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59章 命运在你大步进入长安的那一刻,已然完全改变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随着朱雀门附近的人潮的喧哗声越来越大,简直犹如浪潮般地,震得人心惶惶。

此刻,侍立于朱雀门外的杜正伦等人,呆呆地看着那行走在最前方,意气风发的太子李承乾。

过去的太子殿下,脸上永远只会挂着谦和的笑容,仿佛永远也不会有变化。

哪怕是被臣子当面弹劾,似乎他也能够强忍住不悦唾面自干。

但是现在,行走在朱雀大街之上迎面而来的太子殿下,似乎截然不同。

他整个人仿佛都获得了新生一般,步伐不再拘紧,那飞扬的神采,还有那渐显锋芒的目光,还有那张灿烂的笑脸。

让杜正伦等人半天都没能回过神来。

李承乾也同样在看着对面那些侍立的东宫属臣们,他看到了这些臣子那一张张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嘴脸。

目光有震惊,有惶然,也有狂喜,也有怨愤不一而足。

李承乾却只有一种情绪,那就是痛快,今日走得很痛快,也笑得很痛快。

看到了这些东宫属臣们那一张张神情复杂的脸庞,他笑得越发的痛快。

我,大唐的太子,国之储君,过去是我,现在还是我,以后,也是我。

“这就是太子”李承乾听到了被金吾卫拦阻住的百姓中传来的兴奋尖叫声。

此刻,距离朱雀门,已经不足百步的李承乾陡然驻足,左顾右盼一番,然后,朝着周围的百姓们,拱手转了一个圈子。

“草民恭祝太子万福”一位被太子的举动吃了一惊的小吏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然后勉强地在人群中跪下。

“恭祝太子万福”一人,十人,百人,万人,人声如惊涛击岸,轰然作响。

杜正伦等人左右观望,他们看到了拥挤在一起,根本无法计数的人潮,真如浪涌退去一般齐齐削去了一层。

李承乾呆立在当场,看着那无数百姓纷纷拜倒,还有那山呼海啸一般的万福声。

不知不觉间,已然是热泪盈眶,抿了半天嘴,这才用最大的力气,用最大的声音高叫。

“孤,愿诸位万福,愿大唐万福”

恭祝太子万福之声,从朱雀门处响起,就如同一枚小石子,扔进了大海,却很快,就以这枚小石子落入水面的位置。

开始朝着四面八方掀起了惊涛骇浪,涉及整个长安城,无数的百姓赶来围观的百姓们。

或是兴奋的大声附合,或者是喃喃的低语,声浪激荡在整个长安城上空,越来越响,直令天地变色。

程处弼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那一边抹着眼睛,一边声嘶力竭的挥舞手臂的太子李承乾。

他就像是一只稚虎,正在努力地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要努地宣告着他的存在。

他在奋力,想要改变他自己的未来,是的,你的命运,早已经在你重新双足稳稳落地,大步进入长安的那一刻,已然完全改变。

历史上,那个因为足疾缠身,而自报自弃,性恪乖张的叛逆太子,已经不可能再出现。

杜正伦、张玄素、刘洎、岑文本等诸多臣工,就那么看着,站在数十步外的太子李承乾。

看着这位肆意张扬,即便泪流满面,却依旧笑容灿烂,意气风发的太子。

张玄素呆愣愣地看那数十步外的李承乾,若不是他的容貌和衣朝都证明着他就是太子李承乾。

张玄素甚至都想要怀疑到底是不是哪里冒出来的假冒人士伪装的。

“这不是我所认识的太子,这半年,到底都发生什么了”

此刻,九门运送书籍的车辆都尽聚于此,东宫诸率精锐,还有东宫的属官们也都尽聚于此。

还有千多名的儒生、儒童,也都聚拢在此,满脸激动无比地看着那位传闻之中的太子殿下。

他们知道,自己得到的论语、三字经还有千字文,都是这位仁政爱民的太子殿下所赏赐。

他们更清楚,过往那些说太子殿下是瘸子,是残疾,他们不知道真假,也只能是半信半疑。

可现如今,这样的话若是如今再有人敢这么说,肯定要唾那些胡说脸。

笑起来这么好看,心地那么善良的太子殿下,怎么可能德行有亏。

岑文本看着前方,当他意识到了太子没有往前走动的意思,而他们却不能再视若无睹的傻呆呆地立在原地等候。

岑文本轻叹了一口气,朝着左右道。“诸位,还愣着做甚,随本官前往恭迎太子殿下入宫。”

杜正伦点了点头,当先而行,一干东宫属官哪怕是心中不情不愿,此刻,却也不敢在千万双目光的注视之下,有出格之举。

他们只是臣子,太子是他们的君上。

李承乾注意到了一干东宫属官快步行来,从袖中抽出了一块丝帕,仔细地将脸擦干净,就要前行。

“太子殿下”就听到了身边传来的低唤,愕然扭头,就看到了于志宁坚决而又缓慢地摇头。

李承乾微微颔首,双手环于腹前,静待着那数十名东宫属臣来到了跟前,然后整齐划一地行礼,致意。

朝着他这位大唐的太子殿下,国之储君认真的参拜

“臣等恭迎殿下,臣等恭贺殿下万福。”

杜正伦看着这位此刻的举止,远比半年前成熟许多的太子殿下,恭敬地道。

“诸位卿家平身”李承乾微微颔首,展开双臂虚扶。

“臣等奉陛下旨意,恭迎太子殿下入宫。”杜正伦等人起身之后,再次长揖,然后朝着朱雀门的两旁退开。

让出了那条直入朱雀门的大道,此刻,监门位中郎将朝着赵昆恭敬地一礼,目光扫过下方,点头厉喝。

“打开正门,擂鼓,三呼,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隆隆隆的鼓声,再一次在高巍峨的朱雀门上门炸响,而那很少会打开的朱雀门正门,被武孔有力的监门卫力士缓慢地推开。

随口,城上,千余将士手中武器一顿,大声疾呼。“恭迎太子殿下回京。”

城下负责秩序的数千金吾卫也不甘示弱地大声咆哮起来。恭迎太子殿下回京之声,甚至还有无数的百姓随之而附合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84668s