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90章 谈心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东宫-显德殿

韩王-李元嘉,向他举荐一个人。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南祖房,隋朝-太常卿崔溉之子。隋朝末年,投靠李密,不得重用,郁郁不得志。

武德初年,归顺大唐,授官怀州司马,封青丘县公,后迁隰州长史。贞观十年,授以尚书左丞之职,转韩王府长史。

“元嘉,你是自己受不了管教,想把人甩给东宫,想的有点美吧!”

李元嘉听到这话,瞬间发起了牢骚,跑到阶上殷勤的给李承乾点烟:“高明,你心疼心疼老叔,我特么真是讨厌死这家伙了!”

崔义玄虽然年不到五旬,但他比一般七老八十的老头子都让人讨厌,李元嘉就算是够守规则的了,可他呢,还是觉得不够,总是挑三拣四的。

李元嘉好学问,藏书万卷,搜集各代的碑文,爱好解析古文字异同。崔义玄就说他玩物丧志。身为皇族子弟,不想着为君分忧,整天搞这些没用的东西,实在是不成体面。李元嘉被他说的,脑袋当时就宕机了。他不玩物丧志,难道还励精图治不成?难道他不怕二哥和太子多想,要他的小命么!

李元嘉跟同母弟-李灵夔非常友爱,就像庶民兄弟一样,兄弟俩时常有书信的往来,或者赠送礼物。崔义玄就说皇家兄弟之间应该避讳,不该多分往来,以免生出事端。

他的王妃,可是卢夫人的女儿,她把房相管的死死的也就算了,她的女儿一样可怕,看到他的王妃,李元嘉就好像看到了他老娘与宇文太妃。再加上这么一个长史,奶奶的,这还让人活吗?

听到他过得这么惨,下面的李恪也呵呵笑了起来,一边吃葡萄,一边吐槽李元嘉。反正房相致仕了,李元嘉也不用怕了,要是觉得不合适,可以教训,实在不行,换也可以的!

换?李元嘉无语了:“为德啊,你还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你知道什么是大虫吗?你十一婶就母大虫!”

在她面前,李元嘉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他还敢修理她,还休妻,信不信只要他敢表现出一点不满来,房王妃就敢把王府点了!

哎,这人啊,没摊上,谁也别说谁。好性子的,都指着给了他们,到了他这个,就剩这么一个母大虫了,他上哪儿说理去。

李恪呵呵一笑:“韩王叔,你也别得了便宜卖乖!当年,你娶房家女儿时,多少叔伯兄弟羡慕你。”

“不仅娶了一个漂亮的王妃,还找到了房相这样的靠山,那真是八辈子积来的福分!”

听到这话,李元嘉更是跳脚了:“这福分,当年就应该给你小子!”

李承乾抬手制止了斗嘴的二人,也是笑道:“行,这个人,孤收下了!”

韩王如蒙大赦,赶紧拜谢太子,李承乾也是与他寒暄几句,便打发了他。

李元嘉走后,李恪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大哥,不会有坑吧!”

李承乾摇了摇头,崔义玄这个人,他见过几面,也听房相说过,算是个能文能武的角色。他当年去韩王府做长史,也是房玄龄举荐的。

信不过别人,难道信不过房玄龄么!他举荐的人,几乎都是大才。咱们李家坐了天下,就的得有做天下的胸怀,不能像杨广忌惮高弘德他爹那样。

“好吧,那就暂且用用看!”

“高弘德那边,还是没吐口,用不用加点刑啊!”

李承乾摆了摆手,耐心,耐心很重要。高弘德一把年纪了,要是把人玩了,怎么办!再给崔钰一点时间,他肯定能拿下的。

说到崔钰,李恪就没话了,这个家伙神神鬼鬼的,总是能在最关键说的时候,发挥不一般的作用。李恪也是没法否定他的能力。

..........

亲军都尉府

崔钰泡了壶茶,请高弘德喝,这可是东宫出来的,是扬州那边炒的最好的龙舌。比这低一等的龙舌,在两条丝绸之路上,都是昂贵的奢侈品,更别说皇家特供了。

高弘德抿了一口:“嗯,清香、醇厚,真的很不错!”

崔钰笑道:“渤海高氏,也算是大唐外戚中,最贵的家族之一了。当今皇后,按照辈分,还算是你的外甥女呢,何必如此执着呢?”

“崔少卿,你说的不对,其实我们都不是渤海高氏的子弟,如今不过是鸠占鹊巢罢了!”

渤海高氏本非汉晋旧族,是通过攀附陈留高氏和齐国高氏而成为世家的。北朝十六国时,高氏在士族的地位日益提高,即便是中原战乱不休,渤海高氏也依然发展壮大,分为高湖、高允、高祐、高聪、高崇、高遵六个房支。而高崇一支本非汉人,乃是由鲜卑人伪冒的,但伪冒得相当巧妙,北魏之后,已难以辨别,只能将其认作为渤海高氏。高崇一支孝文帝初年归北魏,高宾之子-高颎还做了隋朝的宰相。

这还不算,他们这一支还有高欢一房,他们依然冒渤海高氏之名,而高欢从弟高岳之孙高士廉,借助外甥女与李氏联姻,重修了《氏族志》,渤海高氏的门第进一步提高。

而高欢一支冒姓,借助于皇权力量对于士族谱系的行为,就连渤海高氏宗族内部也将高欢一支视为正宗,序其行辈。所他父亲和高士廉才得以渤海高氏为名入仕。

但有一点崔钰说对了,他与高士廉是未出五服的兄弟,当今的皇后按照辈分算,的确是他的外甥女。只不过,两房之间自隋亡后,来往不多而已。

“高公,从打人情牌的角度来说,你真的不应该这么扛的。你应该清楚,顽抗是没有用的。”

“大隋已经没了,人总要向前看的。现在你们这一房,已经渤海高氏的族长房了,你总该有所欣慰吧!”

高弘德淡淡一笑,抿了一口茶:“高氏有今天,成为皇族外支,跟老夫没什么关系。我没出力,也不想沾他们的光。”

“但你说的对,老夫的人生到头了,有些事,是该有个交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4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