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4章 新事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骊山这边还没搞个明白,长安那边便又出了幺蛾子,李承乾没办法只能把营地交给李恪、李泰。

回到弘文殿,李承乾才知道尚书左丞刘洎已经升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了,张行成、高季辅二人也进入了弘文殿当差。

怎么地,皇帝开始吐故纳新了?

还真是这样,十天前左仆射-房玄龄尚书请辞,房玄龄认为玄龄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子遗爱尚上女高阳公主,女为韩王妃,深畏满盈,上表请解机务。

皇帝当然是不需的,不仅没有虚,还特地加了仪卫,让房玄龄兼为太子少师。

虽然,房玄龄请辞没有成功,但他已经在为皇帝培养后面的宰辅了,否则这三个人也不可能现在就进入弘文殿。

李承乾坐下后,淡淡道:“西突厥,又作事了?”

去岁,乙毗咄陆可汗-欲谷设,与咥利失大战,未分胜负。于是,双方以伊列河为界,分地而治。

不久前,咥利失之臣俟利发吐屯勾结欲谷设作乱,咥利失逃往拔汗那,死在了拔汗部。弩失毕部立其弟之子-薄布恃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叶护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称南庭。其辖境东以伊列河为界。龟兹、都善、且末、吐火罗、焉耆、石国、史国、何国、穆国、康国等皆受其节度。

咄陆可汗设建牙镞曷山西,称北庭,其辖境西以伊列河为界。厥越失、拔悉弥、驳马、结骨、触木昆等部附属于他。

左领军将军张大师从西边传来消息,两位可汗的使者已经过境凉州,不日即将到达长安。

他们来大唐,目的只有一个,争取到大唐的兵力支持,或者请我朝中立,然后他们一决雌雄。

“凭什么?”

李承乾就不明白了,凭什么?他们可以狗咬狗,我朝为什么不能痛打落水狗呢?

西突厥占的地方是哪里,是大汉的西域都护府,我朝承继中原正朔,那自然也要继承前朝的法定疆域,西域陷落敌手多少年?

我朝没有出兵,去恢复我们的权力,便已经是万分友好了,还让我朝避让?长心了吗?说出这种话?

“哎,这话要是让南北衙的将军们听说,能不能让去手撕了这两个使者。”

“失心疯了吧!”

是,太子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

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应该含蓄一点,有些话说了像没说,有些话没说就跟说了一样。

陛下的态度呢,是有待商榷,毕竟让大唐表示态度,也不可能白表。

让殿下回来,就是看这东西,要多少合适?

“多少合适?孤要土地行吗?”

额,这个恐怕不行,虽然突厥是游牧民族,可他们也是国家,割地这个事,除非战败,否则不太可能。

再者说,他们统辖的土地,多是西域小国,国是人家小国主的,他们不过是突厥人仆从国而已。西突厥没有理由割他们土地。

“哦,感情他们也知道那些土地不是他们的?”

李承乾冷冷一笑:“来,孤跟你们掰扯掰扯!”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汉宣帝始置西域都护。以后各代,任何王朝都把西域视为领土,行使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十六国时期,吕光在统一西域后,就曾仿效汉代,设置西域大都护,行使主权。

“主权的问题,是能谈的吗?”

“今天,我们不费一兵一卒收了好处,那将来我们再想复通西域,就失去了法理。”

李承乾知道,诸位大臣是怎么想的,战争嘛,只要有个借口就行,关键是对大唐是否有利。

不,这一观点是不对!

在李承乾看来,有任何问题上,都可以背信弃义,都可以反复无常,甚至可以巧取豪夺。

但土地不行!

祖宗留下的土地,没有一分是多余的。守着的寸土不让,失去的土地也该以王者之师的名义,堂堂正正的拿回来。

“行了!,不议了,孤去见陛下。”

弘文殿的臣工们,对太子的一反常态都是差异。在他们眼中,太子是个以利为先的人,否则他也不会以皇室内府的名义,搞那么多产业。

但今天,他的态度如此的强硬,甚至连到手的两头吃都不要了,真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房玄龄摆手示意诸臣各自去忙,自己也是三步并两步,去追李承乾。

“殿下,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就很有可能停止战争。”

房玄龄到不在乎有多少利益,他看重的是西突厥人的内耗,他们内耗的越严重,对大唐将来经略西域就越有利。

所以,现在暂时同意,也未尝不是个权宜之计。当然,这也是陛下的考量。打仗说到底,打的就是钱粮、人命,大唐少死一点人,不好吗?

李承乾摇了摇头:“房相,什么都能谈,什么都能让,但主权不行,这是孤的底线。”

房玄龄的意思,他当然是明白的,可很多事本就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就说对西域恢复主权吧!这是在建国之初,就定下的国策。

是,他也承认,按照他的想法来,有可能会对上两个齐装满员的突厥帝国,仗打起来消耗会很大。

但若是不这么做,日后的麻烦就会更大。西突厥人是永远不会承认,大唐在西域的合法地位。那些见风使舵的小国们更不会真是实意的顺服。

如此,便会再此上演征而不服的历史,西域的战事也会长年累月的不断发生,到时候朝廷的花费,可能就不是一两代人的代价了。

现在,我们不把该打的仗打完了,就要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打。等他们上的时候,形势是什么样,大唐还打不打得起,还不知道的。

而且,吐蕃国一直对西域虎视眈眈,有这个强敌在侧,不彻底的解决西域问题,那大唐的西侧将永无宁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4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