的臣工不同,他总是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可有一点,程知节不知道陛下凭什么肯定,李承宗会上套呢?

李承乾呵呵一笑:“那是因为,你的都水监,看的只是大唐,却没有把目光放在外面!知道吗?朕的锦衣卫,眼线已经布置到了南洋诸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0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