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9章 下聘来了!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魏征的丧事还没办完,夷南的侄子突利设便来了,献马五千匹,牛、橐驼一万头、羊十万头,请大唐依照前约,许新兴公主下嫁。

李世民病了,不能视事,国事自然是由太子处理。薛延陀的国书,到了李承乾的手上,群臣也是纷纷侧目。

这个事,也是有原因,去岁十月,凉州契苾部反叛,依附薛延陀,契苾何力被裹胁到了漠北,虽然夷南是竭尽全力的招降,但契苾何力就是不肯,还割掉了自己的左耳以示对天朝,对天可汗的忠心。李世民听后,感动的流泪,于是命兵部侍郎崔敦礼持节告诉薛延陀,将以新兴公主嫁给夷南,而换回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回朝后,被拜为右骁卫大将军。但他对这种婚事,却是极力反对的,所以今天他是一个站出来的,请太子奏明陛下取消这桩婚事。

但萧瑀等臣工以为不妥,天子出口成宪,毕竟这是陛下答应了在前,如果事后便反悔,恐伤了我天朝皇帝的声誉。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房玄龄、岑文本却以为,此事不可。且不说薛延陀部屡屡与天朝为敌,滋饶边境,就说和亲敌国之事,自古有好的下场吗?

义成公主杨氏,隋宗室杨谐之女,是最惨的和亲公主,二十多年间连嫁父子四人。夷狄畏威而不怀德,公主嫁过去,有能过上好日子的吗?

什么叫天子家事,既是天下事,难道天子就不是人了,就没有七情六欲了!

李承乾合上国书,把目光看向李恪:“吴王,你怎么看!”

李恪当然知道太子是什么意思,更知道陛下不能落个反复无常的名声。所以,他建议让真珠可汗亲迎公主,在灵州迎接公主车驾,但这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能一个月,如果真珠可汗到期不来,则说明他没有诚心做天朝的女婿,则婚事作废。

“好,孤看吴王说的很有道理,就按吴王说的办!”

而萧瑀却站了出来:“那要是夷南因此兴兵南下呢?”

呵呵,李承乾冷冷一笑:“宋国公,大唐男儿的血腥还在呢!谁敢持兵向我天朝,孤便灭了他!”

萧瑀见李承乾杀气腾腾的样子,也知道太子动了真火,也是讪讪的退了下去。

李承乾又扫视了一下阶下的臣工,面无表情道:“退朝吧!”

这边一退朝,李恪便跟了上来:“大兄,那老东西是故意的,要不要臣弟修理他一下。”

李承乾当然知道萧瑀是在报复,他被边缘化的事,所以他才敢搞这么个事,让自己难堪一些。

不过,李承乾不生气,看在大姐的面上,他不跟老东西一般见识,反正他也活不了几年了,就这么着吧!

而起,不是老四也因为边缘化的问题,不爱搭理他了吗?时间长了,老头自己觉得没趣了。

.........

和亲,也叫做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周边异族首领之间,出于各种各样和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自汉至今,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数不等、缘由各异的和亲。

李承乾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西汉初年的和亲就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

西汉远嫁乌孙的公主——刘细君。乌孙是个相当落后的民族,细君生长在礼仪之邦的中原,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跟嫁到荒蛮没什么区别。她远嫁到乌孙,本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可以说受尽了委屈。而昆莫猎骄靡后使其孙岑陬娶细君为妻,细君不肯从命,上书汉朝天子,希冀能得到亲人的支持。

但汉天子的回答却是: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这一句话让刘细君彻底死心,因为从那一刻开始,她认识到了,她连家都没有了。

细君无奈,为了汉帝征服匈奴的大业,她只得再次成为岑陬的妻子。最后刘细君老死乌孙,终生不曾归汉。

李承乾远征高昌时,曾听过一首胡歌,听说是刘细君所做的: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儿臣也有女儿,而且就一个女儿。那小小的人啊,比她三个哥哥都娇弱。”

“每一次看到她哭,儿臣的心都很不落忍,觉得心被撤掉了一块。”

新兴等公主,都是在李承乾的怀里长大的,名为兄妹,实则跟父女没什么区别。李承乾呢,对兄弟们严格要求,但对妹妹们却是无有不准。

因为他知道,皇室的公主也只有在宫里时,才能肆意的活着,等出嫁之后,她们的人生便不一定如何了。所以,能给的,李承乾都尽量给她们。

听到李承乾这话,李世民也是长叹口气:“高明,她们很幸运,有你这样的一位兄长。你比朕强,因为你的心里是有他们的。”

夷南呢,是万万不敢来灵州迎亲的,所以这桩婚事也就算是告吹了。李世民也夸赞了一下李恪,这一招将军做的不错,不仅挽回了朝廷的颜面,也保住了自己的妹妹。

李恪呢,很少受到夸奖,冷不丁被父皇这么一夸,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也是挠了挠脑袋:“儿臣这,这没什么!”

李世民看到这家伙不好意思,也是呵呵一笑,这小子自从跟了太子,变化还是很大的,人也没有那么抑郁了,开朗了不少。

作为父亲,李世民为儿子的这种改变而高兴。人啊,就得想得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皇帝,而在他的一众儿子中,除了高明,其他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还真就不合适。李恪能想得开,将来的路能好走不少,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可同时,李世民心里也在担心另一个儿子-李泰,青雀的脾气,他是知道的,不到黄河不死心,他呀,未必能想得开。

“好,朝政有你们兄弟齐心协力,朕是放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6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