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1章 反常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李元懿还真是个狗皮膏药,非得跟着去江王府,可是把李恪给膈应坏了,什么人啊,就这么乐意凑热!

到了江王府,李元懿自告奋勇,为太子分忧,撸起袖子,一连抽了李元祥五个贴饼子,牙都打掉了,李元祥还是傻乎乎的流口水!

李恪呢,算是明白了!敢情这十三皇叔,是来报复的,他不敢在太子身上找场子,所以就来找李元祥的麻烦。果然是做刑官的,不是什么好鸟。

“殿下,这是不是打的不够啊!要不臣再来几下?”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还打,李元祥本来就胖,再打就真成猪头了!他俩还真是亲兄弟,下起手来,那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要不是了解他们的底细,李承乾还以为他们有什么私人恩怨呢!

问了问江王府的人,他们都说李元祥回来后,跟过去一样,胡吃海喝,听曲看戏,可不知道怎么了,江王就这样了!

在江王回府的这几日,唯一来的外人,就是奉圣命来传旨的工部右侍郎-温无隐。当然,天使是不会有问题的,而且人家传了个旨,连茶都没喝就走了。

李承乾一听这话,也是挠头,这也是奇怪了!闹鬼了,还是特么先帝的鬼,这还真是奇闻啊!

李恪捅咕了一下他,李承乾瞬间明白了,这鬼不对,就算真是先帝的鬼,那也该冤有头,债有主,找陛下好不好,找李元祥干嘛!就因为他不肖?先帝的儿子中,不肖的太多了,一个比一个败家,除了李元轨等少数人,还有好鸟吗?

“那不是外人,有什么人来吗?”

管家说,那要说客人,就只有安陆郡公-许善,他的父亲许绍,是先帝的好友。许善与江王也算是忘年之交。

李恪冷冷一笑:“忘年至交?是狐朋狗友吧!”

李承乾抬手制止了他,许家的其他三位子弟还是好的,许伯裔,凉州都督;许智仁,温州刺史;许圉师,吏部员外郎!尤其是许伯裔、许智仁兄弟,这次北征,给阿史那社尔做副将,打的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这个许善,前些年就做了个小小的主簿,最后连主簿都做不下去了,只能回长安,守着郡公的爵位混日子。他也算是纨绔子弟中,老资格的人物了!

“许善来干嘛?”

管家磕磕巴巴的,但受不住太子给他的压力,还是老老实实的交代了。江王,的确是与安陆郡公出去了,目的地嘛,不言而喻就是平康坊,玩了一宿回来了,喝的是酩酊大醉,睡醒之后,便是这样了!

当然,管家不是有意期满的,他是担心自家王爷,刚出来就惹事,再被关回宗正寺去。

李承乾体谅他,忠心为主,也只是赏了他二十记鞭子!

出了江王府,李承乾便让谢文远去查查,这个许善最近都在干什么,他有什么怪异的举动。

.........

与郑王告别,李承乾兄弟回到东宫。兄弟俩泡了一壶茶,靠在茶几前,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这次,他们去北面打了半年,这长安的变化还真是不小。除了永安六坊落成外,还多了这么多魑魅魍魉。

哦,对了,李大亮过世了,李泰的老泰山-阎立德成为了工部尚书,这小子还真是工于心计,趁着他们不在家,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位置拿去了!

李承乾淡淡一笑:“无所谓!谁做工部尚书,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要按照朝廷的规矩来办。”

这次北征,柴哲威功劳不小,四次击溃拔也古部,陛下论功行赏,已经让他去安西都护府做副都护了。

东宫、吴王的人,受益于北征,不少人都调到了地方出任军政长官,其中大部分都是实权的人物,特别是安西、瀚海、燕然三个都护府,大批的中高级将领,都是他们的人。

张亮死了后,李泰手中就没什么大将了,对军队的掌控力几乎为零。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占据再多的位置,最后也得看刀把子握在谁的手里。

李泰呢,李承乾是不担心的,他唯一担心的,还是李承宗,这家伙像鬼火一样,时来,时消失,来无影去无踪,跟特么鬼似的,谁能抓到他们。

可不把这颗钉子拔了,日子就没法过!袁天罡那家伙,专门负责此事,李承乾昨天特意问了他,他能也是淡淡一笑,表示不能操之过急。

能不急吗!这颗钉子,没扎在他身上,他自然不知道有多疼了!李承乾啊,一想到这个家伙,就头疼,就跟针扎的似的。

李恪点点头:“臣弟也是如此!”

小时候,李承宗是最大,是一种皇孙的领袖,他和李承乾也只能跟在这位皇长孙的屁股后面,因为这是礼制。

贞观后,他们兄弟也跟着翻身了,做太子、亲王。本以为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了,却没想到这家伙又杀回来了!

当然,有问题的还不仅是李承宗这个家伙,他们出征前,礼部案牍库吊死人的事。经礼部侍郎-李怀俨(李袭志之子)与王师旦调查丢失卷宗,他们发现丢失的东西,竟然是一卷开皇考功志。这本考功志其实也没什么隋宫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其中提到,隋文帝迁都的理由,说他是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文帝选在了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的龙首原之南,与之以北汉长安城相连一体。现在的长安城也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的。

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一书中风水四象图所载的“五城九逵”之象,而为了避免泄掉帝王之气,隋文帝还下令宫、皇城之南的居民里坊,取消南北门而仅开东西门。

他们把心思,放在大兴城改建过程,肯定不是无的放矢,一定是有所目的。而李恪也不得不佩服,隋朝工匠的改建速度,除了城廓之外,皇城和坊间仅仅用了十个月就完成了,速度不是一般的快啊!

但李承乾却皱起了眉头:“隋文帝这么着急改建,就因为一个梦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4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