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37章 江南论!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今天的大朝会,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发江南!李承乾事先与诸臣们打招呼,畅所欲言,言者无罪,说的好的,还有予以奖励!

给事中-张行成,第一个出班,他认为朝廷开发江南的举措是对的,开发出来,不仅能增加朝廷的赋税,还能改善百姓的收入情况,老百姓手里有钱了,朝廷需要补贴的就少了,省下就是攒下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好事。

说到开发江南,张行成也是有话说的,他认为江南的开发,最萌芽于春秋战国时的吴国和越国,两国为了称霸,不得不从提升自身国力着手,而说到江南的开发,还是应该算在孙吴头上。

当时,魏蜀吴三国定力,孙吴为了能在夹缝中生存,积蓄兵力、粮食,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发展农业、手工业的措施。

孙吴吸引战争流浪人口,安排住所和分配土地,鼓励农民到远处拓荒,实行屯田,并且奖励生育。开设专门研究农业的学堂,并且安排人员进行撰写农业典籍,培养农业人才,还建设了专门的农宫来教育贫民子弟,让他们学会农业知识。每年还将府库中省下来的钱财,划拨给司农公廨去救济洪水泛滥、瘟疫毒瘴之地。

到了东晋,衣冠南渡,数百万的人口涌入江南,原本的土地自然也就不够用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拓新地,扎根南方,才是当时的朝廷和世家该考虑的问题。在北方的压力,生存空间的趋势下,江南的农业从江东地区扩展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但仍然不够,所以又开发了岭南地区和闽江流域的部分地区。

那时,江南大量土地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东晋能坚持一百多年,便是依靠这个经济基础。

但这种重点开发模式,很不平衡,也造成一些地方富者愈富,贫着愈贫!而当时,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兼并,守不住土地的百姓,始终是江南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远离北方胡族的侵扰,国家相对稳定,又收拢了大量的北方逃难的人口,得到了更多的老东西,故而农业、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总而言之,张行成认为,江南的开发,取决于朝廷的政策和决心,政策优惠大,决心够坚决,才能让江南在平稳中发展。

张行成的话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成,吏部侍郎-高季辅则是表示,开发是一定的,但要主意风险的问题。上一个提出开发江南的,是隋炀帝杨广,大运河的勾连,不仅方便南北的运输,更有利于江南的开发。但问题是,隋帝国也因为这一条大运河,轰然倒塌了,成为第二个如秦一般如彗星般陨落的大一统王朝。所以,他建议的,步子迈小一些,步调满一些。

他这话一出,侍中-于志宁便滔滔不绝的数起了杨广的罪过,隋炀帝、皇后和嫔妃坐的是龙舟,王公大臣用的是楼船,然后就是运兵船和运输船。船队有五千一百多艘,从洛阳出发,光是这些船离开洛阳港口,就用了五十多天。拉船的纤夫就用了八万多人,龙舟承载的官吏和士兵就要十万人,而且沿河还有保护安全的骑兵二十万人,锦旗招展,浩浩荡荡。

沿途的供应空前绝后。为了展示大隋的富有,隋炀帝提前让沿途郡县都制作出美食,陪他演一出戏万民献食。光是每天送饭的民夫就高达十万人。饭菜吃不完怎么办?就地掩埋,就这么一路浪费,朝着扬州进发的。

见于志宁没完了,中书令马周也是咳嗽了一声:“于相,现在是讨论怎么开发江南,不是说殿下要效仿杨广巡幸江南!”

额!马周这话,把于志宁噎了个够呛,他还没说痛快呢,就被马周给掐了,能不生气么! 但又没法发作,只能冷哼一声,退回了班中。

而马周也不在乎于相爷的黑脸,反而举着笏班侃侃而谈:“杨广这个人,是有些毛病,但他开放扬州,以扬州为中心,开发江南的举措,还是没错的!”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要说错,杨广最大的错,就是操之过急了。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征用数百万民夫,不惜民力、急于求成才使者民间反对不断,百姓纷纷造反的。

大运河起点是将洛阳西苑的谷水、洛水,将这两条河水引入黄河,然后在东面从荥阳县到洋州,顺汴水绕过商丘接通蕲水进入淮水。从而使得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洛河和淮河体系相连。随后,又试讲从山阳到扬州,邗沟疏通。又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涿郡引沁水于运河中,这道渠便是今天的永济渠。

大业六年,还下令疏通了从江都到江的京口到余杭的运河,将这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总计全长四千里的大运河。

开发江南,在马周看来,离不开大运河,应该利用大运河的便利,向江南输送养料,促进以扬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扩展。

听完了马周这话,李承乾也是长叹一口气,不由在心中叹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杨广这个人,毛病再多,但他给后人留下这条运河,现在朝廷依靠这条运河继续开发江南,的确是沾了他不少的便宜啊!

........

聊到中午,看诸臣都有些疲倦了,李承乾淡淡道:“行了,今天就议到这,散朝吧!”

说完这话,还吩咐张思政,把李恪、房玄龄、马周、崔仁师、张行成、高季辅六个人叫下,让他们去显德殿,李承乾要跟他们开个小廷议,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再议一议,看一看还有什么话是明面没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8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