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6章 冬季长安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在大棚出现前,唐人在冬季的蔬菜多以韭菜为主,因为这是一种长年生长的作物。经过几年的发展,大棚在关中、河北、河南普及后,芹菜,萝卜,莲藕,蔓菁等蔬菜,一年四季都可是吃到!而像柿子,梨,樱桃,橘子,葡萄等水果,也是可以在冬天吃到的。

尤其是柿子,人们习惯于芦苇做成吸管吸着吃,叫火晶柿子。梨子也不生吃,都是蒸着吃,或者烤着吃,吃的就是热甜的这个劲儿。

当然,唐人酷爱各种甜品茶点,长安最流行的一种茶点,就是把奶酪浇在樱桃上,叫酪樱桃。

而东西市的零食铺子,零食种类已经相当可观:槟榔、大枣、波斯枣、莲子、荸荠、核桃,菱角、栗子、乌梅、榧子、黑枣等应有尽有。

最多的是饼铺,有蒸饼、煎饼、胡饼、曼头饼、薄夜饼、喘饼、丸饼、烧饼、汤饼、煮饼、索饼、鸣牙饼、浑沌饼、夹饼、水溲饼、截饼、糖脆饼、二仪饼、石敖饼等等等等,足足有多达几十种之多!

眺望长安城,李承乾便会想起一首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冬天,取暖是必要的,除了烧暖器、暖炉外,贵族们为了追求美感,还会弄一个造型其他的手炉,就比如长孙冲手里的这个玄武炉。

铜炉手兽炉,都是贵族们的专利。家境一般的百姓,买不起铜暖炉,又需要生火取暖,便在自己家的屋子里挖一个深坑,在坑里推满木柴,掺着松脂之类易燃物点火取暖,称之为地炉。

地炉虽然不比铜手炉精致,但辛苦了一天的百姓围在地炉边,看着滋滋窜出的红红火苗照亮了满屋,淡淡的烟雾丝在屋顶的上空袅袅升起,也算是可以喘一口舒服的气。

而暖器和铁炉推广后,铁炉子的销量要远远超过暖器,不为别的,就因为它足够的便宜。铁匠铺炉子的价格,都是朝廷定的,谁敢坐地起价,就等着吃牢饭,打板子吧!

贵族们会身着比较华贵的有狐裘、貂裘、豹裘、兔裘等,一般士人和百姓中富有者则多穿羊裘、犬裘,至于穷人能一件厚实的棉絮衣服御寒就算是很不错的。

武侯卫、金吾卫及宫廷守卫要成天的守卫、巡逻,这么冷的天,的确不好受,每年的冬季都有御寒不利的将士得了伤寒而亡的。而今年,李承乾把在漠北缴获的羊全宰了,取了羊皮,又在漠南漠北采购了一批羊皮,让宁夫人、遂安夫人的作坊,赶制了统一样式的裘衣,不仅能护住全身和胳膊,后面还带着帽子。

每个武侯铺子,金吾卫、宫卫轮休的值房,都有暖炉,上面炖着羊肉,保证他们吃的热乎乎的,饼子管够,保证他们可以在巡逻、戍卫中不会冻坏。

左武侯大将军-安永达,今天到了永安坊的武侯铺子巡查,瞧见这些家伙围着太子、吴王叽叽喳喳的每晚,也是一人赏了一下,让他们滚出去,好好巡逻。

“殿下,你可是把这些兔崽子惯坏了!这顿顿羊肉,饼子,吃的他们都快走不动道了!”

李承乾淡淡一笑:“不仅是你们武侯卫、金吾卫、宫卫!全军的伙食标准,都要有序的提高!”

打仗靠的是什么,说到底还是人,只有将士们吃好了,才有精神巡逻,才有体力训练。想要提高战斗力,提报训练强度,必须要把身体养好,不生病。而要把身体养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伙食问题。

粮食、肉、盐、蔬菜,甚至干果、零食都要按人头的配比,保证将士们吃得好,吃得饱!而漠南漠北无战事后,得益于互市,大唐也能活的大量的牛肉干,李承乾呢也让作坊,仿照牛肉干的作法,做了不少鸡肉干,两种肉干一比一配比,交付各卫及边军。

听到朝廷花这么的本钱,安永达也是一阵饶舌,这要花多少钱啊!但一想到,朝廷正在筹划对高句丽的战事,他也释然了,大战在即,提高军队的战力,的确是战争的关键。

“来来来,安大将军,你是个有口福的,羊肉火锅,本王亲自准备的,来一块吃吧!”

拱手谢过吴王,安永达也是跟着李承乾来到了桌前。肉、菜管够,还有芝麻坊秘制的蘸料,吴王的确废了不少心思!

“殿下,如果东征高句丽,能不能带上臣啊!”

他和安元寿,虽然做到了大将军,但这仗是越打越少,最后竟然到了没仗可打的地步。这不行啊,他们兄弟也得跟着进步进步,给子孙多留点的东西啊!特别是安元寿,他可是有九个子女呢,这家大,子女多,更想多挣一点了。

“你问孤啊?”

“是啊,臣要是没猜错,这次还是殿下挂帅吧!”

李承乾摇了摇头,这个事,还没有定下来,不过有点,李承乾现在就可以回答他,他和公孙武达负责戍卫京畿市面,左右武侯大将军的位置太重要了,是不可能轮换的。

唉!安永达叹了口气,他也知道,京畿安全的重要性,但他就是不死心,想着试一试!

李承乾见他跟霜打的茄子一样,也是拍了拍他的胳膊:“你去不了,但你们安家的子弟可以啊!一旦开战,孤可以举荐他们参加征行军!”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他们俩兄弟还能带多少年的兵,安家能不能兴盛下去,还是得靠这些子弟不是!

安永达頟首,表示赞同,举起汤碗:“那臣以汤代酒,敬殿下一碗!”

李承乾与之碰了一碗,随即笑道:“你安大将军也有为儿孙忧愁的时候,行,孤算是开眼界了!”

是啊,谁活着不是为了儿孙呢,别说安永达了,皇帝和他不是也一样么!有人说,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可在家国天下的体系下,家事明显呢占据一部分决策的主动权。为了子孙,有时候动些小心思,也是正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