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03章 投诚者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通事舍人-萧嗣业,祖父萧珣是萧瑀的五哥,其人少时便随隋炀帝,后追随萧后北上突厥。定襄会战之后滞留突厥,贞观九年带领其征服的突厥部众归唐。这家伙的辈分是低,但年纪却与苏定方相仿,前隋的时候,便是世家子弟中有名的骁勇之辈!

虽然是同宗所出,但他跟萧瑀那牛一样的脾气可不一样,他很灵透,许敬宗刚把苗头对准他,还没等动手,这家伙一个闪身直接跑到了东宫。

这到东宫托关系,找门路,到东宫讨差事的世家子弟也不少,但像他这样的,直接来寻求庇护的,倒是头一次见。

李承乾看着跪在殿中的萧嗣业,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这是被人赖上了,而且看着样子还是有点甩不掉的样子。而且,萧嗣业这个人的潜力,李承乾是清楚的,这是能固边攘夷的大将,从某方面说,他不比苏定方差多少。

李承乾呢,有个毛病,那就是爱才,看到人才就想往东宫划拉,为此长孙无忌不知道说了他多少次了,但他就是屡教不改。他收集人才跟契苾何力娶媳妇一样,那是多少都没够的。

这个萧嗣业呢,也正是抓到了他这个毛病,所以才赖上东宫。

“这个,萧舍人!”

“别,殿下叫臣廷之就行,您可是臣叔母的亲兄弟,是臣的长辈!”

额,从襄城公主那里论,他还真是萧嗣业的长辈。好吧,廷之就廷之。

许敬宗那家伙,虽然手里握着令箭,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但这个老狐狸借他是十个八个胆子,他也不敢把手伸向东宫。这点把握,李承乾还是有的。

“行吧,就留在东宫,到六率做个中郎将,庞大将军那里,孤去说。”

“可廷之啊,有件事,孤得问问你,你知道炀帝宝藏吗?”

炀帝宝藏?萧嗣业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

“臣知道!”

“真的?”

萧嗣业点点头:“千真万确,臣不敢在殿下面前无言乱语!”

他跟着炀帝的时候只有十三岁,那时候整天跟在高弘德、萧瑀屁股后面转,他们当自己是小孩子,所以很多事在他面前都不忌讳。

记得有一次,高弘德说过,陛下与成祖龙之业,必统号令,征高句丽、勾连运河,改革科举,旨在削弱世卿世禄。然世家之力,贯穿天下,掣肘皇权,故而必须留以后手。炀帝也正是因为听了他的话,才起了留以后手,打造宝库,以备不时之需,以资子孙的心思。

江都之乱后,他随着萧后投靠突厥,在外人看来,突厥接收隋朝的遗老遗少,就是想利用隋室的影响力,侵占华夏的土地。

但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皮像,其实当年萧后,与突厥是有交易的,她用炀帝宝库作为筹码,雇佣突厥帮助大隋复国,把杨政道再扶上去。

义成公主负责斡旋此事,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三任可汗,攻掠中原的战争中,都有这桩交易的影子。

“所以,你叔父萧璟当年是说谎了?”

李承乾记得,贞观四年,萧皇后南归,皇帝问秘书监萧璟,在隋朝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能见到萧皇后和杨政道!

萧璟则是推脱隋朝宫规森严,他这个外臣,即便是后族姻亲,也不是相见就能见到的。

那时候,魏征在一旁打趣,隋炀帝不信任齐王杨暕,总是派宦官察看,他们父子之间尚且如此,何况对其他人呢?

陛下则是开怀大小,笑着说他对待杨政道,远超过当年炀帝对待杨暕。

萧嗣业叹了口气:“是啊,所以这次萧鉴才跟着被抓了,就因为他爹当年没有说实话!”

这个炀帝宝库,用肯定是用过的,仅萧嗣业在突厥时,就见过突厥人收到过不下五次财货,最近的一次就是武德九年的渭水之盟前夕。

而当年,负责筹建这个宝库的,便是萧璟和高弘德。这个事,杨政道也是知道的,他现在是尚衣奉御,太子如果要核实,可是问他。

“杨政道?他可是玻璃球,那可不是说碰就能碰的。”

“不过,孤相信你说的!”

萧嗣业的话恰恰证明了,炀帝宝库的存在,陛下想来也是一早就知道高弘德运送财宝给突厥人。只不过,过去没有证据,朝廷也没有这么稳固,更有借口。这次萧瑀给了他一个好借口,所幸就一查到底!

这也就解释了,萧鉴为什么是所有萧家子弟中,受刑最为严重的,他是萧璟的长子,定然知道其父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萧嗣业退下后,李承乾扭头看向李恪:“老三,你怎么看?”

李恪沉吟了一下,随即表示萧嗣业呢,虽然也知道一些事情,但他毕竟不是参与者,所以便想抱住东宫的大腿,避避难,省的被连累了,这也是保全兰陵萧氏的一个好办法。

但不可否认,当年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藏不住了。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无非是两条路,要么负隅顽抗,跟朝廷干到底,要么像萧嗣业这样,把自己摘干净。世家大族嘛,子弟良莠不齐,也不是一团和气的,他们也不想都陪着一个自己看得见,摸不着的秘密没命,自保可以理解。

贝州刺史-萧瑑,不就是奉诏入京了呢!他可不是来被押解进京的,是骑着高头大马进京的!他可比萧嗣业更早投诚,萧瑀啊,一把年纪了,还没有侄子想的开!

“哎,老三,他们萧家的族训,怎么说的来着?”

李恪想了一下,随即复述:峩峩洪族,帝乙之苗。投殷于宋,祚邑于萧。蓝田有玉,世载琼瑶。笃生君子,渊猷允塞。道实人宗,行为士则。

“怎么说呢,傲慢,他们萧家的傲慢是刻在骨子里的!臣弟是瞧不上他们萧家的人。”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能一概而论,就说这个萧嗣业吧,带着五千骑兵归唐,现在这支骑兵,还在李勣麾下呢!”

可是,这个,高弘德到底藏在哪儿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6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