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97章 画圈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新年刚过,李承乾与李恪正忙着今年的大考,便有御史上书弹劾,说京兆府找到了一个和尚,他拿着一个玉枕,到质肆去典当,而质肆掌柜见玉枕的样式是宫造的,于是报了案。更让人差异的是,那辩詪和尚竟然招供,此玉枕是他从师兄辩机那里偷来的,而他敢偷这玉枕就是笃定,师兄不敢报案。

因为这玉枕来路不正,是高阳公主送给师兄的定情信物,公主与辩机私通,饷遗亿计,而为了让驸马房遗爱不来影响他们,还送了两个侍女给驸马。

御史听说京兆府有一桩这样的案子,如此有伤风化,京兆府的处理又很是敷衍,非常愤慨,于是上本弹劾京兆尹楚恒不作为,高阳公主有伤风化。

李承乾、李恪都很无奈,房二这小子是没脑子不假,可他还不至于蠢到被戴了帽子,还不知道的程度吧!再说,那辩机是什么东西,是个和尚,高阳的眼界那么高,怎么回看上一个秃驴呢?说高阳红杏出墙,就凭一个还不知道从来那来的枕头,这是不是有点扯了!

可御史上了本,而且闹的满城风雨,李承乾也不能不管,只能下令,让大理寺卿-孙伏伽,大理寺少卿-崔钰、唐临,三人一起去查,查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日后,三臣到了显德殿,接过吴王递来了茶,都坐了下来,说了他们了解的情况。

唐临查了那玉枕,的确是宫内造办的,贞观十五年,皇后命玉器坊造了一批玉枕,赐予诸公主。枕头是统一的材质,全部是蓝田玉的,但每一个的花纹都不一样,根据宫档的记录,颁赏的女官的回忆,高阳公主的玉枕上是梅花纹路。且唐临还专门拿那个玉枕,去造办的玉器坊找到了制作匠人,确定辩詪和尚买的这个,正是由他刻造的那个。

崔钰呢,则是走访了公主府,从公主到管家的女官,都说不知道那玉枕是什么时候没的。因为高阳公主很受陛下、娘娘的宠爱,像这样的玉枕,府中有十几个之多,基本都在库里放着,公主府又不时常点库,所以它是怎么流出的,没人知道。

至于说,公主为什么送两个侍女给驸马,那就简单了,是因为公主嫌弃房遗爱粗鲁,又不愿意常见到他,所以送了两个侍女,也让她自己省省心。

孙伏伽亲自审了辩詪,也派人把辩机请了过来,口供出奇的一致,他们都说枕头是高阳公主送的!而盘问寺中的僧侣,他们也都说公主时常到寺中上香,而且时常与辩机独处,谈论佛法。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这么多人,都一口咬定高阳公主与辩机的关系不一样。而公主府呢,口径也是一致的,都说公主从未去过该寺,而且平日里对佛法也是不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李恪点点头:“大哥,这话倒是不假,高阳的确不懂这些!她平日里只喜欢与姐妹们一起打马球!”

高阳从小就是个跳脱的性子,要说她把谁的腿打断了,那李恪百分百相信,但要说她安静下来敲木鱼、念经,那打死他都不信。

至于说这个辩机,是不是俊俏,是不是能说会道,那便不重要了!因为高阳最讨厌的,就是男人娘们唧唧的,根本不会喜欢磨磨唧唧的和尚,这摆明了就是无限。

李承乾呢,是赞同李恪的说法的,高阳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是什么脾性,能不能干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事,他们一清二楚。

但他们了解高阳没有用,不代表外面的人也这么想。外面的臣工只会拿着永嘉公主做例子,而且拿一次当万次,不能拿出有利的证据,跟他们说再多也是没用的。

“房相呢,他怎么说?”

孙伏伽是亲自去的梁国公府,房相表现的很平淡,老相爷告诉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站在的太高了,得的太多了,就会有人看你不顺眼,就会想尽办法毁坏你的名誉,把你推下悬崖!

房玄龄佐陛下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门生故吏遍及朝野,三军,德高之重,天下敬仰,恩宠之盛,无人可及。

房玄龄四子,长子-房遗直,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左侍郎,太常寺卿。次子-房遗爱,驸马都尉,右卫中郎将,散骑常侍。

三子-房遗则,东宫詹事府任职,太子舍人,四子-房遗义,东宫詹事府任职,太子舍人。一门四子,前途远大。

还有两个女婿,潞州都督-韩王-李元嘉,莱州刺史兼莱州港造船使-郑仁恺。一个皇族亲王,一个荥阳郑氏的子弟,皆是显贵之分。

梁国公府,如此显赫的门庭,自然会招人嫉妒,所以就像房相说的,有人栽赃陷害,毫不意外。

嗯,“房相就是房相,几十年的老臣了,不骄不躁,的确是该我们学习啊!”

“不过,孤也很奇怪,房家这么显赫的门庭,而且圣眷犹在,是谁这么大胆子,去搞房家呢?”

房玄龄活着一天,圣眷便不会衰落,这是必然的。李承乾活着一天,便会念着房玄龄辅助之情,提携房家的四个儿子,照顾他的两个女婿。

搞房家,很显然,不是个聪明之举!

可人家为什么会选择搞房家呢?这个问题!

其次,辩詪、辩机,及寺中其他的和尚,也并不是在说谎,如果说谎的话,根本不可能逃脱孙伏伽的眼睛。

那结论只有一个,有人在假扮高阳公主。人皮面具,在做的经历都不是一两次了,应该很了解这种手段。

那什么人,要如此做呢?

试想一下,如果房玄龄倒了,那该是个什么清醒,贞观一朝立的人臣标杆就没了,一个精神支柱倒下了,那对大唐的官场可不是什么好事。

“查,查下去,而且一查到底。不管这背后,是什么混蛋,孤都要把他薅出来,在所不惜!”

孙伏伽、崔钰、唐临三臣起身,拱手称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0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