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长孙无忌办事还是挺有效率的,仅半个月,便将崔珏调入京师。

别说,这个崔珏还真如太子说的一样,不愿意升迁,这种官,长孙无忌还真是第一次见。

不过,今天,他来东宫,不是为了崔珏这么个小人物。

程知节、刘弘基靠着暖器,在勋贵圈中大杀四方,乱敛十余万贯。二人的酒坊-醉客居也靠着八珍酒日进斗金。两个老流氓现在,走路都是横着他,骄横的很。

外人是看热闹,熟知朝情者,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皆知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只会出自他的宝贝外甥-太子之手。

长孙无忌相信,太子不会不明白,每一次监国都是陛下对他的考核。搞这么多事干嘛,为什么就不能安安生生的在宫里读书,处理政务呢?

对他来说,还有比稳固储位更重要的事吗?

近日来,长安,太极宫发生的事,此刻想必是一件不落的摆在含风殿的御案上。

只要圣意有一丝动摇,那些隐匿在暗中摩拳擦掌的人,就一起扑向东宫,把他从显德殿的椅子上拉下来。

可面对他的苦口婆心,李承乾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舅舅,格局小了,比起储位,不是百姓安康更为重要吗?”

长孙无忌更糊涂了,怎么,太子弄这么多钱,难道是为了赈济贫苦的百姓,收买人心?

不不不!他说了,舅舅的格局还是小了。

他身为太子,占据了礼法,大义,哪还用什么收买人心。

用张玄素的话,凡古今帝王,能超越陛下者,寥寥无几。李承乾的天分,能力都不及陛下,他做太子,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即便将来做皇帝,也不管他做出多大的功业,人们和历史也不会承认,他超过了陛下。既然注定没法超过,那不如躺平了,俯首甘为孺子牛,来的更实在些。

“这个张玄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长孙无忌的语气尽是责怪之意。就算是大实话吧,也不能瞎说,让他来教太子,不是来打击太子积极性,长孙无忌真是有些后悔了,怎么举荐张玄素来教太子。

“好!既然如此,臣找机会与陛下说换掉他,换个殿下喜欢的,如何?

但眼下,还是得着手怎么处置这笔钱,依臣看,充入内府,既能平悠悠众口,又能让陛下不至生疑。”

充内府?

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弄出来的充了内府,就搏皇帝一笑,那他不是白忙活了!

李承乾想都没想,直接就摇头否决。

“殿下,你母后还可还病着呢!”

这个啊!

他当然知道,若是三天前,长孙无忌这么说,他没话说,只能照做。

但现在,便不同了!

要说哪里不同,便是负责皇后病情的人换成了孙思邈。有孙神仙在,别说他了,就算是向来多疑的皇帝也不会怀疑。毕竟孙神仙的手段,摆在哪里呢,不是吗?

更何况,钱,他已经花了,一个铜板都没留!

啥?十几万贯都花了?花哪儿吗?

这么多钱,就是扔进水里,也该有个响动吧!

“有,当然有响动!”

长孙无忌可以去乐安、大安两个坊看看,自二坊向北的永安、清明二渠,正在清淤,重修。姜行本拿着他的手谕,雇佣了近千名劳力,正干呢!

啥玩意?真扔水里了?

就算扔水里,也该换个地方扔吧,太子就是扔渭水里,长孙无忌都没话说,毕竟是修堤筑坝,防范水患。

皇城、宫城、东西市等都在北面,所以长安是北富南贫。而永安、清明等南面很多坊都没有什么人住,部分地方是断垣残壁,甚至还有野兽出没。

永安、清明,就是两条臭水沟,修它们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有意义,非常有意义,因为孤要重修永安、清明六坊。”

长孙无忌真希望太子是开玩笑,两条沟渠,六个坊推倒重建,这是一个“十几万贯”就能做到的事吗?两三个怕也是不止的。

这么大的工程,太子连不打招呼就这么开干,户部敢拨这么笔钱给他吗?

就算陛下有意给他,但朝野臣工会干吗?那些太子得罪的,或别有用心之徒,就像上堤坝堵决口一样,阻止陛下拨这笔款项。

一旦因没钱而停工,东宫就会沦为朝野的笑柄。

这是要栽跟头的,知道吗?

“舅舅,你怎么还急了呢!来,先喝杯茶,你听孤慢慢与你说。”

好啊!长孙无忌倒是想听听,太子爷有什么高招儿,能变出这么大一笔钱,来添这个无底洞。

捻着流珠,李承乾提起了半年前的事,那时候,皇后的病情不见好,陛下提议修庙宇、发度牒,为母后祈福。

但母后却以为,为她一人用来修庙祈福图费国帑,不是她所希望的,于是这个问题便搁浅了。

前些时候,他在延兴寺抄经为母后祈福,碰到了佛门领袖-道信大师。

大师不仅佛法精湛,更有一副菩萨心肠,他对李承乾说,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他传的,不是佛法,而是修心,是重整人的五欲。

李承乾觉得有道理,便觉得佛门请求朝廷批地建庙,多发度牒的事,也不是什么过分之举!

“多发度牒,还不是过分之举?殿下不知道,佛门教徒享有的免税、免徭役等等特权么!南朝四百八十寺,他们聚敛的财富,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武德皇帝和陛下,就是觉得他们尾大不掉,才多加限制的,殿下与他们做交易,就不怕引火烧身?”

李承乾淡淡一笑:“孤当然记得。”

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七次奏本灭佛,言词激切,太上皇不顾太子及绝大多数臣子的反对,五月下诏书: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其它寺庙、道观拆毁,只供养精进的佛、道家弟子,其他都令还俗。

三百多个州府,而五千多所寺庙、五十万僧尼、近百佛洞石窟都要变,这意味着九成以上的寺庙被毁,四十六万僧尼被剥夺信仰,被迫还俗。

不过,六月份就发生了玄武门事变,陛下被册为太子监国,该诏书没能执行。

如果不是这样,便是继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第三位灭佛的天子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舅舅以为和尚就不功利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2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