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83章 两杆大旗:替天行道!为国除奸!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大轰鸣声,让远离了足足两里多地的人们,感觉仿佛爆炸就发生在耳边一般。

特别是那在爆破地点升腾起来的造型夸张的蘑菇云翻卷着,冲天而起,然后向着四面扩张。

赵昆等人全都觉得心尖子在颤抖不已,仿佛连整片天地,都被这场剧烈的爆炸所震憾得风云色变。

伴随着那蘑菇云的翻卷,可以看到,有石块,有燃烧的木头,还有各种碎石被抛飞上天空,然后向着四面八方撒落下去。

而原本在视线范围内的方丘,已然完全被滚滚的烟尘所笼罩

巨大的轰鸣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四散开来,朝着四面八方散波开来。

等到那烟尘翻卷着扩散开来,渐渐地,赵昆入眼所见,原本那庄严而又肃穆的方丘已然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近亩方圆的巨大废墟,尚有青烟缓缓升腾。

仿佛像是被天外而来的陨石,砸落在了地面,将方丘,连带周边的建筑物都彻底地摧毁掉。

“鹅滴个乖乖,离这么远,我都还觉得耳朵嗡嗡的直叫唤,咱们若是留在那里,还得不直接给震聋了去”

身边的一位大内侍卫老脸煞白,心有余悸地道。

“走,过去看看,到底情况如何”赵昆愣了半天之后,朝着不远处的栓马处跑去。

“将军,这动静太大了,咱们赶紧走吧。”

“不行,咱们还有最后一件事还没做,拿好那根铁矛,快点。”

不多时,赵昆等人策马朝着那爆炸地方打马狂奔而去,两里路,快马奔驰花不了多少时间。

很快,赵昆打量着那地面上仅存的那些断壁残椽,还有那些一块块被炸得四分五裂,崩飞得到处都是的青石。

还有那原本方丘所在的平台,此刻只有一个个的凹坑。

而坑中的泥土,居然还有烟气从里边冉冉地升起

看到了这一幕,赵昆终于松了口气,,就现如今的凄惨景象。

那帮乱臣贼子想要重新修好这方丘,还真不如直接修建一座新的还来得快点。

今日就是第三次劝进,三日之后就是登基大典,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修复,或者是新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在手下的催促声中,赵昆不敢再耽搁,从麾下的手中接过那根铁矛。

然后将一面早就准备好的旗帜麻利地捆扎好之后,狠狠地将矛尾深深地扎进了地面。

打量着那上面龙飞风舞写就的字迹,一干大内侍卫饶是在这样紧张的时候。

仍旧忍不住乐得吡牙咧嘴的,不过大家不敢留留一边乐着一边打马朝着北方狂奔而去。

迎着风,深插在废墟地面上的旗帜翻飞起来,上面,写着几个清雅脱俗的大字:替天行道。

下方还有一道墨迹,只不过被那浓浓的墨痕给完全掩盖住。

其实那里本该还有几个小字:邙山大寨义勇除奸团。

令人遗憾的是,李恪觉得,这样的骚操作,很容易让人第一时间怀疑到处弼兄你。

所以,那种很莫明其妙的署名最好还是不要留下为好,避免惹得城内的乱臣贼子生疑,找上门来。

再加上那赵昆跟李恪站同一阵线,这让程处弼最终不得不悻悻地收起了想要在大唐贞观年间,当一回山贼头目的野望。

“三公子,小人总觉得咱们这面旗帜的格调没有赵将军那面顺眼。”

程发接过了程三郎递过来的旗杆,将旗帜捆扎好之后,颇有些嫌弃地嘀咕道。

这面旗帜上也有四个大字:为国除奸。

程处弼忍不住瞪了一眼程发。

“你小子是飘了还是怎么的,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行为,就是在为大唐除奸贼吗”

“小人没说不是,可小人还是觉得替天行道,感觉更顺耳。”

程处弼没好气地闷哼一声,勒转了马头,打马疾驰而去。

至于那杆上面书写着“为国除奸”的旗帜,仍旧屹立在废墟上,迎风招展不已。

没办法,程处弼觉得方丘和圆丘都被捣毁,啥也不留下,岂不是就跟做好事不留名似的,太没成就感。

既然办了大事,总得有点什么,特别是能够给那帮乱臣贼子填堵,堵得他们心肌梗塞是最好的。

而李恪也深以为然,毕竟大家都是年轻人,总觉得办了事,都不留下点痕迹,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所以,就整了这么两面旗帜,赵昆对于这两只妖蛾子的骚操作,实在是找不到理由来反对,只能由着他们胡闹。

反正只要能够把那圆丘和方丘炸掉,莫说插旗,就算是他们想插人都成。当然这个插人指的是很正义很血腥的那种。

城头之上的金吾卫郎将,呆愣愣地举目朝着南边望过去,方才那声惊雷声传过来的时候,亦是把他给吓了一跳。

可问题是打量向那个方向,却没有看到半天的阴云,只不过,在声音入耳之后没过多久。

就看到了一团烟云,缓缓地升起,然后消散在半空之中。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位王郎将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要尽忠职守,看好城门就行。

之前就已经有了交待,今日乃是第三次劝进的大日子,务必要保证洛阳城中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所以此刻,城门都是紧闭的,城外发生什么事都无所谓,只要别闹进城内就好。

几乎在同一时间,随着长孙无忌、郑元寿等一干重臣们纷纷上表劝进。

越来越多的文武臣工都纷纷出列附合,或是捶胸顿足,或是痛哭流涕。

总之,就是希望仁厚礼贤的贤王李治,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拿出担当和勇气,承担起大唐王朝的重担,接受百官的拥戴和劝进。

此刻,随着那朝武也同样在高声地吆喝着请贤王纳谏,登基为帝,以保大唐社稷,以固大唐千秋万代。

李治缓缓地站起了身来,先是扭头看了一眼身后边那高高的御案,那里,已经许久没有人。

曾经,那里坐着自己的父亲,那个令天下人敬仰与畏惧的李二郎。

不过现如今,那个位置,即将属于自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317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