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7章 李猫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上官仪从东宫的吏员中,挑出了两个人,一个叫任雅相,另一个叫李义府。这个李义府是李大亮表荐为门下省的,后又得到刘洎、马周的举荐,改任监察御史。这次也是通过层层嶙峋,选拔到东宫的。而上官仪之所以看重他,便因为他写的一篇文章,其中“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虽然有逢迎拍马的嫌疑,但却被上官仪看为,有些耿直坦荡之气。

上官仪看重的是他出身寒门,不坠青云之志,却不知道他这个人“心银貌恭”、“笑里藏刀”。李承乾是清楚的,历史上的李义府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多有不法之行,是唐臣中为数不多的佞臣。

但既然来了,还投到了自己门下,那李承乾所幸就收下来,自己留着,不废太多事,但若是到了别人手里,也许受罪的就是他了。

而李义府呢,不知道出于感激,还是投机,竟然呈上了一本《度心术》。

其中提到九条:其一: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其二: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其三: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自知者明,人莫说之;身危者骇,人勿责之;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其四:名显莫敌禄厚,堕志也;情深无及义重,败心矣。

其五:富贵乃争,人相构也;生死乃命,心相忌也。构人以短,莫毁其长;伤人于窘,勿击其强。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其六:心可纵,言勿滥也;行可偏,名固正也。

其七: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察伪言真,恶不敢为。神褫之伤,愈明愈痛。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其八:利厚生逆,善者亦为也;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其九:敌强不可言强,避其强也;敌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不吝虚位,人自拘也。行伪于谶,谋大有名焉。指忠为奸,害人无忌哉。

看到这九条,李承乾算是服了这家伙算是把人心看透,功利主义在他手中,那就是个玩具。要说官场这套,还真是被他玩的明明白白。

这一本书献上来,李承乾就是不见也行了。

“李义府,你想当什么官?”

“臣在门下省做典仪的时候,特别羡慕郑公,他是侍中,门下身的官吏,谁见他都心虚。郑公说,那是他们为官有私。”

所谓,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身危者骇,人勿责之。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 正不屈敌,其意谲焉。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那时候,李义府不懂,他只是跟在郑公身后看,那时候尚书省有不少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陛下命郑公秉公处理。

郑公说: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郑公虽然不是刑官,没有那么熟悉律法,但却能抓住原则,依实际情况处理,李义府等吏员跟在身后,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你想当言官?”

“不,殿下误会了!臣是个势利之徒,做官只求官位、俸禄,不求名扬千古。”

李承乾呵呵一笑,敢在他面前,坦言自己是个势利之徒,做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李义府倒是第一人。

“你倒是什么都不避讳!”

李义府认为,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自知者明,人莫说之。人必要知道自己要什么。

昔年,张仪初到秦国士子,便广称自己是势利之徒,辅佐国君乃为利,长于口舌之争乃为名。被当时礼士大夫大肆贬低嘲笑。

每每出现和这些朝中重臣发生矛盾,张仪常与小人势力之徒自居,是以保守派重臣不屑于争,使矛盾大大减少。

当时秦惠文王意欲东出,有统一天下之志,急需有人调理朝局,有张仪嬉笑怒骂,左右逢源,才让惠文王可以团结新旧两派,大肆东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你想学张子?”

“不!臣想仆射,辅佐明君,成就一番自己的功业!”

李承乾笑了,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是读书人的本质目的。可也没李义府这种的啊,这是东宫,不是庙,要许愿去庙里求。

当然,要是他真有本事,去承庆殿也行,只要他能说服陛下,明天就能当仆射!

李义府笑了笑,太子之言,若是放在武德朝,那绝对是个很好的建议,玄武门一夜之变,秦王府的文武一夜之间成了朝堂的公卿。

可那时候,他还小,就算有想法,才能,心智也入不了陛下的法眼。而且,那种机会一去不返。他要抱住的是明日之主,虽然他不怎么喜欢按部就班,可是没办法,只能这么办。

呵呵,“你还挺坦然啊!”

“不坦然也不行啊!臣太想进步了,又见不到殿下,只能毛遂自荐!”

李承乾挠了挠眉毛,这个李义府呢,的确是个勇气可嘉,而且能力和手腕,都算是不错的。

如果,能历练一下,让他把这天分,用在制衡那些贪官污吏身上,倒是不失为一件好事。

好吧,让他试试,试试又不花钱!

“上官仪升了詹事府詹事,少詹事呢,缺两位,你和任雅相一人一个。”

“能不能做仆射,得看你是不是那块料。”

李义府闻言,当即喜形于色,当即叩首:“臣誓死效忠殿下,效忠大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3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