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78章 见识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今天查狱,独孤谋带着李象来到一处牢房前,里面有一个眼神孔洞,蓬头垢面的家伙,看到人来了一点反应都没有。

独孤谋给他介绍了一下,这个人叫冯宽,官至海东运粮使。当然,这个官职放在平常,并不算什么,就是个押运粮食的差事。

但是,放在东征高句丽时,这个官那一下就成了协调南北运输,手握重权的官员之一。山东、江南走海运,运抵高句丽的物资,都要经过他的手。

朝廷征高句丽,后勤补给有多充裕,而战后回运战利品,也因为要节省时间、成本而走的海运,这一点不用独孤谋讲,李象也是该知道的。

那一段时间,冯宽不管走到哪儿都是前扑后拥,那真是新官靴上脚,步子抬的比三省宰相都高!

官场上自古以来,都是锦上添花的有,雪中送炭的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别人围着你,肯定是有所求,否则谁特么搭理你。

可冯宽不知道,他就以为自己行了,被漂亮话,被美酒、美色迷了眼睛,魂儿都被勾飞了!开出去行方便的条子,也是越来越多。

所以,他就下道了!倒卖前线物资,侵吞战利品!按照大唐的律法,他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朝廷砍的!

“那为什么现在都不杀他?”

“面子,大唐的面子!”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攻灭高句丽,恢复汉土,这是何等的功绩,如此功绩之下,天下军民无不欢乐,怎么能容忍有这样的污点呢!所以,他现在还不得死,还得等事情过去了,他才能死。因为朝廷的脸面,陛下、太子的脸面更重要。

做官啊,为君者讳,凡事要先以君父、朝廷的为先,哪怕事态再紧急也得压下来。这个案子,是他做侍郎的时候,一手压下的,压了这么久,陛下和太子都没有,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事糊涂一点,麻烦会少很多。这种事,是不合规矩的,被言官抓住,很有可能吃参本,独孤谋这么做也是担了风险的。所以,做官啊,还要学会灵活,要学会审时度势,不能枉法,让罪犯逍遥法外,也不能让朝廷丢了脸面。

“你看看他这个熊样子,就该知道做贪官的下场了吧!”

“走,看下一个!”

下一间牢房关的,是一名叫邹兴的犯官,原户部清算司的主事,是负责查账的,国库、地方府库的账目,都要经过他们清算司的手。

国库的账目是朝廷的重点,首选繁琐,规矩也大,而且还有专门的军卫看守,想做什么手脚,那还真是不容易。

但地方的府库就没那么多规矩了,别看清算司的主事不过是从六品的小吏,但他这种小官重权的,只要轻轻带过一笔,下面的人三代都吃不完。

所以,清算司的官,大多都是御史出身,看重的就是御史们的正直、清廉、自律。而自武德三年起,清算司因为假账被捕的官吏,高达二十九人之多,平均是一年一个。为什么呢?是这些官员本就不干净吗?不是的,有心算无心,怎么着都会有人算计你,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钱、名誉、美色,对官员们的杀伤力太大了,很少有人能扛得住,所以中招也不奇怪。

“你出身好,位分又高,自然不知道下官官吏,有些日子过得还是很难的,一笔的收益,他们三辈子也挣不回来,能让他们的家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你年纪小,有理想,有报复,这是对的。你若是身份对调,你是他们这样的,到了这个年纪,家里需要钱,你就知道跨出那一步,并没有那么难!”

第三位,依旧是个贪官,杨祯浜,贞观六年的进山,官至京兆府司法参军。他犯的事,简单多了,就是在利用职权,为一些犯案的人,销毁不利的证据。在天子脚下,干这样的事,能长久吗?京兆尹-楚恒虽然老了,但还没到老而无用的地步,所以他就事发了!他觉得自己身为司法参军,没人会怀疑他,但太多的意外,太多的不确定,他自然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尚书,下官怎么觉得,你在吓唬我?”,李象笑眯眯的说到。

独孤谋淡淡一笑:“你错了,我是在告诉你,外面的清平盛世之下,有阴暗的角落!”

有日出,就有日落!有时候,律法能管得了光天化日,但却未必能管得了阴暗中的事。朝廷的触角,也有触及不到的地方。

李象上前一步:“尚书,我那几个叔公,是不是在你这也挂号了!”

嗯,独孤谋点点头,有一些不怎么清白的宗室亲王,的确在他这里都有档案,没动他们不是因为他们不该抓。君权凌驾于律法之上,而是陛下和太子没有下令。至于,陛下和太子为什么不动他们,一是因为他们惹的事,还不足大,还不至于影响朝廷。二则是因为玄武门之故,陛下曾经在太庙折箭为誓,此生绝不害一个兄弟。也就是说,只要他们不谋反,陛下和太子都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用不用这么认真啊,我爹可是号称谁都敢办的!”

“你爹是谁都敢办,可你爹也有需要顾忌的人和事。年轻人,这世道不是非黑即白,有些事很有可能没有摆在台面上,就已经办完了!”

独孤谋给他举两个例子,党仁弘、庞相寿,他们犯的都是贪渎,陛下也可以把他们都杀了,但陛下为什么没这么多,是因为陛下顾忌秦府旧将们的心情,所以恩自上出,饶了他们一命。

东宫这几年经手的钱太多了,也有十几个人犯了贪渎,可太子呢,也只是处理其中五六个人,其他的不过是罢官、流放。不是太子有意纵容,而是这些人犯的事不大,且为东宫效力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人情是要兼顾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