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31章 良心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会稽之石上刻着一条秦法,是专门歌颂始皇帝的: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洁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条提高女子地位,保障女子权益的法律!

黄门侍郎-褚遂良,听说太子因为崔钰的一句“夫为寄豭,杀之无罪”,便赦免了一个人犯,平阳公主的忌日又快到了,便知太子心意,有意抬高女子的地位,所以也跟着引经据典的说了起来。

女官制度起源于周朝,到了秦朝,女子不仅可以担任官吏、上战场与男子并肩作战,甚至还可以改嫁、处置家暴丈夫而无需获罪。

秦代女人也是家庭的劳力,她们不仅要养蚕纺织,还要下田耕作。“男耕”一直是华夏的传统,但在秦代,女子同男人一样也要下田耕作,也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而秦时,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

在缺少劳动力的缺失,女子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地位自然也跟着上升。汉高祖刘邦,在秦国担任亭长时,就曾请假回家干农活,与吕后、两子居田中耨。秦代女子亦耕亦织,或靠经商,或靠一技之长,来维持家庭的生存,她们财货独立,并且在财产方面拥有一定的所有权和继承权。

除了经济方面,还有军事上的作用-服兵役。“老弱妇人皆死”可知道,不但主战的男子容易牺牲,即使壮女与老弱军也不能免于战死沙场。

而且,任嚣、尉佗在征伐岭南时,尉佗曾上书请求从内地遣送“无夫家”青年女子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但始皇帝只允其一万五千人。

“女子能顶半边天,褚卿之言有理!”

“昔年隋末大乱,平阳公主变卖产业,赈济灾民,响应先帝太原举义。一路征战,连续收编了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在关中举起了李家的大旗!”

平阳公主统帅的这支军队,军纪非常的严明,令出必行,百姓很是拥戴,还亲切的称呼公主为李娘子,这支军队是娘子军。

先帝打到长安时,她已经是坐拥七万大军的主帅了,就连屈突通都没少在她手下吃瘪!攻打长安的时候,还是公主与陛下、建成各领一军,三面强攻,才拿下的长安!

后来,陛下要征讨的李轨、王世充、薛举等割据势力,防守李家的大本营的任务,便只能交给公主。苇泽关,出入并州的咽喉,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公主领兵数万驻守在此,以为关中屏障,陛下才能游刃有余的扫荡群雄。

武德六年,公主因旧伤发作,在长安养病期间,病逝于府邸!

先帝甚为悲痛,下旨以授予公主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以军礼葬之。

当时的礼官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不合礼制,但李承乾觉得先帝说的对,鼓吹就是军乐,公主亲冒箭矢,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古往今来有这样的公主吗?

褚遂良也是那个年代过来,也领教平阳昭公主的风姿,以米汤退敌兵,戏耍刘黑闼,对公主智谋,他也很是佩服,自然觉得军礼下葬,并不为过!

指着侧面的刀架,上面有一把造型精致的短刀。这把刀,是他幼年时,平阳公主送给他的,李承乾清楚的记得,公主揉着他的脑袋告诉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柴令武那小子,前日来东宫,他大兄在安西都护府,这祭祀父母的责任,自然就要落在他身上。他来东宫,请李承乾给宗正寺打个招呼,行一点方便。方便,这个方便是一定要行的,而且不仅要行,还要大操大办。李承乾还让匠作依着公主的画像,造一尊公主白玉像,立于墓前。并造壁一面,上书公主和驸马的功勋。

“殿下,您这可是有点偏心了!先帝的驸马中,可是有不少文臣武将的,功绩不必柴公低的,可是不少!”

褚遂良掰起指头算了起来,窦诞、段纶、赵慈景、杨师道、豆卢怀让、窦奉节、执失思力、乔师望、阿史那社尔、薛万彻等等,有活着的,有死的,死人的有儿女争,活着的会觉得殿下不公道。褚遂良看,虽然太子与公主亲厚,但未免有些失当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孤不在乎!人活着,最难的就是坚守本心。像你我君臣这样的,很多事都不是按照良心办的。”

“但这一次,孤要办一次良心事,也让孤的姑姑,在九泉之下,也能知道,这世上,还有人没有忘记她!”

褚遂良听候,长叹一声,表示赞同:“臣记得,在秦王府做属官时,奉陛下之命入宫禀奏。先帝因为殿下惹事,所以与臣说了几句。”

李承乾不听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不过,他也不在乎,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他都被先帝骂习惯了,早就皮实了,什么难听话,褚遂良都可以说。

褚遂良摇了摇头:“不是殿下想的那样!先帝与臣说,家有诤子不败其家,秦王有个能受祖业的长子,是他的福气!”

当时,陛下不过是亲王,先帝也不知道会有玄武门之变,虽然李承乾总是让他不痛快,但在他心里,李承乾是个好孩子,是个能守住家业的。

如今,殿下贵为一国储君,将来的皇帝,要承担神器之重,自然要比先帝当年对他的期许更好。

“你呀,说话总是中听的!但说到先帝,呵呵,孤跟他,怎么说呢!可能就因为孤不是长孙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5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