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04章 他会顾忌自己是他母舅而放过自己吗?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长孙无忌笑眯眯地跟着这两位五姓七望的领军人物高谈阔论,秉烛夜谈。

聊了近半个时辰之后,郑元寿抚着长须道。

“太子殿下归洛,安居于东宫,我大唐迁都之事,也算是已经落下了帷幕。”

“如今,大唐的重心,已由关中,而移于中原河洛之地也。”

“然,中原大地乃是诸姓久居之乡,今陛下移居而来,怕是”辛茂将,看着跟前这几位的表情,亦意识到了。

不论是陛下还是那三位科学大佬,都把自己当成了厚颜无耻的跪舔之辈。

“陛下,臣知道你觉得臣言语过于夸张,其实那天,臣与几位同僚,初闻程太常言说之时,亦是如此想法。”

“不过,程太常只用了几种简单而又有趣的小试验,就让臣明白。

程太常的本事,并没有半点夸张,甚至他已经是在谦虚了。”

听得此言,大理寺卿崔善为呵呵一乐。

“小试验,不知辛起居你可知道他是如何做的,不如,你来试上一试,让我等也饱一饱眼福如何”

“辛卿你意下如何”李世民笑眯眯地朝着辛茂将看过去。

“臣请陛下恩准。”辛茂将肃容朝着李世民一礼道。

很快,自有宦官取来了一个装满水的瓷瓶,还有几根粗比筷子头还有细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细麻绳。

然后辛茂将回忆起那天程太常的举止,朝着那三位大唐有名的科学大佬道。

“敢问三位,你们可有办法,利用这几根小木棍还有这根麻绳。

将这个装满了水的瓷瓶悬挂在案几的这個位置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辛茂将的手所指的位置。那是十分光滑而又平整的案几边缘。

看着他手中的那几根轻轻一折就会断掉的细木棍,再看那瓶怎么也得有几斤重的盛水瓷瓶。

李淳风等三人面面相觑,都缓缓地摇了摇头,便是李世民的表情也显得严肃起来。

一旁的赵昆打量了半天,最终也遗憾的摇了摇头。

看来自己的智商也就跟这几位擅长历法和算学的臣工差不多,都没办法。

然后就看到辛茂将先拿一个重物压住了小木棍的一头,让它伸出半截露在案几外,再将那细绳套上去。

之后又用两根短棍与那根伸出来的短棍,将细绳顶着了三角形状,等到他缓缓地将托着盛水瓷瓶的东西移开之后。

又将上面压着短棍的重移也移开后,一幕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在了他们的跟前。

看到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模样,辛茂将按捺住想要扬眉吐气的表情,表情很是镇定地道。

“这是程太常当时做的一个小试验,说是这个小试验,可以让人们知晓物理力学的一些基础运用”

李世民的表情变得极度僵硬,看着辛茂将指着茶杯,解释了风形成的过程。

又告诉大家,胰子和香皂的制作,以及燃烧的过程都属于是化学反应,并且还能够说得头头是道。

而这一切的来源,都来自于程三郎那颗不同常人的脑袋瓜子。

最后,辛茂将一脸意犹未尽地朝着李世民一礼道。

“若非是臣已然入仕朝庭,为陛下效命,真恨不得能够拜入程太常门墙之下。

能为程太常之弟子,知晓事间万物之理,实乃幸事尔。”

李淳风愣愣地看着辛茂将,嘴皮子里边去在不停的嘀嘀咕咕。

“他居然连算数也研究到了如此精深的地步,正负之数亦有涉猎”

傅仁均两眼飞快地眨动,表情十分复杂地叹息道。

“将合分法称为加法,减分法为减法,乘分法为乘法,经分法为除法。

谓之加减乘除,更利于初学者掌握算学之术”

崔善为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抚着长须道。

“以先难后易之序,将九九歌诀从一一如一开始,至九九而终,这个办法,也很适合初学之人。”

说到了这里,李世民不由得想到自己之前吐槽程三郎的那句戏言。

这小子不应该呆在太常寺,而应该把他扔到国子监去。现在看来,这句戏言,简直就是特娘的神预言才对。

说起来,他兴建的私学,所悬挂的那对劝学联,再加上这小子这一身的本事。

李世民虽然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嘉许了辛茂将几句,又跟那三位臣子聊了一会之后,终于结束了这一次的会面。

等到所有人离开之后,李世民蹲到了那个水瓶跟前,手指头轻轻地拔开了其中一根小木棍。

平衡被打破的瞬间,瓶子立刻朝下坠去,却被李世民一把捞住。

李世民抄起了其中的一根小棍,轻轻一用力,木棍顿时拍成两截。

“让他们再拿一根这样的小木棍过来。”

李世民头也不抬地吩咐了声,不大会的功夫赵昆将一根相仿佛的小木棍递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照着方才辛茂将的手法如法炮制之后,那个盛满水的瓷瓶,果然老老实实地悬吊在了半空悠悠的晃动着。

不过,李世民紧锁的眉头,却一直都没有松开,赵昆老老实实地立身于一旁。

心里边对于那个成天闹妖蛾子,偏偏才华一次又一次刷新所有人三观的程三郎无语到了极点。

李世民表情复杂地沉吟了许久之后,抬起了头来吩咐道。

“赵昆,速速去传恪儿入宫见朕,现在就遣人去。”

刚刚陪同程三郎搞定了艺术类名师的李恪洋洋得意地哼着小调,骑着马儿,朝着府邸而去。

路上却在考虑,自己是现在去,还是用过晚饭再去勾栏馆阁。

就在他在努力寻思权衡的当口,却听到了身后边传来的招呼声。

一扭头,就看到了父皇身边的侍卫纵马疾行而来。

父皇的侍卫仍旧是一问三不知,让刚刚蹿去找不正经艺术家之后。

寻思着去不正经的勾栏馆阁嗨皮的李恪心情慌得一比。

不过父皇有事,自己能咋办只能硬起头皮直入皇宫。

恭敬地步入了甘露殿后,朝着父皇恭敬地一礼。“父亲,孩儿给父亲请安。”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45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