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5章 李世民的用意!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关中清雪的形势一片大好,朝廷与各地的通讯,正在有序的恢复中。雍县的秦怀玉、杜荷也从李泰处得到了大批的粮食,李承乾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所以,就在清雪帅帐中,搞自己“木匠活”,李象也成了他的小使唤,带着上襻膊,被他使唤来使唤去,父子俩一玩就是一天。

进到帐来,看到李象的小脸造的脏兮兮,太子还是忙着做桌上的“烫样”,魏征也是一阵无语。

“太子殿下,你这父亲当的可不合格啊!”

按照小皇孙这年纪,就应该在学堂读书。太子把他待在身边,见天的玩,那孩子岂不是玩废了!

可李承乾却毫不以为意,还告诉魏征,这叫“老子有事,儿子负其劳”,老子使唤儿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魏征是一阵无语,话是没错,可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呢!

这算不算是一种报复,皇帝是这么使唤他的,现在他当老子了,就这么使唤儿子。对太子的恶趣味,魏征是不敢苟同。

“魏相,你那是什么眼神,他可是孤的亲儿子,孤害谁也不能害他啊!”

“更何况,多活动活动,聪明,长个!”,揉了揉李象的小脑袋:“是不是,象儿!”

瞧见李象咧嘴傻笑,魏征就知道,这个小皇孙已经被他老子带偏了!

“魏相,来有事吗?”

当然!

清雪是在稳步进行中,朝廷不必担心道路阻绝,弄出什么民乱。

但雪后的救灾也提上了日程,今日早朝,魏王师-王珪启奏,太子新婚主持清雪,已经很是辛苦了,应该由魏王接受收尾事宜。魏王不仅熟悉情况,年富力强,为兄分忧更是责无旁贷。

“陛下准了,是不是很失望!”

嗯?

为什么要失望?

“老臣知道殿下为了清雪付出了很多,承当的压力也很大。这时候让魏王接手的确有些不近人情。但没办法,老臣尽力了,陛下执意如此!”

呵呵,“魏相,不必自责,这个结果,孤早就料到了。”

功劳这种东西,李承乾不需要,他已经向朝野臣工证明了,他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这就够了!

况且,有魏征看着,魏王还能将功劳都揽去?别委屈那些出力的臣工将士百姓就行了。

喊来张思政,李承乾将烫样和手册装箱,叮嘱他挑选得力的人手,急递西海的潞国公-侯君集,要他依册行事,不得有误。

张思政退下后,给李象擦脸的李承乾,还不忘给魏征解释。

“争一时者,匹夫之勇,我们要争的是千秋万代!”

“魏相,别小看那个烫样,它能让我大唐再无患盐之忧!”

魏征相信,李承乾说的不是大话,在这些时日的朝夕相处中,亲眼看到了李承乾是如何处理事务的。

尤其是那套治民、治兵的理论: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点评;我再做给你看,你再做给我看,点评;你再做!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能让人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从而推动整个进程。

务实求真,不计得失,心胸宽人!这么多好词,用在他时常弹劾的人身上,魏征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弹劾错了!

“走!父王带你和孟将去兴宁酒肆,宁娘子做的饼,可好吃了!”

........

太极宫-承庆殿

李世民挠了挠脑门:“他没生气?”

魏征是实话实说,太子的确非常的大度,痛快的交了差事,还带着小皇孙和张柬之,去范夫人的酒肆用饭。

仁者爱人,民者,国之根本,是故圣君待百姓如赤子,未食则先思其饥,未衣则先思其寒,谋其税敛,教化其心,可谓仁政之道。

这些,太子都是做到了的,他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陛下觉得好不够好?

“好,怎么不好!高明的权谋、能力,从来就不是朕担心的问题。”

“朕担心的是,他会不会走上与朕相同的路!”

魏征是忠臣,与他,李世民是能说心里话的。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翌日,在秦王府的最后一夜。

李世民在凉亭饮酒,李承乾负责给他倒酒。

“朕问他,要做太子了高不高兴?”

“他却反问朕,如果要做太子,或皇帝,一定是要杀死自己兄弟么!”

后来,李世民才知道,他去了千秋殿,又去了埋葬几位堂兄弟的地方,站了整整两个时辰。

李世民至今都记得太子问他时,那认真的模样,还有凌冽的眼神。

“陛下的意思是说,太子少时便觊觎大位?”

不!李世民摇了摇头:“朕是说,那小子七岁就能拎得清楚,天家无私,至尊无情了!”

这历代帝王选立储君,先决条件不是嫡庶,而是类我否!

李承乾是他第一个儿子,在他所有的儿子中,高明是最像他的。

弓马、城府、心机,都跟他年轻时很像。

当然,心肠也一样狠。

也正是因为高明跟他太像了,李世民才担心,担心他百年之后,高明不能容下青雀。

煮豆燃萁,同室操戈,作为帝王,李世民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但作为兄弟,他的心里一直很自责,他不想儿子也落得跟他一样。

高明是个心思重的,李世民知道,如果必要,他会跟自己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但他也一样,会因此抱憾终身!

魏征闻言也是长叹:“那陛下就该让魏王之藩才是。”

之藩?

李世民摇头否决,青雀是一块磨刀石,既是磨练太子的脾性,也是试探他的心胸之用。

怎么说呢!就目前来说,高明的表现,还算不错。

“陛下,就不担心!”

魏征的话没说完,但李世民能听得出来,他是担心自己引火烧身,自食其果,搬起的这块石头,最终还是砸到自己的脚面上。

“玄成啊!这一关,不是朕要过,是高明要过。过了这一关,朕才能放心把大唐交给他。

在朕的心目中,嗣君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就是要比朕强才是,不是吗?”

魏征闻言,心里咯噔一下。

陛下这是拿太子,过自己没过去的那道关呢!

虽然魏征认为陛下作法欠妥,但大唐的确需要一位仁义的顺位之君,否则再起波澜,这国祚、宗法就乱了,后世子孙必是人人效法,那大唐的江山,还能传序几代!

这次办差,他一直跟在太子身边,也看清了太子的手段、城府,他都看的一清二楚。在魏征看来,太子不是忌惮魏王,而是在玩弄魏王,他们这对兄弟,已经是敌人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0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