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5章 泄密!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东宫-显德殿

李承乾看过羊皮卷后,也是面色铁青,火炮的图纸泄露,这比边防的部署图泄露,更为严重。

这说明什么,说明兵部、工部中有内鬼!有人,拿着朝廷的最高机密,在里通外国!

李恪放下羊皮卷后,也是跟着补了一句:“大哥,能接触完整图纸的人很有限,范围并不大!”

工部匠作,是划分工序的,每一个生产步骤,只有一小块图纸,而且有专门的匠作官员掌握,他们根本不知道另外的图样是什么样的。

话再说的直白点,连侯君集、崔敦礼两位主管兵部的尚书,为避险,都没有接触这种东西。能看到圈套图纸的,兵部、工部的人加在一起,不超过二十人,是很好确定范围的。

李承乾叹了口气:“就是这样,才不好查!”

能接触到这个层面的人,都是历史清白,背景清楚的臣工,如果他们都有了问题,那李承乾真不知道应该相信谁!

“那会不会有其他的途径,才被泄露出去的?”,李恪皱眉道。

这个不好说,所以才要查下去,长孙睿把人移交给亲军都尉府,与谢文远一起调查此事。

但此事,必须在暗中进行,绝对不能走漏风声,且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前,绝对不能动手去碰那些人。他们都是主管大国重器的良才,每一个都是国家的栋梁,是不能轻易动的。

长孙睿下去后,李恪靠在茶几前,很是无奈:“大哥,这事,太大了!”

鬼知道,图纸流出后,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他们上街的时候,街角也会推出来一门大炮,瞄准他们。

再说严重一点,如果图纸落在某个邻国手中,一旦武装起来,那对大唐的威胁,可想而知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如果是某个江湖势力,人家要弄,也会弄火铳、轰天雷一类的轻型火器,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筹建大型的工坊。

但邻国就不好了,他们的手中掌握着一个国家的财力、国力,也只有他们才有这种潜力。

当然,就算他们拿到了,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进行量产,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工艺,他们的冶炼技术远远达不到大唐这样的水平。

即便是全盘的工艺,全套的图纸给他们,没有二三十年,也休想攻克所有的技术问题,将火炮生产出来。

所以,泄密并不是最关键,现在最关键的是那个内鬼到底是谁,是谁在出卖朝廷的最高机密。这个内鬼不揪出来,大唐的军事装备,就一日不安全。

李承乾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钱财,才把这个东西鼓弄出来,他是不会让任何人,来摘这个果子的!

如果,真的有哪个邻国,攻克了技术上的难题,把火炮量产出来,那李承乾也会毫不可客气的,兴大兵,让这个国家在炮火中回归蛮荒时代!

李恪当然理解大哥的心情,也是长叹口气:“大哥,别急,也许,还没我们想的那么糟糕!”

李承乾点点头:“希望如此吧!”

.........

出了这种事,李承乾是不能按着的,所以他今天来玉华宫,是想请罪的。

而李世民听后,非但没有发怒,反而还是笑了笑,并没有生气。

李承乾当然不明白了,这不像是父皇该有的反应。

“高明啊,你也是出任战阵的将军,你能保证在最后一场战役,不会被最后一支弩箭击中吗?”

在李世民看来,从李承乾打开火器这个魔盒的那刻,他就该清楚,战争的规则一旦改变,那迟早有遭到反噬的那一天。

军人战死沙场,被弩箭,还是被火炮杀死,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而对于君王而言,火炮并不是最危险,最危险的是失去人心。

李世民征战半生,对战争,他的认知与别人不同。战争有自己的规律,大唐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不对等的优势。

再说的明白点,李承乾可以发明火炮,难道其他国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人才吗?

优势,是有时间限制的!大唐不可能永远都依靠几门大炮,架起来就能攻灭一个国家。而要保证这种优势,就是要不断的更新技术,这也是李世民默认李承乾在军事装备的研究上,向撒水一样撒钱。

“儿臣是没想法,父皇是这样想的,父皇的远见,儿臣真是望尘莫及。”

“你呀,是得到的太多了,所以患得患失了一些。不过,也没必要自责,就像你说的,即便图纸泄露了,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来。”

与李承乾的想法一样,李世民也很好奇,是谁做了这个内鬼。当然,他知道一劳永逸的作法,就是把能触及这些秘密的人统统干掉。

可若是这么做了,那大唐的军备技术也会因此停滞不前,所以这个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

“你呀,不要给下面的人太大的压力。这用人啊,不能过度,有时候你得给他们多一些余地。”

东宫的人,已经很不错了,这些年来,为朝廷立了多少功劳。李承乾固然是领导有方,但更多的是这些人,的确是忠诚的干才。

李世民呢,相信他们,既然可以解决那么多难题,这个也不在话下,早晚会解决的。

李承乾点点头,他知道父皇是在安慰他,这件事他的确是有些急了,失了水准。

不过,以后不会了!

“高明,不要把自己搞的太累,大唐太大了,国家千头万绪,还等着你去理呢!”

皇帝说的道理,李承乾当然知道,拱手退下后,李承乾就出了玉华宫。在回长安的路上,李承乾枕着胳膊,在车里想着这件事。

是他在防卫、保密的问题上出现了漏洞,还是说人心实在难以掌握,利益改变了人心呢?

哎!总而言之,还是自己考虑的不周,让人钻了空子。现在除了这样的事,是不能推卸责任的,还是他的问题,明明知道是打过重器,还这么不加小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3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