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5章 提拔!

书名: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作者:陈叔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7

李承乾虽然名为守成之主,但实则是开拓之主,尤其在兵事上,他是很有心得的,甚至李靖在世的时候,也时常夸赞他。

弘文馆有个学士-江融,写了一本《九州设险图》,记载了古今用兵成败方面的事,虽然是书生点兵,但也算是一家之言。

可有一个学士吏,是江融的学生,竟然写了一本《九州设险图注解》,不仅对里面的内容加以分析,更是将武德、贞观两朝的战例加以重写。

李承乾看了,很是吃惊,纸上谈兵能写的这么好的,除了赵括外,这个魏元忠算是独树一帜了。

于是,李承乾便下令给锦衣卫指挥使-谢文远,让他好好查一查魏元忠其人。

经过谢文远的调查,这个魏元忠是宋城人氏,与礼部郎中郑惟忠是同乡好友。魏元忠出身贫寒,是个寒门士族,但这家伙从小就很有本事,更难得的是胆识过人,性格刚正不阿,在乡里常为乡亲主持公道,与地主恶霸讨还公道,因此在当地很有名望。

贞观二十年,魏元忠到了参加科考的年纪,那时候,每天都会发奋读书到很晚,有一晚,一只老鼠竟然走到他面前人立起来,两只前爪抱在一起,分明就是一个人在打躬作揖。

魏元忠笑着对仆人说,这是老鼠肚子饿了找不到食物,向我讨点吃的。于是,让人拿一些米洒在老鼠窝前,老鼠真的出来抢食,但再也不骚然他了。

宋城本地,有个叫张京藏的人,是当地最有名的名士,也精通相面术,但凡他看过的人,日后的运程都八九不离十。

张京藏如今告老在家,当地的读书人去拜访他,希望能得到指点。临考了,魏元忠也去拜访张京藏,可不知道为什么,张京藏对他很冷淡,即使魏元忠旁敲侧击诘问原因,张京藏也不回答。

最后,魏元忠实在忍不住了,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便大声呵斥道:我走了上百里路来拜访你,是因为有疑难处向您请教,但现在你却三缄其口,难不成你是金口吗?

你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你现在因为我贫贱而瞧不起,甚至连和我说句话都不愿意。但你今日的所作所为,都在神灵的注目之下,你就不怕被神灵怪罪么!

说完之后,魏元忠还是不忘自己的做客之礼,做了个揖转身就走。

而张京藏连忙伸出手拉住他,细声细气地告诉他说:我其实早就看出你的相貌了,你今后必定得其明主,而飞黄腾达,甚至还会位极人臣,青史留名。方才不说,只是在在迟疑要不要承担泄露天机的风险。

果然,那一年,魏元忠参加科举,中了进士,进了弘文馆,做了官!

不过,谢文远觉得,这么编故事,不过是为了造势,知道没有出身背景,在官场上没人提拔,故意给自己弄点神秘色彩,引起上位者注意吧!

一旁的吴王李恪笑了笑:“金章紫绶,也不是他编个故事就能得的!”

李恪说的是实话,除了皇室子弟外,臣工们想得紫袍,金鱼带,说是万里挑一也不奇怪,有些人熬了几十年,却连在含元殿靠前站班,让天子多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李承乾低头瞧了瞧他的《九州设险图注解》:........,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於大桑,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贰。掌赏地之政令。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纲恶马。凡受马于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马死,则旬之内更,旬之外入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

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道巷门渠。造都邑,亦如之。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谓今言武者先骑射,不稽之权略,言文者首篇章,不取之经纶。夫由基射能穿札,不止鄢陵之奔。

“年轻人,呵呵,大唐就是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朕对这个魏元忠,很感兴趣!”

魏元忠,李承乾太知道了,历史上他的,先后辅佐四位天子,可以说李唐王朝的中流砥柱。对这种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的角色,李承乾自然破格重用的。于是,下旨,加魏元忠为殿中侍御史,让他出入朝堂,参议朝政。看看他在永祯一朝,能有什么作为吧!

李恪和谢文远也是相觑一笑,皇帝用人向来是不问出身的,而且他酷爱寒门出身的官员,这一点从中书令-马周身上就看得出来。

........

政事堂

魏元忠也是没想到,他竟然会被皇帝,从一介小吏,直接提升为殿中侍御史,而且还让他进入政事堂,在诸相跟前学习,这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像长孙无忌、李道宗、侯君集这样的元宿之臣,他这样的一时荣宠上来的小吏,还是入不得这些人的眼的。

而能入政事堂做官的,多数都是有些背景的功臣子弟,或东宫出身的官员,他矗在这里真的很尴尬。

不过,他算是幸运的,因为细心的中书令-马周,看到他的窘迫,也是笑着把他领进了自己公廨房。

“元忠啊,政事堂,是国家机务之处,能出入这里,仕途注定是飞黄腾达的。寒门子弟,能站在这里,真的很不容易。”

“本相在你这个年纪时,还是个落魄的助教,需要在常将军家打秋风过活,比你撂倒多了。”

不过,能站在这里,证明魏元忠简在帝心,这一点很重要,能不能走出一条路来,天子的青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天子看好你,你才有机会,马周就是这么过来的。

“马相,在这里处理文书,真的能做出成绩吗?”

马周明白他的意思,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觉得,在地方干出成绩了,累功上位,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才能让人看到寒门子弟的能力。

但宦海半生后,他倒是看淡了:“年轻人,多做些年头,你就明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3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