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99章 门庭!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清河房氏,出自陶唐氏的家族,是尧的后代!房氏起源于姬姓,尧的儿子开始被封于丹水,史称丹朱。舜继位以后,改封丹朱于房,为房邑侯。其裔孙房雅为清河太守,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逐渐成为望族,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之说,也是清河这个豪族汇集之地,十大家族之一。

南北朝时,清河房氏与清河崔氏、平原刘氏等家族一起,将一部分族人迁徙到山东,加入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青齐房氏。在这期间,与鲜卑人-屋引氏融合,在河南郡成为望族,被称为"河南房氏"。该支先后走出了北魏骠骑大将军、晋州刺史房谟,隋柱国、徐州总管房兆,隋海州刺史房恭懿等重臣大吏。房玄龄这一支,他的曾祖-房翼,在北魏做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还是要依附于河南这一支。这种情况一支持续到,房玄龄辅佐陛下登基,成为尚书左仆射,才有所改变。

房彦谦生前,曾不止一次的叮嘱房玄龄: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房彦谦出自名家士族,但他幼时生父就亡故,十五岁过继给叔父,继母去世时,他绝食五日,以示孝心。在家中,凡有时鲜果蔬父辈不吃,他绝不先尝,其孝行名扬乡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身体力行的父亲做榜样,所以有了贞观贤相-房玄龄。

贞观四年,房玄龄为他的父亲迁墓,朝廷追赠其为“徐州都督、临淄县公”,并特派了御用的鼓乐仪仗队,从洛阳一路护灵到历城,灵柩所过州县费用均由朝廷开支,同时,还出动了千余士兵为之送葬,来参加迁葬仪式的亲朋好友,足足有两千余人。

葬礼极为隆重,天下台臣,九州官府,皆不远千里前来致祭,冠盖相接,旌旗蔽空,车马塞路,彩石一带,井水饮尽,野无青草。墓前原有麒麟、翁仲等石雕依序分列,葬礼的规模极其隆重,碑文甚至都要要用书法家-欧阳询来书写,史学家李百药撰文。由此可见,李世民对房玄龄的重视。

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房玄龄运筹帷幄、安定社稷、精诚奉国,执掌政务达二十年,善于用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从不居功。别说皇帝、太子敬重,天下百官,文武臣工,那个对房玄龄不是敬仰有佳。

房家出了这样的事,在长安的官场上,可是一件不亚于九级地震的事,很多官员因此感到愤慨,尤其是房玄龄提拔他的那些旧部同僚。

兵部尚书-崔敦礼,兵部左侍郎-韩瑗,兵部右侍郎-柳奭,驸马都尉-史仁表,左千牛卫将军-史仁基,驸马都尉-窦逵,检校兵部侍郎-右武侯将军-窦逊,纷纷上表,请朝廷严查此事,绝不能让致仕在家的房相,受到如此侮辱。

左仆射-长孙无忌,及李道宗、侯君集等一班老友重臣,虽然没有上书,但却也都表示过了,绝不会坐视有人抹黑房玄龄的行为。

而李承乾呢,态度也是很明了,表示一定会调查清楚。而且,为了安群臣之心,他还特地让人,用自己的步舆,请房玄龄到东宫,向他请教治理天下之策。

看到显德殿有这么多臣工在,房玄龄也是心领神会,他向太子与诸臣说,隋朝营造宫室时,近处山上没有足够粗树木,所以不得不从远方运来。二千人拉一根柱子,在横木外用铸铁包裹,做车毂,走一二里路,铁毂即破损。所以,不得不差使几百人携带铁毂随时更换,每天不过走出二三十里。最后算下来,一根柱子需花费几十万,其他的花费便可想而知了。

君主也好,臣工也罢,不怕不做事,就怕事做的太过,而且自视甚高。所谓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使得百姓更加疲敝,民愤越发而强,则国家不能安定。

贞观初年,人口锐减严重,冗官滥职,十羊九牧,房玄龄主持裁汰冗官,以减轻百姓的负担。随后,又秉持宽厚平和修改律法,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而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以来,二十多年来,一直都运行的非常正常,朝廷也没有进行多大改动。

“在老夫看来,不是老夫的能力有多强,而是我天朝圣贤同德,君臣协志。”

“诸位都是卿相之才,国家的柱石,老夫相信,有你们辅佐陛下和太子,老夫放心的很!”

.........,诸臣受教,行礼离开后,李承乾走下来,与房玄龄喝茶。

“房相,你还真能坐的住!”

房玄龄呵呵一笑:“有什么坐不住的,还能翻天不成。”

这倒是,昔年房玄龄随陛下,在万军阵中走,要是遇点事就慌了,早就没了!

不过,这涉及到女儿家的清誉和房家的声誉,更关乎皇室的脸面问题,如果这个盆脏水被他们成功泼到高阳身上,那李氏的公主以后也不用嫁人了。李承乾也是有女儿的,他可不希望臣工们用另类的眼光,看待他的女儿。所以,房玄龄不必担心,他一定会一查到底。

“老臣不担心,殿下的信誉和能力,老臣都是相信的。”

“老臣倒是觉得,殿下不必把绳子拽的太紧,别惊了要咬钩的鱼。”

房玄龄做了二十年的太平宰相,什么阴谋诡计,是他没见过的。敢设计这么大的一个局,肯定不会就这么一步,那么简单。

如果,太子逼的太紧,他们不敢再动了,人一隐去,那可就麻烦了。因为,你没法确定,他们下一步还会干什么。

大理寺介入调查已经足够了,保安司和亲军都尉府,好像就没什么必要了。孙伏伽、崔钰、唐临,要是连人都拖不住,那这个官也别当了,回家抱孩子得了。

李承乾沉思片刻,觉得房玄龄说的很有道理,便点点头:“老相爷说的对,孤照做!”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0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